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縣縣城學區(qū)中心校 李福忠
卷首語
加班有道
平泉縣縣城學區(qū)中心校 李福忠
教師朋友們在圈內(nèi)互動,每每爭相大倒“苦水”:工作難做,學生難教。兩眼一睜,忙到熄燈。大家最恨的是加班通知。
如今,國家教育管理部門及普通民眾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有些學校無止境地對教師提要求,教師不得不加班加點,力求不出紕漏。也有很多教師,為了獲取顯著的教育教學成績,廢寢忘食,夙夜操勞,犧牲了業(yè)余生活,連累了家庭成員??杀氖?,學生非但不點贊,反而怨聲載道。
曾在網(wǎng)上看過一篇文章,題目是《著名特級教師俞正強:好老師不該加班》??戳宋恼潞笾?,“好老師不加班”并不是俞校長的原話,俞校長的原話是“從來不鼓勵老師們廢寢忘食地加班工作,而是希望老師們有自己的生活,妥善安排好作息時間……”
不加班可以嗎?不加班能不能成為好教師?
先來看一個物理學家盧瑟福的故事:一天深夜,盧瑟福走進實驗室,看見他的一個學生仍然伏在工作臺上。盧瑟福問:“這么晚了,你還在做什么?”“我在工作?!睂W生回答?!澳悄惆滋煸谧鍪裁茨兀俊薄霸诠ぷ?。”“那你早晨也在工作嗎?”“是的,教授,早晨我也在工作。”學生似乎期待著老師的贊賞。盧瑟福略微遲疑了一下,隨即問道:“那么,這樣一來,你用哪個時間思考呢?”
你用哪個時間思考呢?大師的發(fā)問振聾發(fā)聵。
如果一名教師,不深入思考,不講究方法,不追求效率,自己加班加點不算,還以加大作業(yè)量、增加考試次數(shù)等手段迫使學生也加班加點,以求提高學生成績——也是自己的成績。這樣做,學生分數(shù)可能會提高,但代價是:自己疲憊不堪,暈頭轉(zhuǎn)向;學生思維僵化,靈性全無。成績也肯定只是暫時的。
這樣的加班可用一句話來形容:不作死就不會死。正像著名教師吳非所說的那樣:在教育界最大的悲哀莫過于一群愚蠢的老師在勤奮地工作,把一群有可能變得聰明的學生教得的和他們一樣愚蠢。
但假如加班的內(nèi)容是:學習新理念新方法,武裝自己的頭腦;用心解讀教材,把課備得更充分些,準備的教學手段更豐富一些;細心批閱作業(yè)、試卷或?qū)W生的反思,以掌握學情、學生心理,對“癥”下“藥”……這些工作是為了讓學生不“加班”——能夠卸負并高質(zhì)量完成學習任務(wù);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活力四溢。這樣的班,加得值,加得好。
筆者是教師中的一員,我也常常把工作帶到家里,有時“打磨”一下公開課的教學設(shè)計,有時反思一天的工作,寫點教學隨筆,或是伏案閱讀。在靜靜的夜里,精神特別專注,干活的效率也特別高。并不覺得太累,反而很愉快。
老師這個這個職業(yè),是用智慧來工作的,是種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我等教師,稟賦有限,還想把工作干得有聲有色,加班是必不可少的。對那些“教商”極高的教師來說,教育教學工作在八小時之內(nèi)完成并非不可能,但要想有更大的作為,可能也需要加一加班。
1932年,胡適先生在北京大學畢業(yè)典禮上講:“一個人的業(yè)余時間用來做什么,就決定了他的將來?!睈垡蛩固挂苍f過:“一個人活到六七十歲,大概有13年做工作,有17年是業(yè)余時間,此外是吃飯睡覺的時間。一個人能不能成才,關(guān)鍵在于利用你的17年,能夠利用業(yè)余時間的人就能成才,否則就不能成才?!毕荣t們的這些忠告是應當記取并踐行的。
由此看來,加班有道,不加班亦有道。教師不是苦行僧,做工作當有張有弛,有條不紊。但為了遠大的報負,為了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多付出一些辛苦,亦是明達堂正之舉。加不加,你自己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