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崇慧
?
幼兒園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及對策
文/王崇慧
在市場經(jīng)濟迅猛推動下,大量農(nóng)村勞動力進城務工,他們的孩子成了留守兒童。留守兒童一般與自己的隔輩親人或者其他親戚一起生活。父母的遠離,導致孩子的情感支持系統(tǒng)變得脆弱,引發(fā)了一系列問題。
當代著名教育專家、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孫云曉說:“如果處理失當,留守兒童問題將成為國家的一大教育隱患?!币虼耍愫昧羰睾⒆拥慕逃闪宋覀冇捉坦ぷ髡吡x不容辭的責任。我園現(xiàn)有留守兒童300余人,占全園幼兒的30%。為了使他們和正常孩子一樣享受溫暖,享受學習和生活的快樂,我園針對“留守兒童”作了一定的研究和實踐,有效地解決了留守兒童學習及心理方面遇到的困難,促進了他們的健康成長。
1. 過度溺愛致使能力缺失
“留守兒童”主要由祖輩撫養(yǎng),而祖輩撫養(yǎng)存在諸多問題,很多時候會采用溺愛的管教方式,孩子想要什么東西會盡量滿足,最大限度地滿足孩子的物質(zhì)生活需求。祖輩對孩子太過溺愛,會將孩子拴在自己身邊,生怕孩子出現(xiàn)一點問題,過多地限制了孩子的自由,阻礙了孩子各種能力的發(fā)展,所以,這些孩子綜合能力普遍比較差。
2. 錯過了教育的關鍵期
一般來說,老人往往以他們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和所受的教育來要求孫輩,思想觀念保守,教育方法簡單。另外,老人年歲大,精力不濟,健康狀況欠佳,對孩子的教養(yǎng)往往是力不從心,難以承擔監(jiān)護教育之責。何況學前兒童正是游戲玩耍和求知欲旺盛的時候,老人很難就孩子提出的千奇百怪的問題作出恰當?shù)幕貞?,久而久之,逐漸抹殺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也有很多祖輩會對幼兒采取放任自流的教養(yǎng)方式,更多地讓孩子自己玩耍,只要不耽誤自己手中的活即可。留守寶寶已經(jīng)缺少了父母的陪護,再加上照應自己的人疏于教育引導,留守寶寶就會錯失很多的教育關鍵期,導致身心成長出現(xiàn)問題。
3. 情感缺失使得性格扭曲
長期的單親監(jiān)護或隔代監(jiān)護,甚至是他人監(jiān)護、無人監(jiān)護,使得留守孩子無法像其他孩子那樣得到父母的關愛,家長也不能隨時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變化,容易導致孩子出現(xiàn)心理問題。因為父母不在身邊,關愛嚴重缺失,他們就像失去了堅強的依靠和保護,一遇到麻煩就會感覺柔弱無助,漸漸地變得不愿與人交流,性格內(nèi)向,進而產(chǎn)生自卑心理。這些孩子長大些之后,絕對化的心理表現(xiàn)會比較明顯:一方面,害怕被別人欺負,尋求保護或自我保護的意識特別強,在自我保護行為上容易出現(xiàn)過激行為;另一方面,由于情感的匱乏,只要得到他人的一些照顧和關愛,就容易輕信別人,甚至不假思索地做他人要求的任何事情。
4. 不良觀念影響孩子教育
有的留守兒童的父母,因為機遇掙了錢,或者認為自己下苦力掙的錢比文化高的人還多,在他們心目中滋長了新的“讀書無用論”思想,對子女沒有明確的要求,順其自然,“能讀書就讀書,讀不好去打工也能賺錢”的觀念在農(nóng)村兒童思想中普遍存在。
5. 互相埋怨使得家庭教育缺乏權威
孩子的爸爸長期在外打工,很少關注到孩子的教育,等孩子漸漸長大時,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了各種心理、行為問題,這時候爸爸就會埋怨在家看護孩子的媽媽沒有教育好孩子,而在家照顧孩子的媽媽會覺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可孩子成長依然出現(xiàn)了問題,會覺得是孩子爸爸長期在外的原因。于是出現(xiàn)了相互埋怨、爭吵,而不一致的家庭教育會使得孩子的教育缺乏權威,不能很好地給孩子施加教育引導。
埋怨、爭吵,而不一致的家庭教育會使得孩子的教育缺乏權威
1. 定期召開留守幼兒家長會,樹立家長科學的教育觀
在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之中,重養(yǎng)輕教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又因為隔代教育,祖輩出于對孫輩的疼愛,要什么給什么,孩子的一切都由他們包辦代替。因此,很多留守幼兒都形成了自私、任性或膽小怕事的性格。留守兒童問題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但是人們往往只重視他們的身體健康而忽視他們的心理健康,其實更需要關注的是他們的心理需求和健康。為此,我園定期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科學的教育理念,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觀,家園共育,共同促進留守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
2. 不定期開展親子活動,促進良好的親子關系
親子活動是幼兒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不僅有益于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而且幼兒會把在親子活動中獲得的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際交往中的態(tài)度、方式、方法遷移到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中去。良好的親子關系是所有人際關系的基礎,將對孩子終身發(fā)展產(chǎn)生重大影響??墒窃诹羰赜變旱母舸逃?,祖輩們總是讓孩子單獨游戲,從沒有或極少參與孩子的游戲,以物質(zhì)關懷代替兩代人日常的心靈溝通與交流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親子關系由此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裂痕。所以,我園定期召集留守幼兒家長和幼兒開展各種類型的親子活動,加強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促使親子關系健康發(fā)展,從而對幼兒的健康成長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3. 建立家庭訪問制度
定期或不定期組織教師對留守兒童進行家訪,全面真實地了解留守兒童在家里的學習、生活以及情感心理狀況,及時地幫助他們解決困難,用師愛去撫慰留守兒童的心,使其對父母的依賴發(fā)生轉(zhuǎn)移。
4. 開通“親情電話”, 傳遞愛心溫暖童心
不定期開通“留守兒童”親情熱線,讓孩子們與遠在他鄉(xiāng)的父母經(jīng)常性地聯(lián)系和溝通,既能緩解孩子對父母的思念,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同時也可以解除外出務工父母們的后顧之憂,增進彼此間的情感。我園教師還充分利用電話訪問的形式 ,及時通報孩子在園的學習生活情況,形成幼兒園、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教育合力。
5. 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及成長記錄袋
每學期開學初,各個班級都要對“留守兒童”情況展開細致的調(diào)查,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狀況進行登記,全面了解“留守兒童”的生存狀況和成長需求,建立“留守兒童”檔案,詳細記載留守兒童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以及父母、臨時監(jiān)護人的聯(lián)系方式,以便跟蹤教育。
6. 鼓勵留守兒童給父母寫一封信
為了培養(yǎng)他們對父母的感恩之心及表達他們對父母的思念之情,每逢節(jié)日,老師都會引導所有留守孩子給父母寫一封信。孩子們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技能,如繪畫、手工及簡單的書寫文字等給父母寫信,讓幼兒將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況向父母匯報,表達對父母辛勤養(yǎng)育的感恩之情,讓他們做到雖然不見面,仍可以心貼心。
總之,留守兒童的教育是當前的一個社會問題,全社會都要關愛留守兒童。作為幼兒園,我們更要不斷探索留守兒童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讓留守兒童享受到同其他孩子一樣的教育和關愛。
(作者單位:陜西省洋縣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