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莞啟智學校 陳旭輝
培智語文課堂教學魅力的探索
文/東莞啟智學校陳旭輝
魅力課堂教學能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樂于學習,積極思考,并且在學習中獲得滿足、愉快的情緒體驗,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魅力課堂教學,既是教師課堂教學魅力展現(xiàn),也是教師自己的教學魅力和人格魅力的舞臺。
創(chuàng)設情景課堂教學既能為孩子創(chuàng)設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又能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進而做到以興趣促進學生樂學,達到提高學習成績的目的,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語文教學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一般會設計問題設疑或情境表演引入課題,目的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更重要讓課堂塑造成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非常注重每次新課時的情境導入,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在教 《水果蔬菜》主題教學時,把5種水果放在一個布袋時,提出疑問:“摸一摸,猜一猜,布袋里放著是什么?猜中有獎?!痹谝蓡枴⒑闷媾c獎品的誘導之下,學生帶著激動、興奮的心情,高高地舉起小手,爭取機遇,獲取表現(xiàn)。學生很快地提高學習興趣與愛好,同時把學習的氣氛活躍起來。從導入過渡講課環(huán)節(jié),樹立 “學生是學習主體,教師是學習主導”的理念,鋪設平臺,創(chuàng)設導語,讓學生深入課堂學習。在教學水果時,指導學生拿著自己喜愛的水果站在講臺上,把舞臺教給學生來展示,介紹水果的顏色、形狀及味道,并設有獎勵作為強化物。學生在快樂、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渡過愉快一課。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身體力行,親身感受,用“心”體驗,造就快樂課堂。
在培智語文教學中,每當遇到困惑,教師乏味的講解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跌到最低點,教師可以借助當今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中應用最多的一種技術(shù)——多媒體教學。它可以進行圖、文、聲并茂的教學,使人耳目一新,把人們常見的現(xiàn)象更為生動逼真地展現(xiàn)在人們眼前,給他們留下了鮮明、生動、深刻的印象。如:理解春夏秋冬的氣候變化,教師可以根據(jù)各季節(jié)氣候變化,從網(wǎng)絡上尋找一些描繪季節(jié)氣候的圖片,把音樂與老師的解說結(jié)合起來,制作影片。在音樂的帶領下,在動畫的生動形象的演示下,在多姿多彩的圖片展示下,學生猶如置身其間、身臨其境的感覺,體會春夏秋冬的氣候變化,把生活中具體、抽象景象活現(xiàn)在課堂上,這樣生動富有色彩的真實景象,在一定程度下消除學生由于長時間坐著上課而帶來的疲備,也能激活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參與性,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多媒體教學中所體現(xiàn)的藝術(shù)性能讓語文課堂教學生動多姿,無論是音樂的欣賞,色彩的視覺效果等方面,都能傳遞信息,深化學生情感活動,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走進語文課堂后,有助于化解課堂教學活動中的重難點,有助于把抽象內(nèi)容形象、直觀地表現(xiàn)出來,有助于渲染氣氛,陶冶情操……隨著多媒體教學飛躍,使許多難題都得能迎刃而解,使學生學得興趣盎然,老師教得生動活潑,達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寓教于樂,讓課堂教學保持生動多姿多彩。
培智語文的教學內(nèi)容是豐富多彩的,語文教學如果有趣、有味、有奇、有惑,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參與,引起學生體驗喜悅,使他們愉快學習。教師不能刻板按照課本內(nèi)容施教,可以根據(jù)學生學習知識內(nèi)容設計一些小插曲,以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增強教學的趣味。在學習 《交通工具》的主題教學,通過聽音樂方式,首先讓學生聆聽各種交通工具的聲音,(包括天上飛的飛機,地上開的公共汽車,海上行的輪船)然后進行模仿學習不通交通工具發(fā)出的聲音,最后進行根據(jù)聲音辨識交通工具,既能培養(yǎng)學生聆聽能力,又能提高分辨能力。此外,以繪畫方式,畫出學生心中的交通工具,揮灑交通工具的形狀與色彩,通過這種潛意識與無意識的投入,尋找出課堂中樂趣。與此同時,在繪畫過程中,要給予學生努力的肯定,讓學生融入課堂,愛上課堂。接著,可以開展小游戲,認識交通工具的心、行動作。借助交通工具的頭飾,誘引學生模仿各交通工具的飛、行的動作,使學生伴著歌舞臺、帶著歡笑聲,體驗游戲中歡樂,尋找課堂的樂趣。
靈活的教學為課堂創(chuàng)造樂趣,讓學生“以學為樂”,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蔽覀儜摪褜W習當成富于樂趣的活動。針對學生的性格特點,“玩”是學生最樂意為之的活動。在培智語文教學中,靈活教學,創(chuàng)設平臺,延伸教學,盡量調(diào)動學生情感與認知活動,把課堂營造趣味舞臺,使學生真正 “動”起來,使學生做到玩中學習,玩中思考,玩中創(chuàng)新,玩中快樂,真在做到以學為樂。
在新課改中,培智課堂教學最終目的社會與學生的需求。在學生進校時,大多動作不協(xié)調(diào),基本生活不能自理,他們最大的需要是缺陷補償、自理自立,最終最大程度回歸社會,因此我們要強調(diào)生活化教學。在培智語文課堂教學通過表演、實踐等多種方式進行教學,營造出生活課堂。生活化課堂,首先要強調(diào)源于生活。實踐證明,由于智障學生身心特點,在學習遠離生活的知識,對他們而言是非常難掌握的,必須要因材施教。其次,進行情境演化。在 《服裝整潔》主題單元教學時,針對學生知識易遺忘、遷移能力差的特點,教師讓他們課堂上進行練習穿衣整齊——衣領翻好,領巾戴好,鈕扣扣好,拉鏈拉好,褲帶系好,鞋帶系牢,穿著整齊記記牢。整個教學過程一小步一小步,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進行實踐訓練。同時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每個學生都能學習參與的機會,使學生逐漸完善;在穿著整齊得到解決的前提下,還要進行勤換衣,愛清潔、講衛(wèi)生的情境演示。把整個 《服裝整潔》的主題教學通過情境教學,讓學生得到實地細化訓練,生活的知識與技能得到提升。借助情境演化,把學生生活走進課堂,從課堂中,學習掌握更多源于生活的知識與技能,又把本領帶到學生生活,讓學生獲得缺陷補償,更好地回歸社會。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