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專家: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副會長、全國中醫(yī)養(yǎng)生專家 劉維忠
點評專家:甘肅省第二人民醫(yī)院中醫(yī)首席專家 王世彪
標本結合治雞眼
推薦專家: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副會長、全國中醫(yī)養(yǎng)生專家劉維忠
點評專家:甘肅省第二人民醫(yī)院中醫(yī)首席專家 王世彪
雞眼是由于腳趾等部位長期受到摩擦或擠壓形成的,表現(xiàn)為角質層增厚,而且容易壓迫局部神經,走路時,會引起劇烈疼痛,多見于青年人或者穿鞋不合腳、走路姿勢不佳的人群。中醫(yī)藥治療雞眼有沒有驗方呢?下面推薦標本兼治的兩驗方,助大家擺脫困擾。
治本:麻黃杏仁湯,健脾利濕。推薦方法:麻黃、炒杏仁各15克,防己、薏仁、白術各3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10天一個療程。
點評:中醫(yī)認為雞眼是由于氣血瘀滯、外感毒邪、內外相搏而外溢肌膚所致。中醫(yī)指出脾主肌肉四肢,肺主皮毛,雞眼病灶雖然在肌膚,但是與脾肺的關系最為密切,脾虛則使肌膚氣血失養(yǎng)和瘀滯不通;肺氣不宣,則肌膚毛孔閉阻,濕邪瘀阻不利,日久必成雞眼結節(jié)。因此中醫(yī)治療雞眼的治本之法在于健脾利濕,宣肺散結。
本方中用麻黃、杏仁(去尖苦杏仁)宣肺化痰,利濕散結。其中麻黃辛散溫通, 自宋、金、元、明、清以來,麻黃廣泛用于治療風寒濕痹、皮膚疾患、癰疽腫痛、損傷瘀腫等證。用防己、薏仁、白術有健脾利濕的功效。防己祛風止痛,利水消腫,治腳氣足脛腫痛、重著、麻木有良效。薏仁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除痹、排膿、解毒散結的功效。白術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白術藥理作用有調整胃腸運動功能、抗?jié)儭⒈8?、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抗應激、增強造血功能等作用。甘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藥理研究也證實甘草有較好的抗炎、抗腫、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治標:蔥白外敷,解毒散結。推薦方法:連須蔥白1根,蜂蜜少許。先將患處以溫水洗凈,消毒后用手術刀削去雞眼老皮,削至稍出血為度,遂用蔥白洗凈搗爛如泥,加少許蜂蜜調勻敷患處,外用紗布包扎固定,3天換藥1次。
點評:蔥白味辛,性溫,具有發(fā)汗解表、通達陽氣、解毒散結的功效,主要用于外感風寒、陰寒內盛、脈微、厥逆、腹瀉等證,外敷治療瘡癰疔毒。另外,預防雞眼尤為重要,關鍵是選合腳又舒適的鞋,不能有壓迫感,腳趾要有一定活動空間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