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建民
簡約而不簡單
——淺談中小學課堂“簡約”教學有效性
文/董建民
“簡約”——《現(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的是“簡略”“節(jié)儉”。雖說僅見兩種解釋,但“簡約”一詞在日常生活中卻運用廣泛,意蘊豐富?!昂喖s”并不是簡單的壓縮和簡化,相反,它是一種更深廣的豐富,寓豐富于簡單之中。“簡約”給人的是一種明了、凝練的感覺,在去繁就簡的同時,卻保留了事物本身經典的部分。
“簡約”教學是什么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學方式“簡單”(師講生聽),教學手段“簡單”(一支粉筆一張嘴),教學依據(jù)“簡單”(教材細教參呆),教學過程“簡單”(重結果輕過程、重訓練輕質量)。然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在新課程教學中,教師教學又矯枉過正,開始追求復雜化,使教學彌漫著一股虛假的浮華之風,使原本簡單的課有了千頭萬緒,枝繁葉茂卻不見樹干?!敖逃豢深嵏?,更不能從頭再來”。
簡約不是簡單,過于簡單的課堂教學,目標設置膚淺、課堂容量小,看似熱鬧的課堂到最后卻再也激發(fā)不了學生的求知興趣,有的學生對于課堂內容仍然是一無所知。“思維是需要時間的?!?/p>
簡約教學就是“從冗繁走向凝練,從雜亂走向清晰,從膚淺走向深邃,實現(xiàn)有效教學,做深入淺出型的‘大師’”。簡約教學強調學生的學習主動權:“學生會的不講,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講,學生怎么也學不會的不講。”這最后一點是很新穎的,我想主要應該體現(xiàn)在層次方面吧,比如教師要掌握好教學內容的深淺度,對于習題的設計要注意“下要保底上要封頂”。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層次有所把握,特別是對于學困生,需要用多少題,哪些題型來鞏固,做到什么程度就算可以,教師要心中有數(shù)。
“簡約”簡在何處 簡約課堂就是要在時間上、題目上、過程中簡約下來;就是教學設計與實踐過程中的高度概括性的課堂,它不僅表現(xiàn)在形式上的簡潔與明了,更體現(xiàn)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思維訓練的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一是教學內容要簡明、精辟、充實。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抓住本旨內容建構知識系統(tǒng),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里追求效益最大化是簡約教學的目標。要適量安排教學內容。首先,選材要“少而精”。這個少不是簡單機制地減少教學內容,也不是減少教學的知識容量,而是所選題材要有典型性,針對性,要精選素材。其次,用材要“簡而豐”。巧用素材,努力做到一材多用,一材多變,一材多效,使每一個材料在課堂上都能發(fā)揮最大的效益。
二是課堂環(huán)節(jié)要簡化、條理、厚實。過程決定結果,細節(jié)決定成敗。簡約化的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應具有明確的目的性。要圍繞主要認知矛盾開展多層次教學活動。在這里需要注意兩個詞匯,“主要認知矛盾”,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在一節(jié)新授課中,準確地抓住最重要的知識點,最關鍵的知識點,各種教學手段,各種學習方法的運用,其實都是為了突破這個而準備的,切切不要丟了西瓜撿芝麻。再一次詞就是“多層次”。重難點的突破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要從學生已有知識點出發(fā)一點點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一步步攀登,體現(xiàn)層次性。只有重視了這兩點,恰到好處地做到這兩點,就是簡化和厚實。
三是教學方法應簡樸、多樣、靈活。簡樸不等于老方法老樣子,不是讓學生一頭霧水地跟著教師的要求跑,而是要讓學生明白地參與學習。我們的教學更應該在精致上多花心思,多下功夫,能恰當?shù)貛椭鷮W生學到知識,學會思維方法。當我們在課堂上用各種手段試圖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時,我們盡量排除生活經驗中消極因素的干擾,靈活應變,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及時進行學科化引領。當然,教學方法有多種多樣,我們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選擇。
