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策劃/閆麗華
?
甜蜜蜜的糖果,您選對了嗎?
●專題策劃/閆麗華
過大年,備年貨,家家戶戶都少不了買糖果,然而在食品安全堪憂的今天,選購糖果也要擦亮眼睛,此外,糖攝入量過多還會影響身體健康。因此,如何選擇優(yōu)質(zhì)糖果,怎樣吃糖更健康成為當前的熱點話題。
糖又稱為碳水化合物,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yǎng)物質(zhì),與健康的關系非常密切,在生理上起到產(chǎn)生熱能、節(jié)約蛋白質(zhì)消耗的作用。據(jù)了解,人在工作、學習、思維以維持機體正常生存活動時所需要熱能,60%以上是糖提供的;糖類是維持人體血糖的主要成分。可以說,沒有其他任何一種營養(yǎng)素能像糖類一樣快速、有效地提升和維持血糖。另外,進食糖果還可改善某些憂郁癥癥狀。許多臨床研究表明,甜食能減輕經(jīng)前綜合征的癥狀,含糖量高的食物對憂郁、緊張和易怒等癥狀有緩解作用。
專家介紹,過多攝入糖分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且所導致的健康危害是慢性的。除了導致肥胖外,過量食糖還可能導致高血壓、高血脂等代謝疾病。此外,吃糖過多會引起多種維生素的缺乏或營養(yǎng)性疾病。大量吃糖后,血糖升高,可產(chǎn)生飽腹感,使食欲減退,影響消化和吸收。
此外,國內(nèi)外多項研究顯示,吃糖過多造成血糖增高,可能對眼睛造成損害:糖是產(chǎn)酸食物,能中和體內(nèi)的鈣、鉻等堿性元素,造成眼球壁彈性降低,不能保持正常眼壓,易造成近視。同時,血糖增高還會加速眼晶狀體變性,引起眼晶狀體和房水滲透壓的改變,屈光度增加,導致視力不良。
事實上,幾乎所有甜味食品中都含有大量的糖或糖漿,所以對于喜歡吃甜點、餅干、零食、飲料的人來說,每天攝入100 g以上的糖是很普遍的情況。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推薦,每天糖的攝入量應不超過總熱量的10%,最好是低到5%以下。按照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的總熱量,這個“最好低到5%以下”的量,對應于成年人每天可以攝入的糖應不超過30 g~40 g。
很多消費者在挑選食品時,最關注的是品牌、生產(chǎn)日期和保質(zhì)期,很少關注食品成分及含量。其實,要避免高糖食品,選擇時就需要從多個細節(jié)入手。選購食品時了解食品中糖含量的高低,是避免攝入過量糖的第一步。
實際上,食品包裝上的營養(yǎng)成分和含量,有利于幫助消費者選擇食品。尤其對于那些有特別飲食需要的人群(如糖尿?。呛康臉俗⒖梢詭椭麄兏鶕?jù)自身的健康條件在選購食品時作出有益的選擇。
糖分攝入過多,會對身體帶來很多的不良影響。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科學、合理地攝入糖分。
1.餐前不要吃糖果
甜食有一種特性,可以延緩胃腸道的蠕動和排空,抑制食欲。有些人因某種情況在餐前飲用高糖的飲料,結(jié)果導致正餐食量大減,營養(yǎng)攝入失衡。因此,應在每餐前1小時禁用任何甜食、糖果。
2.餐后不宜立即吃糖
一些人在正餐后有吃糖的習慣,其實,即便是很少量的糖品也是不合適的。進餐后血糖升高,人體胰腺分泌胰島素來降低血糖。如果餐后即進食糖果,可造成血糖負荷過大,胰腺就要加倍工作以分泌更多的胰島素,長此以往,胰腺因疲倦而怠工,導致病變。因此,食用糖果的時間可放在兩餐之間。
3.空腹不吃甜品、糖果
空腹狀態(tài)下進食甜品,會導致胃腸脹氣、胃酸分泌過多,出現(xiàn)惡心、返酸和燒心感。同時,一次性大量吃糖,不僅會使血糖聚升,胰腺負擔過重,還會引發(fā)胃腸不適,食欲減退,胃脹噯氣,并嚴重影響其他營養(yǎng)素如蛋白質(zhì)、脂肪、維生素、礦物質(zhì)等的攝取、消化和吸收。
4.禁忌人群不宜吃糖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特殊人群不能或不宜吃糖果,或者必須在營養(yǎng)師的指導之下才能適量吃糖,其中包括肥胖、糖尿病、胃腸功能弱、胃炎和消化道潰瘍、胃食管反流癥、功能性消化不良、高甘油三酯血癥、高膽固醇血癥和冠心病患者等。
5.功能性糖果也不宜多食
面對市場上激烈的競爭,一些糖果商家也打出了“概念牌”,添加了維生素、鈣等成分的功能性糖果成為了商家的新賣點。食品健康專家提醒,消費者想通過食用這些糖果達到保健、健身的目的,那是不明智的。
