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望
孩子這樣孝,母親這樣愛
□秦望
【班會背景】
5月11日是一年一度的母親節(jié)。讓學生學會感恩、學會在青春期如何與母親相處,是本節(jié)班會課想要達到的目的。
【教育目的】
1.觀看視頻,組織學生交流探討什么是母愛,什么樣的母愛才是自己需要的。
2.通過分析探討,引導學生理解母親,認識到母親對我們一生所產(chǎn)生的重要影響,并掌握與母親相處的正確方式。
【班會準備】
1.重讀弗洛姆《愛的藝術》中《母愛》這一節(jié);重讀張德芬《舍得讓你愛的人受苦》一書中有關父母與孩子關系的章節(jié)。
2.重新翻閱王東華的《發(fā)現(xiàn)母親》一書;重讀傅佩榮《國學的天空》中關于孝敬的章節(jié)。篩選感恩教育素材,選取一張照片、一個視頻《世界上最辛苦的工作》、一個故事《攔路索水的老牛》。
【班會流程】
母親節(jié)快到了,網(wǎng)上流傳著這樣一張照片:一個沒有媽媽的小女孩,在孤兒院的水泥地上畫了一個媽媽,她小心翼翼地脫下鞋子,想像著在媽媽溫暖的懷里做夢……
師:看了這張照片,大家有什么感想?
生1:這個小女孩兒真可憐!
生2:有媽媽就是幸福的,我們一定要珍惜這平常的幸福。
師:大家說的很對,母親節(jié)馬上就要到了,我們在感恩母親的同時,一起聊聊關于母親的話題?,F(xiàn)在,讓我們一起看一個招聘啟事。(播放視頻:《世界上最辛苦的工作》)
看了這個視頻短片,大家說說運營總監(jiān)這個崗位對應聘者提出了哪些要求?
生3:一天工作24小時,每周工作7天,沒有節(jié)假日,要求身體強健,因為要經(jīng)常站著或彎腰工作。
生4:懂金融,會理財,還要會烹飪。
生5:還要有較強的人際溝通能力。
師:這樣的工作,報酬高嗎?
生:沒有工資。
師:這樣的工作有人干嗎?
生喊:有,她叫媽媽。
師:媽媽如此辛苦,我們?nèi)绾位貓髬寢尩膼勰??“羊跪乳,鴉反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許多為人所津津樂道、熟讀成誦的名言佳句,它們表現(xiàn)了一種悠久的、生生不息的民族情結——感恩。但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對孝敬父母應有更深入的認識。
師:在諸多關于孝的論述中,我更喜歡道家的說法。(課件展示:“以敬孝易,以愛孝難。以愛孝易,而忘親難。忘親易,使親忘我難。使親忘我易,兼忘天下難。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難?!薄肚f子·天運》)
傅佩榮認為莊子把孝分成六種境界:第一、用恭敬來孝順;第二、用愛心來孝敬;第三、行孝要能夠忘記雙親;第四、孝順要讓父母忘記我是子女;第五、孝順的同時要忘記天下人的存在;第六、孝順的最高境界,即讓天下人根本忘記“我在孝順”這回事。
同學們,孝順的這六個層次,一個比一個難,你能做到哪一個層次呢?
生1:我能做到第一層次,幫媽媽做家務。
生2:我能做到前兩個層次,不和母親頂嘴。
師:這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陳紅的一曲《常回家看看》響徹了大江南北,反映出人們對孝的真正需求。把父母當朋友,有什么事跟父母說、有難事向父母求助,心懷敬意而又自然地交往,父母對我們的孝心無壓力,這才是良好的親子關系。
師:剛才我們看了視頻短片,這樣的工作,你們愿意干嗎?
生:不愿意。
師:那為什么還有那么多的人從事此項工作,甚至還樂此不疲呢?
生:因為媽媽都是愛孩子的,她給孩子做的任何事都是不求回報的。
師:著名心理學家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一書中指出,值得贊美的不是母親對嬰兒的愛,而是母親對成長著的孩子的愛。大部分媽媽能夠從撫養(yǎng)孩子的過程中感受到幸福,這是人的本能。但孩子必須長大,脫離母親成為一個完整獨立的生命。這時,有一些媽媽就會非常不適應,因此而痛苦。母親的真正本質(zhì)在于關心孩子的成長。
父母不能總是擺出一副我有恩于你的架勢,適度隱退自身反而對兒童自為、自主、自立、自強人格的鑄成將大有裨益。正如高德勝先生所言:“我愛一個人,不是要讓他成為與我一樣的人,或者變成我的一部分,而是要使這個人更好地成為他自己?!?/p>
師:著名臺灣靈修作家張德芬提出一個驚世駭俗的觀點——試著和父母“離婚”。她認為,天下絕對有不稱職的父母,但是,我們的生命能量來自于他們。如果我們不認可他們,與他們的關系不融洽,這絕對會影響我們的整個人生。因此,我們要試著修復與父母的關系??梢源致缘匕巡涣嫉挠H子關系分為兩種:疏離和牽纏。
疏離是因為母親對孩子冷漠,甚至在肢體或情緒言論上有暴力傾向,孩子長大后就會以同樣的冷漠、忽視和怨恨來對待母親。但母親都是愛孩子的,只是她們的知識有限、能力有限。所以,她給我們的愛未必適當。
最棘手的還是牽纏,這類關系通常表現(xiàn)為母親過度關心保護孩子、操控孩子。你們的母親身上有沒有發(fā)生過這種情況?
生:我還沒上大學呢,我媽把我將來住的房子都買好了,讓我畢業(yè)后就回家鄉(xiāng)工作,好生活在他們身邊。(眾人大笑)
師:這種心情也能理解,如果你想回來也未償不可。
生:我媽為了讓我能在高考中考個好成績,請假前來陪讀,我心里很愧疚。
師:其實,這是母親放不下孩子,在高考備考這個特殊階段也是可以理解的。
生:老師,有沒有什么好辦法讓我們能夠和母親正常的相處呀?
師:當然有,這就是我今天要講的智慧的孝,也就是幫助父母成長。下面我們來看一個案例:
以前,我父親心情不好的時候,他就會愁眉苦臉地跟我說東道西:“哎呀!年紀大了,兒女都不在身邊,我就是孤獨老人一個啊。”這時候,我會說:“爸,如果你自己不能找到幸福、快樂,就算我為你搬回臺灣,住到你隔壁,你都不會快樂,而我還犧牲了那么多,這樣,我也會不快樂。你是成年人了,你要為自己的幸福、快樂、健康負責。”他聽了幾次我的演講之后,開心地告訴我,他現(xiàn)在知道該怎么做了。
師:大家看了這個案例后,明白了什么嗎?
生:堅定自己的做法。
師:是溫和而堅定。(眾生笑)
生:幫母親找樂子,比如打太極拳,讓父母老年發(fā)揮余熱,活的更有價值。
早一點領悟如何與父母相處,這樣你們以后與父母的關系就會健康很多。當我們不斷地成長的時候,也能夠幫助父母成長,讓他們學會自己生活。
【班會總結】
這是一節(jié)借母親節(jié)之機召開的以“母愛”為主題的班會,基于孩子從小到大感恩教育泛濫卻膚淺的現(xiàn)實,引導18歲的高中生重新認識母愛,學會正確與父母相處,教學生整理和疏通與父母關系。通過闡述世界上最辛苦的工作,講解孝的六層境界——母愛的本質(zhì),讓學生學會正確處理與父母關系,啟蒙學生的父母意識,為未來順利步入愛情、婚姻、家庭打下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譚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