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興中學 常冬美
高中語文教學如何滲透傳統(tǒng)文化分析
江蘇省泰興中學常冬美
語文教育傳統(tǒng)文化滲透高中
作為一名中國的高中生,最重要的不是學習英語。也不是學習數理化。而是要先了解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文化是我國重要的文化遺產,同時也是中華文明傳承的重要載體。但是隨著近年來,隨著英語的熱門,語文以及傳統(tǒng)文化漸漸被學生所拋棄。這是我國教學體系的失誤,同時也是中華文化的危機。因此改變這一現(xiàn)狀的方式,就是從學生的課程中入手,利用語文課來滲透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轉變當下應試模式的生硬教育,利用生動的古詩詞,來喚起學生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從而促進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與延續(xù),為學生塑造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養(yǎng)成一定的文化底蘊。
要進行語文的傳統(tǒng)教學,其實高中的教材內容非常豐富。其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可以進行細致的研究與學習。比如,蘇洵的《六國論》中描寫了六國為何破滅,而秦國為何統(tǒng)一。教師可以先向學生介紹并講解,戰(zhàn)國時代的歷史背景,讓學生可以對那個時代有所了解。而作者身處北宋,那個時代的統(tǒng)治者為了與北方求和,不斷地割地賠款,與六國和秦國的關系很像。因此作者利用此文,借古諷今道出了“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僅,火不滅?!钡牡览怼S纱丝梢姼咧姓n本中的文章,每一篇都可以引申出很多的背景,而這些相關的寫作背景,又包含著太多的傳統(tǒng)文化。比如有辭藻華麗的《蘭亭集序》,也有借古傷今的《阿房宮賦》。而這些內容都是組成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部分,古人的思維以及他們的想法,都貫穿在文章中的字里行間,需要我們進行發(fā)掘與探索。除了對于教材的深入教學,作為教師還要讓學生對文章產生興趣。比如,男生都喜歡歷史與戰(zhàn)爭,那么在講到蘇軾的《赤壁懷古》時,可以為學生著重介紹三國時期的赤壁之戰(zhàn)。通過形象的講解,讓學生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而對于女生柳永的詩詞更適合她們學習,優(yōu)美的詩句,與巧妙的抒情可以讓她們在詩詞中流連忘返。當然,除了學習課文本身之外,其蘊含的文化還包含了傳統(tǒng)的道德與倫理,古人的思維與意識。這些都是平時學生學不到的,但這些卻都是引起了學生的興趣,那么學習就會變成主動,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自然也就不在話下了。
任何一篇文章的學習與理解,都離不開寫作的背景環(huán)境。很多文章放在今天這個時代,學生學習與理解起來有很多困難。但是如果充分了解背景知識,并且站在作者的立場去理解文章,那么學習起來必將事半功倍,同時還能充分的了解并學習當時的社會以及文化背景。比如在學習文天祥的《指南錄后序》這篇文章時,首先要介紹作者文天祥的生平事跡,了解他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經歷的不同。其次作者所處的南宋末期,面對蒙古軍隊的南下作者只身前往敵營談判,結果遭到無理扣押最終逃脫。并且在逃亡之后作者留下了“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詩句并千古流傳。在了解了這些創(chuàng)作背景之后,學生再學習《指南錄后序》就會有很強的代入感,與作者忠誠與國家忠誠于民族的精神產生共鳴。并且加強了學生愛國主義的教育,使學生學習到了作者堅貞不屈的愛國情懷。正所謂知人論世,知事論史,知史論己,高中語文的教學,可以讓學生保持一個較高的層面來面對并思考人生。在這個浮躁且紛亂的社會,能讓學生不斷的學習并保持這種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是我國未來逐漸實現(xiàn)精神文明的希望。
漢語作為我國的母語,傳承了千年之久,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語言的表達方式也有著很大的改變。因此在學習古文的時候,要根據漢語特有的思維方式進行閱讀與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明確作者的思路,并抓住古文學習的精髓。比如,在學習王勃所寫的《滕王閣序》時,就要注意這篇文章的寫作格式。全篇文章波瀾壯闊,對仗工整,是駢文中難得的嘉篇偉作。整篇文章緊扣宴席為主題,通過刻畫周邊的風景、地理、人物、與自然風光,讓整篇文章變得生動且動態(tài)。學生在學習起來,仿佛里面的場景躍然紙上。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重點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深度的理解與描寫的感受。同時還要學習古文的運用與思維方式,比如在文中出現(xiàn)了大量的對仗工整的句子,嚴謹的排列組成了整篇文章。這種用詞簡練,且滿篇華彩一氣呵成的文章,反映出來了我國傳統(tǒng)文化,力求平衡對稱的思維。因此學生要深入的去研究與學習,才能感悟到這類語言應用的特點。
【結語】
高中語文的學習,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增長有著很大的助力。因此教師要根據課程的內容,進行有效地文化滲透。使得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同時,還能接受到傳統(tǒng)文化鞋熏陶。從而實現(xiàn)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讓他們形成積極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1】王敏.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tǒng)文化的有效途徑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4)
【2】陸紫秋.關于高中語文教育中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5(15)
【3】鄧安華.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tǒng)文化的有效途徑研究【J】.才智,2015(30)
【4】劉曉明.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tǒng)文化的意義和做法【J】.教育導刊,2006(04)
高中語文,作為我國高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漢語學習以及了解我國傳統(tǒng)文化知識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讓他們可以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積極健康的成長。因此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tǒng)文化的元素,已經成為當下高中語文教學培養(yǎng)的重點。而圍繞著這種教學模式,高中語文教學應當必要的提高教師的授課水平。還要極大地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可以在學習課文的同時,對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有所了解并積極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