江蘇省鹽城市學富實驗學校 樂秀梅
小學語文作文寫作方法指導教學
江蘇省鹽城市學富實驗學校 樂秀梅
寫作方法的教育是一段長期且艱難的過程,需要老師和同學的共同努力,才能讓教學更加簡單,學生學習更加有興趣。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小學 語文 作文 寫作方法 指導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經常會遇到學生把握不住寫作方向的問題,究其原因是這些學生不知道寫作的方法與技巧,上來就迷迷糊糊地開始寫,從而造成整篇文章敘述的方法以及文章立題方向偏離主題,影響了作文的整體分值。如果老師指導學生掌握寫作的方法與技巧,寫作對于他們來說也就不是那么讓人頭疼的事了。結合我的教學經驗,我總結了以下三個寫作方法來提高學生們的作文水平。
當學生第一眼看到一篇作文要求時,首先告訴學生要認真審題,審題是寫作的第一步驟,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審題深入,就為寫作打基礎,審題不深入或錯誤,寫作可能就會出現離題以及不知道寫什么等現象,在教學中我發(fā)現許多學生還沒有弄明白題目主要在講什么就開始下筆,這樣盲目下筆就會導致學生對整個作文主題的理解偏離主要題意,從而導致作文的失敗。所謂加字法,就是在題目左右加一些限制性的字詞,但要注意的是,加字時要使原題目成為主要詞語,即加字時加修飾原題目的字詞,這樣就不會偏離原來的題目。
例如,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作文介紹我的家鄉(xiāng),如果題目就簡簡單單的寫《我的家鄉(xiāng)》,就讓人讀著很普通,沒有真實的感情,沒有對家鄉(xiāng)的那種眷戀與喜愛之情,如果在家鄉(xiāng)前面加上“美麗的”或是“可愛的”,換成《美麗的家鄉(xiāng)》或者是《可愛的家鄉(xiāng)》,就會讓人讀起來很舒服、很親切,可以讓讀者感受到你對家鄉(xiāng)的喜愛之情,如果你的題目寫成《家鄉(xiāng)的樹》,使“家鄉(xiāng)”修飾“樹”,這樣就會偏離原來的題目,造成審題不清。如果讓學生們領會了這種方法,學生就不會出現審題不清的現象,就會把握好文章的主旨,繼續(xù)創(chuàng)作,從而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文章。
選材是寫作的第二步驟,選材亦是文章的靈魂,是文章的重中之重。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一定先要選好自己的文章的材料,選好文章的主要題材,選好了合適的材料就等于文章完成了一半,所以老師要告訴學生一定要慎重地選材,同時,選材也是需要技巧的,掌握合適的方法就能簡單的選擇適合自己的材料,選擇恰當的材料為文章提高了很大分值。發(fā)散選材創(chuàng)新法,即我們首先要發(fā)散思維,在根據題目的關鍵字詞去選出合適的材料,最后要考慮創(chuàng)新,敢寫出別人寫不出來的東西,大家都寫的東西盡量不要去寫或者少些,畢竟重復的東西沒有新鮮感,沒有新意,會讓人反感,讓人沒有閱讀的興趣。老師要指導學生學會創(chuàng)新,多讓學生發(fā)散自己的思維,寫作文時要懂得推陳出新,寫出新的東西,寫出新意,寫出別人想不到的地方。
例如,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作文要求寫家鄉(xiāng)的名人,我們先讓學生發(fā)散思維,把家鄉(xiāng)的名人介紹一一列舉出來:名人的外貌,名人的性格,名人的簡介,名人的主要事跡,以上這些所有學生都會寫到,但是如何才能讓我們的作文出類拔萃,就需要學生們學會創(chuàng)新,比如可以讓學生們寫名人所做的貢獻以及對社會的影響,寫他的出名的原因和我們從中體會到的感情,這樣學生們作文就更加有深度,讓人讀起來也很真實,耐人尋味。又如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作文《我的家鄉(xiāng)》這篇作文,依然我們先讓學生發(fā)散思維,把有關的家鄉(xiāng)的事物一一列舉出來:家鄉(xiāng)的湖,家鄉(xiāng)的樹,家鄉(xiāng)的山等,然后考慮創(chuàng)新,以上的材料都是傳統(tǒng)的材料,寫出來也不會讓人感覺到有新鮮感,顯然,想要得到高分不易,這樣就需要指導學生們挖掘新的東西,比如寫《家鄉(xiāng)的風土人情》《家鄉(xiāng)的發(fā)展》等等,這樣的選材就比較有新鮮感,讓人有想要繼續(xù)讀下去的愿望。
前兩個步驟都是為“行文”這個步驟做鋪墊,行文不好,前兩個步驟做的再好也只是徒勞而已。行文好的標準是:通暢,快速。當然,這都是建立在前兩個步驟寫得好的基礎上。怎樣才能做到通暢,快速呢?意境法就是一個好方法,已意境法指的是寫作時進入事情的意境,在寫記述文時,我們可以讓學生把自己放到事情當中,在腦海里再次展現一下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這樣可以避免寫作時學生們的思路卡住。在寫景的作文中,學生們可以在腦海中冥想著事物模樣,然后寫出來。這種方法比較抽象,老師可以讓學生們多次練習來感受這種方法的寫作效果。
例如,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作文要求寫一篇參觀游記,老師可以先讓學生靜靜的回想,將自己置身于這個意境之中,在腦海中重復這個過程,把整個過程展現一變,然后學生們就會有的寫,就會寫的更加真實,更加富有真情實感,不會出現思路中斷,無話可說的現象。又如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作文要求寫一種動物,學生們就可以在腦海中想著這個動物的模樣,根據腦海中想的去寫,這樣就不會寫的沒有條理。在運用這種方法的同時,老師要多加的給與指導,引導學生們正確的,有目的的去創(chuàng)造自己的意境,懂得根據自己創(chuàng)設的意境去寫,這樣學生們寫出來的作文會更加的真實、有深度。
以上三個寫作方法,需要老師多加的給與指導,才能真正的領會。當學生們領會后,并能熟練地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學生們作文水平就提高了很多,學生寫作文就會得心應手,信手拈來,也不會偏離作文的主題,學生自然而然就會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傊瑢懽鞣椒ǖ慕逃且欢伍L期且艱難的過程,需要老師和同學的共同努力,才能讓教學更加簡單,學生學習更加有興趣。
【1】王春艷.淺談如何構建農村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 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5(27)
【2】王秀麗.如何進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 學周刊,2012(23)
【3】王芳. 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新探【J】. 淄博師專學報,2011(02)
【4】章瑋.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 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03)
【5】陳海明. 試分析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 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05
【6】楊曉娟.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研究【J】. 新課程(上),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