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市朝陽幼兒園 謝 玥
談如何在語言教學中促進幼兒完整的語言表達
江蘇省昆山市朝陽幼兒園 謝 玥
在幼兒園的語言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即使是大班的幼兒,要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也是有難度的。完整的語言表達的基礎是幼兒敢于說,愿意說,可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每個班級都會有一小部分幼兒膽小害羞,不敢說,不愿意說,不僅在課堂中鮮少舉手發(fā)言,在平時生活以及和同伴的相處中,也顯得安靜內向,不愿意多說話。我們老師要做的,就是一步一步幫助這些孩子打開心扉,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愿意加入到集體的交流討論中,享受交流表達的快樂。
語言表達 完整表達 思維
幼兒語言鍛煉的機會,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要抓住生活中和學習中的小小機會,幫助幼兒鍛煉完整說話的能力,讓幼兒感受交流表達的快樂。
1.園內生活中的教學引導
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每個班級都會有一小部分幼兒膽小害羞,不敢說,不愿意說。我們班就有一位膽小害羞的幼兒,菲菲。早上來園時,菲菲總是默默地走到自己的座位上開始玩桌面游戲,不和老師阿姨打招呼,也不和同伴問好。有一次,我輕輕走到菲菲面前,主動和她說:“早上好啊,菲菲!”她不好意思地輕聲說:“老師,早上好。”第二天,菲菲來幼兒園時,仍然沒有聽到問好聲,我主動跟她問好,并詢問:“你來啦菲菲,怎么沒有和老師問好呢?”她小聲說:“我剛剛,剛剛已經說過了。”原來是孩子聲音太小了,并沒有引起老師的注意,菲菲也不敢再說,就跑去玩游戲了。我夸獎菲菲越來越有禮貌了,并提出要求:請她下次大聲一點,大膽跟老師和同伴問好。慢慢地,菲菲早上來幼兒園時,愿意走到老師面前,和老師主動問好,雖然聲音還是小小的,但是進步很大。老師的引導、肯定和鼓勵,對于孩子來說影響是非常大的。敢于表達是幼兒學習和交流的基礎,只有孩子敢說了,喜歡說了,才能進而“說得完整”“說得特別”才能盡情表達所想,在語言表達方面有更大的進步。
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機會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的完整性,如在玩游戲時,可以讓幼兒說出自己是怎么樣玩的,玩的東西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形狀,如果其他小伙伴也想學,會不會告訴小伙伴玩的技巧。如果有幼兒還沒有玩就說:“老師我不想玩啦”教師應做到詢問清楚幼兒為什么不想玩,讓幼兒自己想原因,無論表達的是否完整,只要幼兒大膽的說出來,大膽的去想,就證明幼兒在語言表達的完整上有進步。再次是多鼓勵和引導幼兒,讓幼兒從不說到會說,從不敢說到敢說,從被動到主動。從會說到完整,不斷進步,而不是在孩子不想玩游戲的時候,用一句:“不想玩就到旁邊去休息”來敷衍幼兒。
2.家庭生活中的語言引導
幼兒園中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機會可以對幼兒進行引導教學,家庭生活中也同樣,在家庭生活中,幼兒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幼兒的想象能力和很強的,經常會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話,比如“昨天我去看恐龍了,它……”家長對此隨口一句“別亂講,根本不可能”等,就會打擊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不愿意再繼續(xù)說,這樣的家庭教育會讓幼兒越來越不愿意說,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記得我在一本書里看過一個小故事,卡內基講:耶魯大學教授威廉菲爾普斯5歲時在姨媽家里度周末,有天晚上有位中年男客來訪,跟姨媽寒暄完后,就和菲爾普斯聊起來,那時菲爾普斯非常熱衷于帆船,對方似乎也很喜愛,一直以它為話題,兩人很快成了好朋友,客人走后,菲爾普斯對他大加贊賞:多么棒的人!對帆船多么感興趣!姨媽卻告訴他:“那是一位紐約的律師,對帆船一點也不感興趣。”“那他為什么一直在談帆船呢?”“因為他是一名君子,他覺得你對帆船感興趣,就談一些會使你高興的事?!狈茽柶账惯@才恍然大悟,直到成年后,他還時常想起那位律師。從這則故事中告訴家長,作為幼兒的第一任教師,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幼兒的行為,父母應細心的去部署和幼兒之間的話題,采用語言的特點:語氣,語調,表等來裝扮和幼兒的談話內容,要做到精心關注幼兒,了解他的興趣愛好,抓住幼兒的心理所需,多和他交流,讓幼兒愿意與你交流,只要幼兒敢于表達就離完整不遠了!
在幼兒敢說、愿意說的基礎上,就應該要積極地糾正幼兒的不完整語言了。
有時,在我們上完一節(jié)課后休息時,經常會有幼兒報告,比如:“老師,思思手里有自己帶的玩具”等,一名幼兒報告完后另一名幼兒聽到后也會重復報告,隨后接二連三都來報告。對此類問題老師需要正視并了解,及時處理。如果老師的回答是:“知道了,說一遍就聽到了!為什么又來說!”,如果教師用這種消極的回答,會導致幼兒不理解,也會使幼兒想“為什么報告了老師怎么還不收走呢?”這樣消極的語言態(tài)度時間久了會使幼兒不想再用語言表達,而是直接動手去搶走別人的玩具,也會使幼兒不敢再去報告,有問題也不敢問。因此,教師應積極地去詢問,他手里拿的是什么?無論什么問題都要多問,幼兒才能多想,有了答案便會表達出來。教師以一種積極而簡短的回應,就能激起幼兒更強的語言表達欲望,幼兒就會順著教師的回應繼續(xù)說下去。只要幼兒敢于開口說話,教師才能糾正幼兒的語言是否完整!
一日生活即教育,幼兒的語言訓練絕不是僅限于課堂的,課堂和課后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教育契機,作為老師應該要適當把握,發(fā)掘一件小事件中的教材,幫助幼兒練習完整語言表達。
語言活動離不開思維,語言不是空洞的聲音或字形集合,而是有確定意義的心理現(xiàn)象。幼兒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和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是同時進行的,教師在向幼兒進行語言教學的時候,應指導幼兒從各個角度去認識事物、描述事物,鼓勵他們去構想不同的答案,這樣一來,幼兒的語言內容也就會新穎、奇特、表達生動,促使幼兒的思維活動呈現(xiàn)多向性、獨特性,提高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正如葉圣陶所說:“語言是思維的定型,思維是語言的基礎”。
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與多種因素有關,我們應該積極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愉快的環(huán)境,積極地引導、鼓勵、肯定幼兒,幫助幼兒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們能夠敢說、會說、快樂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