四是教學語言要簡練,深刻,流暢。語言的力量是無窮的。它是教師教學個性與風格充分展示的一個重要方面,在追求簡約化課堂的過程中更為重要。它對于學生學習的激勵、召喚、調節(jié)、啟迪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教師需要不斷磨煉教學語言,使之走向高度凝練、成熟,具有大家風范與個性特色。簡練就是少,深刻就是精。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語言如果能夠言簡意賅,簡要流暢,那么就會給人以明亮清澈的透明感。問題語言要導向明確,過渡語言要自然流暢。
五是教學評價應簡潔、真實、誠懇?,F(xiàn)在的課堂對教學評價很重視,卻常常只重視和體現(xiàn)在對學生的尊重上,如果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言能滲透到學習方法的引導上,注意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抓住學生的個性特點,并能及時對一些問題給予引導性、針對性的評價,也就是在鼓勵性的同時,更多關注一下引導性,我們的評價就更完美了。學生不怕老師的批評,他們怕的是學生之間的不良輿論。所以,老師的表揚或批評要有其所賦予的價值。教師的評價要努力做到言要由衷,豐富評價的內涵,以淡墨無痕、潤物無聲的簡潔、真誠的評價,換取學生的真心聽,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六是教學媒體要簡單、適用。媒體運用過于豪華,浪費精力又浪費財力。本來用小黑板就可以解決的問題非要用課件;本來用實物操作用就可以,非得用多媒體課件;本來用powerpoint課件就可以解決的問題,非要花很大精力甚至熬夜制作精美的多媒體動畫。學生注意力是集中了,可是卻看課件被當作看電影,削弱了課的主題?,F(xiàn)代教學技術(多媒體技術)使用過度,也會扼殺學生學習過程中獨特的體驗和豐富的想象力。所以在設計教學輔助課件時,一定要強調“三個不能”、“三個有利”,即強調三個不能代替:不能代替黑板,不能代替操作,不能代替想象。強調三個有利于:有利于學生操作,有利于過程優(yōu)化,有利于資源拓展。也許這樣會有益于我們的設計,克服“浪費與作秀”。
簡約不能忽視的問題——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萬變不離其宗。簡約課堂教學模式是為學生服務的,是以人為本的,是提高課堂教學整體優(yōu)化,講求效率、效益、效果的。通過“生疑——探疑——議疑——解疑——疑疑”的過程讓給學生在已有的基礎上開發(fā)創(chuàng)造新的知識能力。
生疑:通過自學課本提出發(fā)現(xiàn)問題,根據(jù)生活情境,解決問題的需要設計問題,根據(jù)學生在學習討論研究中發(fā)現(xiàn)引出問題。這就是就是不能忽視學生的基本知識,包括學生記得住的知識和容易忘的知識。
探疑:強調學生的獨立研究,讓學生自己試著研究,盡可能多地肯定學生思維中的合理成分。這就是自學,也就是不能忽視學生的基本能力,既要發(fā)揮學生已知的能力,又要鍛煉學生學會解決前人所未能做到的能力。
議疑:引導學生交流,促進學生在交流中相互借鑒,取長補短。這就是討論,也就是不能忽視學生的基本經驗,一要尊重、開發(fā)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二要適時教會學生創(chuàng)造新的經驗。
解疑:靈活選擇練習,促進學生解疑。就這是釋疑。是對新知重難點和變化的一種延伸,是用做題的方式,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新知,在做題的過程中,進一步解疑,釋疑。練中問,練中探,練中研,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好的教學應是讓知識從緘默走向明確再回歸緘默的過程”。
疑疑:就是檢測環(huán)節(jié)。用有層次的習題,引導學生靈活的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新問題。甚至將問題引向課外或后繼課程。也就是不能忽視學生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要讓學生在練習中逐步生成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要是教師教學的普遍性和學生學習的獨特性在練習的過程中交集成共性,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誠然,理想的課堂應該是自然、樸素而充滿激情的,是真實、生動而關注差異的,是深刻、靈動而追求創(chuàng)造的,是簡單、智慧而提升生命的,是知者間的交流走向智者間的對話。好的教學離不開好的教師,更會造就好的教師,好的教師心中有學生、腦中有智慧,好的教學中會充滿智慧,這種智慧會傳遞學生,它正是人類文明的火種。有位哲人說,簡單到極致,就是美麗。簡約的課堂教學,剔除喧囂與華麗,讓它變得干凈而美麗,使它成為一種風格,成為一種氣質,成為一種內涵。
(作者單位:山東省陽信縣教學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