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板材生產(chǎn)過程中常見沖壓皺曲缺陷,其直接導致了沖壓廢品的出現(xiàn)。為了避免上述缺陷的出現(xiàn),本文分析了Al-Mg-Si基合金車身板材的沖壓皺曲動因數(shù)值,借助有限元軟件對Al-Mg-Si基合金車身板材YBT模型展開了數(shù)值模擬,同時探討了Al-Mg-Si基合金車身板材的皺曲動因,旨在促進新型板材的廣泛應用。
關鍵詞:Al-Mg-Si基合金;皺曲動因;數(shù)值模擬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7.016
0 引言
Al-Mg-Si基合金車身板材屬于新型車身板材,其具有較高的使用性能,同時,也擁有良好的強度與塑性以及顯著的耐蝕性與可涂覆性。但目前,該新型板材仍處于試驗研究階段,為了實現(xiàn)其批量生產(chǎn)與廣泛應用,其皺曲動因與皺曲機理研究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近幾年,關于板材沖壓皺曲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顯著的成果,在各項研究的基礎上,本文利用有限元軟件與YBT模型對Al-Mg-Si基合金車身板材的沖壓皺曲動因數(shù)值展開了分析,旨在豐富Al-Mg-Si基合金車身板材研究的理論,促進此新型車身板材的推廣。
1 數(shù)值模擬求解方法與參數(shù)
1.1 Marc/Mentat軟件及其求解方法
Marc/Mentat作為有限元程序,具有通用性,它主要是由前后處理界面Mentat與求解器Marc構(gòu)成的,其在非線性方面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在求解非線性方程組時,常使用Newton-Raphson法或者修正Newton-Raphson法,后者又稱常剛度迭代算法。在求解非線性方程組時,迭代求解需要求解一組線性方程組,因此,Marc軟件中也包括線性方程組求解法,主要有直接法與迭代法[1]。
1.2 相關參數(shù)
數(shù)值模擬計算中的參數(shù)主要有材料模型、邊界條件、接觸問題、求解分析,其中確定材料模型的方法為構(gòu)建方板對角拉伸有限元模型;確定邊界條件的方法為設置邊界約束條件,如表1所示。
2 關于Al-Mg-Si基合金車身板材的沖壓皺曲動因數(shù)值分析
2.1 Al-Mg-Si基合金車身板材的顯微組織
Al-Mg-Si基合金車身板材的優(yōu)點為高強度、良好的成形性能與抗腐蝕性能,同時適合點焊,此板材對合金元素所占比重有著較高的要求,通常情況下,Mg與Si均應占0.4~1.2%、Cu應<1.0%、Mn應<0.8%,同時應還有少量的Ti與Cr。在實際研究過程中,使用的材料中合金元素有Ma2Si、Cu、Mn與Ti,在各元素作用下,提高了材料的強度、硬度及塑性。
2.2 位移場、應變場與應力場的變化規(guī)律
根據(jù)Marc可以獲取Al-Mg-Si基合金車身板材YBT模型皺曲的X與Y場位移等值線分布圖,其中X場的壓縮型位移為雙曲線模態(tài),其傳播路徑為由模型中部傳播至兩側(cè),同時,等值線圖形呈中心下凹的不均勻分布模態(tài),其中X軸為最大值方位;Y場的伸長型位移為不均勻模態(tài),其傳播路徑為由模型的兩個夾持端傳播至模型中部,其中Y軸為最大值方位[2]。
根據(jù)Marc可以獲取Al-Mg-Si基合金車身板材YBT模型皺曲的縱向與橫向應變場等值線分布圖,其中縱向呈對稱伸長,由模型兩側(cè)逐漸遞減至模型中部,其中Y軸為最大值方位;橫向呈全場性增加,其中X軸中間部位和Y軸是最大值方位。
根據(jù)Marc,利用其彈塑性應力應變分析功能,結(jié)合相應的應變值,以此求取YBT模型的各點應力狀態(tài)。對于模型而言,其出現(xiàn)應變與皺曲的關鍵影響因素便是應力,因此,研究過程中因關注應變分析,以此掌握應力場值的發(fā)展與變化,在此基礎上,才能夠了解板材皺曲失穩(wěn)的力學特性。根據(jù)Al-Mg-Si基合金車身板材YBT模型皺曲的縱向與橫向應力場等值線分布圖可知,YBT皺曲過程中的縱向應力場呈全場性增加,與拉伸荷載呈正相關,其中最大出現(xiàn)在模型中心,Y軸位最大值方位;橫向應力場也呈全場性增加,與拉伸荷載呈正相關,其中X軸中間部位和Y軸中部是最大值方位[3]。
3 總結(jié)
綜上所述,Al-Mg-Si基汽車車身板材作為新型車身板材尚處于實驗室研究階段,為了全面掌握其定性性、貼膜性及力學性能指標,本文對其沖壓皺曲動因數(shù)值進行了分析,利用有限元軟件與YBT模型,重點闡述了其位移場、應變場與應力場的變化規(guī)律,以此掌握了此板材在沖壓成形過程中及應力條件作用下的皺曲動因。相信,隨著相關性研究的日漸深入,新型車身板材的生產(chǎn)將逐漸具有批量化,同時其應用范圍將更加廣闊,應用效果也將更加突出。
參考文獻:
[1]王安東.汽車車身用新型6000系鋁合金板材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
[2]戴明華.汽車車身6000系鋁合金板材溫成形技術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4.
[3]楊琳,張艷.試分析合金元素和熱處理對Al-Mg-Si基汽車車身板材組織和性能的影響力[J].電子測試,2013(24):217-218.
基金項目:浙江農(nóng)業(yè)商貿(mào)職業(yè)學院科研項目《基于鋁車身點焊技術的箔夾層焊接改良及工藝研究》(立項號KY201501)
作者簡介:盧超(1986-),男,浙江紹興人,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汽車焊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