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楚峰
爆發(fā)式增長!汽車共享市場發(fā)展態(tài)勢迅猛
編輯/楚峰
不管是中長租、短租等傳統共享出行交通業(yè)態(tài),還是近幾年涌現出來的專車、拼車、分時租賃、P2P租賃等新興移動出行模式,汽車共享在技術創(chuàng)新和出行需求多元化的推動下,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
自今年4月份以來,一輛輛藍白相間的奔馳Smart汽車在重慶街頭隨處可見,在一些繁華商圈和居民社區(qū)內,甚至還專門建有其專屬停車位。重慶作為戴姆勒智能交通服務集團旗下汽車共享服務品牌“即行car2go”在亞洲的首個運營城市,開啟了一種“自由流動式”的汽車共享租賃服務模式。
除了“即行car2go”,“一度用車”、“友友用車”、“EZZY”、“TOGO”、“Soda出行”等汽車共享平臺紛紛出現。傳統的汽車大廠也將國外的共享汽車布局延伸到中國—通用汽車公司投資了中國的“微租車”,大眾也投資了中國的新能源車分時租賃項目“首汽Gofun”……一場如火如荼的“汽車共享”風潮,正在席卷中國。
那么,這個當下正熱的汽車共享市場,到底發(fā)展到了什么程度?又將朝哪些趨勢發(fā)展?
其實,廣義的汽車共享市場包括長租、短租、專車、拼車、分時租賃、P2P租賃等,其中長租和短租屬于傳統的共享出行交通業(yè)態(tài),專車、拼車、分時租賃、P2P租賃是近幾年涌現出來的新興移動出行模式。目前在出行領域,企業(yè)及個人消費者具有多種出行方式進行選擇,且預定及支付方式逐漸由傳統合作轉向移動互聯。
智慧出行應用場景分析
目前,長租市場主要面向企事業(yè)單位提供長租車輛,商務出行、高管配車和企業(yè)財務優(yōu)化的需求將推動長租市場的發(fā)展,公車改革將成為中國長租市場增長的另一重要驅動因素。據羅蘭貝格統計,2015年中國長租車輛保有量達到27萬輛,預計未來五年將以9%的復合增長率穩(wěn)定增長,預計2020年將達到約42萬輛的市場規(guī)模。未來五年中國長租市場的增速較前幾年有所放緩,一方面受未來約車/專車市場和商務短租市場的擠壓,另一方面長租市場經過市場洗牌后,大公司長租業(yè)務以增加使用率為主要目標,原地方租賃企業(yè)的長租車輛淘汰率增強。
中國乘用車長期租賃市場保有量2010A-2020E(萬輛)
中國乘用車短期租賃市場保有量2010A-2020E(萬輛)
目前,短租業(yè)務多用于滿足個人短時間的用車需求,較長行駛里程且要求用車時間極為靈活,宏觀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和消費者端不斷涌現的用車新需求共同推動了短租市場的繁榮發(fā)展。2015年,中國短租車輛保有量達到17萬輛,預計未來五年將以11%的復合增長率穩(wěn)定增長,預計2020年將達到約28萬輛的市場規(guī)模。
網約車業(yè)務多用于個人點到點的通勤需求,且提供高級的車型和專業(yè)的服務品質,隨著消費者需求的提升與供應端的不斷升級改善,消費者的出行方式出現了較大的變化,推動網約車市場逐漸增長。據羅蘭貝格測算,2015年網約車市場出行需求容量為5631億元,考慮各出行方式的自然增長率及其相互轉化,2020年網約車市場的潛在出行需求約為1.1億次/天,對應的市場規(guī)模約為1.1萬億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