比如對于平時維生素攝取不足的人來說,吃幾粒功能糖果補充是可以的,但是人體的營養(yǎng)素來源不能完全依賴功能糖果,還要依賴日常飲食。而且功能型糖果并非適合所有人群,購買前要先弄清楚是否適合自己。比如,長期對著電腦的人,皮膚、眼睛容易干燥,可以吃一些補充維生素A的糖果,但維生素A在體內(nèi)不易排泄,過量服用易導致積聚,引起維生素A中毒。而長期大量服用人工合成的維生素C補充劑,會在體內(nèi)產(chǎn)生大量的草酸,有導致腎結(jié)石的潛在危險。木糖醇雖然可代替糖,但吃多了一樣也會發(fā)胖。而且木糖醇不被胃酶分解,直接進入腸道,吃多了對胃腸會有一定刺激,可能引起滲透性腹瀉。
大量吃甜食雖然影響健康,但如果少量并在合適時候食用,對健康具有一定的好處。
血糖濃度降低時,少量吃糖可以緊急補充;在劇烈運動前如果補充少量含糖飲料,可以幫助增加體力;運動之后及時補糖,可以消除疲勞。普通人如果在洗澡前、饑餓時、需要提高注意力時少量吃糖,也有好處。
如果希望在甜食和健康之間找到平衡,最好適量食用以下幾種糖:
紅糖含有較多的鐵、鈣、鉀、鎂等礦物質(zhì),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而且有利于人體內(nèi)酸堿平衡。
低聚糖熱量低,具有“調(diào)整生態(tài)平衡”的作用,有的被稱為“雙歧因子”,能促進體內(nèi)有益菌的生長,抑制腸道致病菌和腐敗菌繁殖。
糖醇類包括木糖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麥芽糖醇等,甜度略低于白糖,能量低、不會引起齲齒、不升高血糖。但每天的食用量應不超過20 g,因為它們會促進腸道蠕動,過量食用能引起輕度腹瀉。
糖果產(chǎn)品主要有四大類:奶糖、硬糖、軟糖和酥糖。
奶糖:是糖果市場基數(shù)最大的糖果品項,幾乎所有的糖果企業(yè)都生產(chǎn)奶糖產(chǎn)品。奶糖是一種結(jié)構比較疏松的半軟性糖果。耐咀嚼,口感柔軟細膩。奶糖以含有大量奶品而得名,這類糖的主要特點是具有奶的獨特芳香,又稱為焦香糖果。奶糖的外形多為圓柱形,也有長方形和方形。色澤多為乳白或微黃色。奶糖的平均含水量為5%~8%,還原糖含量在14%~25%之間。奶糖中含脂肪量較多,多吃后不易消化,而且影響食欲,不利于嬰兒的生長發(fā)育。
硬糖:是中國糖果業(yè)中最古老的品種,其中水果硬糖更是以價廉物美深受消費者的喜愛。硬糖是經(jīng)高溫熬煮而成的糖果。干固物含量很高,約在97%以上。糖體堅硬而脆,故稱為硬糖。屬于無定形非晶體結(jié)構。比重在1.4 - 1.5之間,還原糖含量范圍10%~18%。入口溶化慢,耐咀嚼,糖體有透明的、半透明的和不透明的,也有拉制成絲光狀的。
軟糖:適合各年齡段的消費者,其奇特的造型和鮮艷的顏色更容易吸引兒童和青少年的目光。軟糖是一種柔軟和微存彈性的糖果,有透明的和半透明的。軟糖的含水量較高,一般為10%~20%。絕大多數(shù)軟糖都制成水果味型的,也有一部分制成奶味和清涼味型的,其外形隨成型工藝不同分為長方形或不規(guī)則形。專家建議:不主張兩歲以下的兒童吃軟糖,因其易卡在咽喉或氣管里給兒童帶來致命危險。
酥糖:是一種傳統(tǒng)的春節(jié)應時品種,以其滿口生香、細膩松爽的特點深受老年人的歡迎。
消費者在選購糖果時應從感觀上引起注意。特別要提醒青少年,選擇糖果不能只圖好看、好玩,那些包裝上沒有明確的廠名、廠址和成分說明,顏色異常鮮艷的糖果最好不要購買。一般來說,鑒別糖果可注意以下6點:
外觀:好的糖果色澤鮮明均勻,光潔平整,無裂紋,無殘缺,無粘結(jié),無雜質(zhì),透明度好;而劣質(zhì)糖果色澤灰暗,有斑點。
狀態(tài):好的糖果包裝完整,硬糖應堅硬而有脆性;軟糖應柔軟而有彈性,夾心糖應不露餡。所有糖果均應不黏牙、不粘紙。如果有發(fā)砂的情況,不宜購買。發(fā)砂是糖果中蔗糖溶化后重新結(jié)晶的現(xiàn)象。嚴重的發(fā)砂,使糖果成為松脆易碎的砂塊。
氣味:好的糖果具有純凈香味。每一種糖果都有獨自的香味,如果某種糖果失去了它本身固有的香味,則這種糖果就起了質(zhì)的變化,消費者不宜選購。
滋味:好的糖果甜味和順、適中,無其他異味。乳脂糖、蛋白糖和巧克力糖應口感細膩。而劣質(zhì)糖果有焦苦味及其他不良滋味。
包裝:品質(zhì)優(yōu)良的糖果,包裝紙防潮性好,商標圖案、糖名、廠名清楚,糖果包裝嚴實、緊密、整齊,無破裂松散現(xiàn)象,高級糖果有幾層包裝,包裝精美。普通糖果的包裝一般,只有一層包裝,有的包裝紙上甚至沒有廠名,質(zhì)量很差。
粒數(shù):正規(guī)廠家生產(chǎn)的糖果,每千克都有一定的粒數(shù),大小均勻。每千克100粒(塊)以下的,允許差數(shù)2粒;100-200 粒的,允許差數(shù)4粒;200粒以上的,允許差數(shù)6粒。如果購買的糖果粒數(shù)不符合上述數(shù)值,則其質(zhì)量差,應謹慎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