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登英
(惠民縣第一中學 山東濱州 251700)
認知同化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作用
朱登英
(惠民縣第一中學 山東濱州 251700)
認知同化論通過學生對新舊知識的相互關聯(lián)性,建立起完整的學科認知體系,讓學生對新知識產(chǎn)生新的見解。高中生物課題開展認知同化論,需要學生的認知結構中有相應的舊知識點,新知識必須具有邏輯意義,學生必須充滿對于新舊知識聯(lián)系的愿望。認知同化論加強了學生對于生活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
認知同化論 高中生物 學習興趣 自主學習
認知同化論主要倡導在高中課堂教學中,深入理解學生認知結構中已有的知識點,充分挖掘新知識點與已經(jīng)掌握知識點之間的溝通和聯(lián)系,從而能夠?qū)⑿轮R點與學生的認知結構中的知識點進行認知同化,促進學習和理解。高中生物知識系統(tǒng)而又分散,它講究的是對于生物知識的充分理解和融會貫通,通過加強認知同化論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充分運用,可以為課堂教學注入新鮮的活力,充分提高教師課堂指導的有效性。
認知同化論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習慣,它主要是倡導學生對于新舊知識的相互關聯(lián)性,從而能夠建立起完整的學科認知體系,才能對新知識產(chǎn)生新的見解。在教學課堂開展認知同化論教學的一般條件為:
(1)學生的認知結構中必須擁有相應的舊知識點。在教學過程中,舊知識在認知結構中的基礎搭建和傳承引導非常重要,只有深入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才能通過舊知識點來催生對于新知識全新的理解。生物學科是高中理科教學的一門重要學科,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發(fā)展和人類認知的不斷提高,生物學科在很多領域都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也帶動了很多全新知識的涌現(xiàn),這就需要在課堂上運用認知同化論來充分提高學生對于新知識點的認識和理解。
(2)學生學習的新知識必須具有邏輯意義。在認知同化論中,倡導學生挖掘舊知識的深刻含義和相互聯(lián)系。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教師需要采用復習的方式來教授新知識點,讓學生們帶著對于舊知識的思考來加強對新知識的理解,從而起到新舊知識的認知同化,有利于知識體系的傳承和延續(xù),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生物學科的邏輯思維能力,增強他們的知識判斷能力,在課堂教學允許的情況下能夠?qū)⑿轮R認知同化到他的認知結構中去,充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增強學生的記憶力。
(3)學生必須充滿對于新舊知識聯(lián)系的愿望。只有認知才能產(chǎn)生同化,而只有意愿才能促進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采取必要的教學手段,積極闡述新舊知識點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充分提高學生對于新知識的學習渴望,通過舊知識的復習和鞏固來理解新知識,而通過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來溫習舊知識。教師一定要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心理,積極挖掘課堂教學知識點的相互聯(lián)系,從而能夠調(diào)動學生在課前、課中和課后都能將學習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將新知識點做到學習理解,將舊知識做到熟練掌握,新舊知識點認知同化。
在高中生物課堂,認知同化論主要是建立在學生的生活體驗、學習興趣和自愿精神的基礎上,倡導和開展認知同化論的教學,需要教師加強對于這三方面的充分把握,具體如下所示:
2.1 認知同化論可以加強對于生活的理解
在高中生物課堂,開展認知同化論需要教師加強認知理念與學生生活場景的充分聯(lián)系,這樣才能教導學生通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去掌握舊的知識點,通過生活中的熟悉場景去理解新的知識點,而學生在利用生活場景搭建起新舊知識點關聯(lián),就可以總結出新的認知方向。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認知同化論進行生活教學,首先需要教師充分掌握學生的生物基礎,更好地了解學生的生物認知思維,其次,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狀況,對生物基礎好的學生,教師可以利用生活場景進行發(fā)散思維的引導,提高他們的認知程度,對于生物基礎差的學生,教師要有效地引導他們規(guī)避認知上的盲區(qū),為學生尋找合適的方法,建立起完整的認知同化體系。
2.2 認知同化論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高中生物課堂,學習興趣是提高學生學習動力的主要源泉,是提高課堂認知同化程度的重要保障。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挖掘課堂教學的閃光點,尋求知識框架里新舊知識的過渡和銜接,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學習體系的連貫性,才能真正開展對學生有針對性的教學,提高舊知識對于新知識的引導,加強新知識對舊知識的升華。
例如,在講述“生物進化論”這個課堂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侏羅紀公園”、“冰河世紀”等史前生物的電影,充分建立起學生對于這個知識點的興趣,然后通過提問,讓學生積極思考人類是從什么地方來的?現(xiàn)代的生物界是從什么時期開始演變的?進而帶入“生物進化論”這個課堂知識點,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從解剖學、植物光合作用等舊的知識點入手,進而能夠使得學生對于這個知識點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2.3 認知同化論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精神
在高中生物課堂,學習更多地是建立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而通過開展認知同化論的系統(tǒng)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搭建起對于新舊知識的完整認知體系,可以自主學習課堂教學知識,教師只需要進行必要的指導和評判,就可以達到課堂教學的目的,而學生也可以通過自主學習實現(xiàn)了邏輯思維和發(fā)散思維的共同提高。
比如,教師在開展“植物光合作用”這一塊的知識點教學的時候,就可以復習關于植物細胞的相關知識,充分理解葉綠素怎么通過細胞壁來實現(xiàn)和陽光的化學反應,再加上實物展示和顯微鏡觀察,就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其自主學習和主動思考的精神,喜歡植物的學生很容易在里面尋求到學習興趣,也能充分了解我們的大氣層是怎么形成和變化的,對于生活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綜上所述,高中生物老師應該充分掌握認知同化論這種先進的觀念,并將其融入到日常教學當中,在課堂上充分引導學生明確課堂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對于舊知識充分理解和掌握,對于新知識進行分析和把握,將新舊知識做到有效的認知和同化,這樣才能充分滿足學生對于生活的認識,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以及自主學習精神的培養(yǎng)都將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1]卞存維.認知同化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作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5(01).
[2]丁大春.認知同化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作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5(09).
[3]高雪梅.認知同化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作用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4(12).
G63
A
1674-2060(2016)02-02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