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qū)橫山鎮(zhèn)中心小學 蔣志慧
讓“思考”成為習慣
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qū)橫山鎮(zhèn)中心小學 蔣志慧
學會思考是人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本錢。數(shù)學是一門嚴謹、深刻、應用廣泛的學科,對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大有益處。因此,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地去調動學生動腦、鉆研的熱情,逐步培養(yǎng)學生思考的習慣。
“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學生積極思考正是從疑問開始的。因此,教學時,教師應積極地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例如,在教學二年級數(shù)學“折一折 做一做”時,教師可引入一個有趣的小魔術,即將一張白紙對折,將對折后的白紙放在實物投影儀上,現(xiàn)場作畫,沿著折痕的一邊畫上圖案,猜一猜教師畫的是什么。把白紙沿原來的折痕對折,并用力按一按,使這個圖案清晰地印到白紙的另一邊。觀察這和你猜的圖案是否一樣,讓學生思考,并說說這圖案有什么特點。此時此刻,教師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其探究欲望越發(fā)強烈,并在心里做好了接受知識的準備。
傳統(tǒng)的數(shù)學教學模式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將學生對事物研究的興趣。對事物深入思考與探究的積極性完全磨滅。在這種模式下,即使培養(yǎng)出了人才,也缺乏創(chuàng)新的精神和能力。因此,為了使學生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和一些基本技能,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課程改革勢在必行。新課標的要求正是對這一問題的完美詮釋。新課標要求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體,相反地,它將課堂的主體定為了學生,這種方式可以積極引導學生自我思考,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問題,并努力通過自己的思考去解決問題。
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提供思考的線索,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去思考,從而避免學生因盲目思考而導致思考低效。例如:在二年級數(shù)學“加與減”同步練習中有這樣一道題:二年級有89人,比一年級少57人,一年級有多少人?學生由于受思維定式的影響,以及對一些常見問題思考套路的影響,見“多”就加,見“少”就減,導致解題出現(xiàn)了錯誤。此時此刻,教師的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可以這樣引導:一年級和二年級相比,哪個年級的人多呢?是求大數(shù)還是求小數(shù)?學生便會回答求大數(shù)。因此,學生便會跟著教師引導的方向去思考,從而很快找出其間的數(shù)量關系式:大數(shù)=小數(shù)+相差數(shù),通過這道題,我們可以看出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引領正確思考方向的重要性,教師應看到學生在學習中的弱點與不足之處,并且努力地幫助學生,為學生提供正確的思維向導,這樣,學生就會逐漸學會自我思考。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活動應該具有生動性、活潑性和主動性,并且應該具有學生自己的個性。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有很多,有認真聽課、努力思考、實踐探索、交流合作等。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觀察事物的發(fā)展,并通過實驗去計算、推理、驗證自己的假設?!币虼耍覀兘處煈摓閷W生創(chuàng)建一個自我分析、獨立思考的環(huán)境,不能由教師把所有該明白的全部表達出來,應該留給學生自己去思考,讓他們自己理解、體會。教師要做的應該是讓學生從大量提供的材料中自己發(fā)掘其中的原理、奧妙,讓學生自己分析整合,對照比較,抽象概括,以此來形成他們自己獨立思考的思維方式與習慣。
在我們的課堂上往往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教師給學生思考時間過短,大多數(shù)學生還沒有“想出來”甚至后進生還沒有“想進去”,就讓班內極個別思維敏捷的學生發(fā)表意見,勢必會挫傷多數(shù)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因此,教師應該善于觀察,留給每一位學生充分獨立思考的時間,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充分地調動自己的思維去思考、解決問題。教師要根據(jù)問題的難易程度留給學生相應時間進行獨立思考,試算練習,使許多學生有所發(fā)現(xiàn),神情興奮,躍躍欲試,產(chǎn)生了“說想法”的要求。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數(shù)學活動需要教師與孩子們互動,需要所有人共同參與,齊心協(xié)力去解決問題?!睂W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當中,自己的思維與別人的思維碰撞,個體與集體相互交融。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引領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去思考,并抓住機會讓學生一起研究、討論,使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并通過和其他人的交流,探討去完善自己思維的漏洞。思維是語言的基礎,只有學生有了思維,有了想法,才能將其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時再加上小組的討論,使組內所有人員的思維進行碰撞,就會使每位學生的思維更加豐富飽滿。這是小組討論所帶來的有利之處。在這個學生互相交流的過程中,所需要解決的問題逐漸明朗,他們把自己獨立思考的成果與伙伴交流,在交流中也會感受到思考帶來的樂趣,也可以促進學生進一步的思考、交流。只有獨立思考才能產(chǎn)生見解,有見解才有交流的愿望,有了交流又可以激起新的思考,在交流中思維的深刻性得到發(fā)展,產(chǎn)生了思考的興趣,就會逐步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例如:教學“認識角”時,為突破難點——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教師先播放一段動漫“紅角和藍角”,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再讓學生操作——做活動角,啟發(fā)學生思考、探究的欲望。小組合作提高了學生學習、思考的興趣,并且使他們思維更加完善,使他們更加熱衷于表達自己的見解,提高了學習思考的積極性。教師以此為契機,組織學生深入討論、交流,各抒己見,之后教師再加以歸納、總結。實踐證明,這樣的教學,不僅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概括能力,還增強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需要教師去培養(yǎng),去調動,需要教師創(chuàng)建一個空間讓他們各抒己見。教師應該善于觀察,學會引領,并且給予每一位學生悉心的輔導與培養(yǎng),對每個學生都不拋棄,不放棄,用真心去教育撫慰他們,以學生的喜為喜,以學生的憂為憂,多包容多理解學生,不扼殺他們的積極性。長此以往,學生的思考能力就會有一個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