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艷
(重慶三峽醫(y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醫(yī)院 重慶 404100)
個性化護理在神經內科患者中的護理效果
張紅艷
(重慶三峽醫(y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醫(yī)院 重慶 404100)
目的:分析個性化護理在神經內科患者中的護理效果。方法:選取我院神經內科收治的68例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34例和觀察組34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進行護理,觀察組實施個性化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4.1%(32/34)和76.5%(26/34),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5.9%(2/34),對照組為17.6%(6/34),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結論:在神經內科患者的護理中,采用個性化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可以使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明顯降低,護理滿意度得到明顯提高,具有推廣的價值。
個性化護理 神經內科 護理效果
神經內科的患者具有病程長、病情復雜、病情變化快等特點,以神經疾病患者為主,且許多患者伴有各種功能障礙,因此,神經內科患者大多存在消極的情緒,生活質量明顯降低[1]。因此,對神經內科患者實施有效的、高質量的護理干預,能夠改善患者預后的生活質量。近年來,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不斷進步,護理工作模式也不斷發(fā)展,個性化護理成為臨床護理工作的新型護理模式[2]。本次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68例神經內科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護理效果較為理想,現(xiàn)進行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2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68例神經內科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4例。對照組中,男18例,女16例,年齡45~73歲,平均年齡(52.63±5.18)歲,病程3~24個月,平均病程(10.32±2.72)個月。觀察組中,觀察組中,男19例,女15例,年齡45~74歲,平均年齡(52.53±5.60)歲,病程3~25個月,平均病程(10. 12±2.18)個月。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包括監(jiān)測生命體征、飲食護理、體位護理、健康教育、用藥護理等方面,觀察組的常規(guī)護理同對照組,并在對照組的護理基礎上,實施個性化護理,具體如下:(1)制定個性化護理方案: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詳細登記相關信息,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結合患者的基本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個性化的護理方案。(2)心理護理:神經內科患者病種復雜、病程長,因此,大多數患者存在焦慮、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根據患者的不良情緒以及原因實施個性化心理護理干預,并告知患者相關治療方案,積極鼓勵患者,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使患者對治療具有信心。(3)出院指導:根據患者的病情、體質以及患者的預后情況,實施出院宣教,出院前,由主治醫(yī)生與護理人員制定具有個性化的康復鍛煉計劃、飲食計劃及用藥計劃,告知患者出院后應嚴格按照醫(yī)生制定的計劃進行鍛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告知患者定期進行復查,如有不適應及時就診進行治療。
1.3 評定方式
患者出院當天,向患者發(fā)放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調查內容包括護理人員的態(tài)度、溝通技巧、健康教育、用藥指導等方面,比較兩組的護理滿意度。并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后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情況,進行組間比較。
1.4 統(tǒng)計分析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包進行所有數據的分析處理,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研究結果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患者對本次護理表示滿意的有32例,2例患者不滿意,護理滿意度為94.1%(32/34),對照組患者對本次護理表示滿意的有26例,8例患者不滿意,護理滿意度為76.5%(26/34),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的比較
觀察組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例數為2例,其中,1例患者為泌尿系統(tǒng)感染,1例為壓瘡,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5.9%(2/34),對照組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例數為6例,其中,2例患者為泌尿系統(tǒng)感染,1例為壓瘡,2例墜積性肺炎,1例下肢靜脈血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7.6%(6/34),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
神經內科的患者具有疾病復雜、病程長、病種多等特點,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下降,且大多數患者需長期臥床,因此,神經內科患者對護理工作的質量具有更高的要求,單純的常規(guī)護理無法滿足患者的臨床需求[3]。本次研究中,針對我院收治的神經內科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護理措施包括入院評估、制定個性化護理方案、心理護理、出院宣教、為患者制定具有針對性以及個性化的康復計劃以及飲食計劃等措施,護理后,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P<0.05)。可見,在神經內科患者的護理中,實施個性化護理,能夠有效滿足患者的需求,使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提高,且能夠有效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具有推廣的價值。
[1]劉欣.個性化護理在87例神經內科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4(10):121.
[2]王金玲.個性化護理在神經內科病房中的應用[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3(03):36.
[3]李娟.人性化護理在神經內科病房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2(14):2765.
R473
A
1674-2060(2016)02-0149-01
張紅艷(1981—),重慶萬州人,重慶三峽醫(y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醫(yī)院,神經內科護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