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勇
(無錫市惠山區(qū)人民醫(yī)院 江蘇無錫 214000)
院前急救護理路徑在腦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應用
朱勇
(無錫市惠山區(qū)人民醫(yī)院 江蘇無錫 214000)
目的:觀察和分析院前急救護理路徑在腦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應用效果分析。方法:通過分析和回顧從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這1年中,我是某醫(yī)院“120”急診科接到電話后收治的168例腦卒中患者資料,并將患者隨機的分配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各為88例和80例,其中實驗組采用院前急救護理路徑對患者采取院前急救的方式進行急救護理,而對照組則采用常規(guī)的院前急救來進行急救護理。通過比較兩組患者在院前急救時間、接受治療時的治療時間和患者的致殘率以及患者的死亡率進行分析,來比較兩組之間的護理效果差異。結果分析:實驗組的患者在進行院前急救以及接受專業(yè)的治療的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并且對照組的致殘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實驗組,兩組之間存在著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分析:院前急救護理路徑在腦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應用效果較好,在臨床中具有推廣和應用的價值。
院前急救 護理路徑 腦卒中患者 院前急救
由于局部腦循環(huán)的障礙迅速的引起彌散性和局限性的腦功能缺損的一種神經(jīng)系統(tǒng)急癥而稱之為腦卒中,其具有發(fā)病率、致殘率和死亡率教高等特點,在臨床中常常表現(xiàn)為出血性腦卒中和缺血性腦卒中。腦瘁中患者常常還伴隨著半身不遂、口眼斜歪、智力障礙、不省人事等并發(fā)癥。由于3小時至6小時是腦瘁中治療的最佳時間段,所以如何進行有效地院前急救對于提高治療效果、減少致殘率和死亡率具有著重要的意義。
1.1 一般資料
通過分析和回顧從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這1年中,我是某醫(yī)院“120”急診科接到電話后收治的168例腦卒中患者資料,其中有102男性患者,有66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平均年齡范圍區(qū)間在52歲至83歲之間,患者的平均年齡為70.3歲?;颊叩呐R床表現(xiàn)癥狀為半身不遂、口眼斜歪、智力障礙、不省人事、舌強言塞等。有87例患者被確診為缺血性腦瘁中,其余81例患者被確診為出血性腦瘁中。其中,123例患者有高血壓病史,80例患者具有糖尿病病史,有89例患者具有冠心病病史,有21例患者為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病史,有23例患者為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病史。
1.2 對患者進行院前病情評估
在接到“120”后,及時出車,并以最快的速度到達急救現(xiàn)場,達到現(xiàn)場的時間為6分鐘至20分鐘之間,到達的平均時間為12.5分鐘。到達急救現(xiàn)場后,醫(yī)護人員要立即對患者進行生命特征的測定,包括對患者的神智、血壓、年齡等進行綜合評判和分析,來對患者是缺血性疾病還是出血性疾病進行初步的評定。并運用GCS標準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評分,以此來確定急救策略和轉運方案。當患者的GCS評分大于等于8分,應該立即進行轉運;當患者的GCS評分小于8分者應該采取以下措施進行院前急救護理。
1.3 院前急救護理措施分析
1.3.1 保持患者的呼吸系統(tǒng)順暢
讓患者盡量保持平臥,若懷疑患者伴隨有腦出血則應將其頭略抬高15°。要減少許多阻礙患者呼吸的要素,如清除患者呼吸道、口腔等異物,防止患者出現(xiàn)窒息等情況,另外還要解開患者的領口,緊身衣服等阻礙呼吸的因素。對于抽蓄患者,要在其口中放入開口器,以免患者舌頭出現(xiàn)被咬傷的情況;當患者伴隨著呼吸困難、昏迷等情況時,對患者進行心肺復蘇。
1.3.2 對患者進行靜脈通道的建立
為了維持患者的有效循環(huán),要對患者進行靜脈通道的建設,一般會建立1至2條通道,這樣可以保證藥物的及時應用和對患者的及時搶救。為了避免患者的運動和搖晃時,針頭出現(xiàn)脫落和患者的體液流出等現(xiàn)象的發(fā)生,要讓針頭盡量的遠離關節(jié)處。
1.3.3 轉運時的安全護理
對患者進行急救后,患者生命體征較為穩(wěn)定,這時患者常常會出現(xiàn)恐慌等現(xiàn)象,因此,對患者的心理心理撫慰就顯得尤為重要。并要立即對患者轉運至醫(yī)院,在轉運的過程中,要保護患者的頭部,盡量要容讓患者采取舒適的位置,并未患者系好安全帶,確?;颊呤艿竭M一步的傷害。另外,醫(yī)院也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和相應的接受工作。
1.4 統(tǒng)計分析方法
數(shù)據(jù)分析運用Excel和SPSS 22.0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分析資料采用(±s)進行表示。
2.1 患者接受到院前急救和接受到醫(yī)院專業(yè)救護的時間對比分析
在實驗組(n=88)中,患者從撥打“120”到接受院前進行急救的時間為(18.48±7.87)min,并且接收到到專業(yè)治療的時間為(32.33 ±12.89)min;而在對照組(n=80)中,患者接受院前進行急救的時間為(23.13±10.77)min,患者接受專業(yè)的治療時間為(41.2±14.6)min;通過對比兩組患者接受院前治療的時間和接受專業(yè)治療的時間可知,實驗組接受院前治療的時間和接受專業(yè)的治療時間顯著的低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患者的致殘率和死亡率對比分析
在實驗組(n=88)中,致殘的患者有46例患者,有7例患者出現(xiàn)了死亡,致殘率和死亡率分別為52.3%和7.9%;而在對照組(n=80)中,致殘的患者有49例,出現(xiàn)死亡的患者有13例患者,致殘率和死亡率分別為61.3%和16.3%;實驗組的致殘率和死亡率明顯的低于對照組(p<0.05),所以實驗組的治療效果較好。
通過分析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患者接受到院前急救和接受到醫(yī)院專業(yè)救護的時間,以及對兩組患者的致殘率和死亡率對比分析可知,實驗組的患者接受治療的時間短于對照組,致殘率及死亡率也顯著的低于對照組。因此,院前急救護理路徑在腦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應用效果較好,能夠顯著的降低患者的致殘率和死亡率,能夠盡快讓患者接受專業(yè)的治療,所以院前急救護理路徑在臨床中具有推廣和應用的價值。
[1]朱潔珍.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卒中院前急救中應用[J].內科,2010,5(2):208-210.
[2]譚承雯.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卒中患者院前急救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21):54-55.
[3]鐘娥.院前急救護理路徑在腦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應用效果.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4,22(2):88-89.
R459.7
A
1674-2060(2016)03-01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