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薇
摘 要:據(jù)統(tǒng)計,我們今天所使用的人文社科方面的名詞和術語有70%以上來自于日語。但是對于日語借詞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借詞形成的原因,借詞的類型、特點以及對現(xiàn)代漢語的影響,而其對于留學生漢語詞匯學習的影響卻少有涉及。本文在現(xiàn)有對日語借詞的研究的基礎上,運用遷移理論、對比分析理論,對日語借詞在日本留學生漢語詞匯學習中起到的作用進行探究,并提出相應的具體的教學建議,希望能夠在留學生漢語學習過程中提供幫助。
關鍵詞:對外漢語;日語;借詞;對比分析
[中圖分類號]:H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08--02
一、日語借詞的概念
“借詞”,在語言學上,可認為與“外來語”、“借語”同義?!墩Z言與語言學詞典》對“借詞”一詞的定義為“直接從外語引進的詞,或者通過翻譯一個概念或模仿一個概念,取自另一種語言的詞”。學者王立達提出的日語借詞的判定標準為“所謂的日語借詞即是某一漢字序列與西方新概念的結合是假借日本人之手首先完成,并且為漢語所借用的那些詞”。本文為區(qū)分來自其他語言的外來語,將漢語由日語引入的借詞,統(tǒng)稱為“日語借詞”。
二、日語借詞的分類
(一)音譯日語借詞
日語詞匯一般是用平假名或片假名書寫的,所謂音譯,就是漢語根據(jù)日語詞匯原有的讀音用發(fā)音相似的漢字表示出來。這種類型的日語借詞例如“卡哇伊”( かわいい可愛的)、 “一級棒”(いちばん)、“榻榻米”(たたみ)、“歐巴?!保à肖丹螅┑?。這種類型的日語借詞從總體上來看數(shù)量較少。
(二)意譯日語借詞
就是用適當?shù)臐h語來表示那些使用假名書寫的日語詞匯的意義。這一類型的日語借詞有:“醬湯”(味噌汁)、“生魚片”(刺身)、“關東煮”(おでん)、“黃金周”(ゴウルウデンウェク)、“便利店”(コンビニ)、“清酒”(お酒)等。
(三)借形日語借詞
有些日語詞匯本身就是用漢字書寫的,基本照原樣轉寫漢字的原形,但以日語的讀音為準,這就是借形借詞。借形借詞在日語借詞中屬于數(shù)量最多的一個類型,這類借詞有:“人氣”(人気)、“電腦”(電脳)、“知性”(知性)、“攻略”(攻略)、“景氣”(景気)、“不動產”(不動産)、物語(物語)、地下鐵(地下鉄)等。
三、日語借詞對留學生漢語詞匯學習的影響
(一)音譯日語借詞的影響
日語中的外來語大多來自于英語,且多為音譯外來詞,這一類詞不僅發(fā)音與原詞相近,也基本保留了詞的原義。地名、人名以及大多數(shù)的名詞都屬于這一類借詞。
1.積極影響
此類借詞基本借用日語原詞的發(fā)音,例如:“馬來西亞”一詞,日語原詞發(fā)音為“マレーシア”;“馬克思”的日語原詞發(fā)音為“マルクス”。此類日語借詞借用日語原詞的發(fā)音,有利于留學生記憶新詞發(fā)音,對語音學習起到了正遷移的作用。
2.消極影響
(1)同音不同形
這類詞雖然保留了日語語音,但進入漢語后,轉而用漢字進行書寫,例如“榻榻米”的日語原詞為“畳”,相近的讀音便于學習者建立日語原詞和漢語詞匯的聯(lián)系,但日語原詞本身的書寫形式又會對留學生漢語詞匯的學習產生干擾。例如,有些學生在書寫“日產”的時候,會寫成“日産”。因此,建立日語發(fā)音與漢字書寫形式之間的聯(lián)系就成為學習此類借詞時的難點。
(二)意譯日語借詞的影響
1.積極影響
(1)意義相同或相近
此類借詞與相應的漢語詞匯之間有著相同或相近的意義,例如漢語詞匯“校園節(jié)”,在日語中為“學園祭”,都是指一年一度的校慶活動。準確的理解日語原詞與對應漢語詞匯的內在含義,從而建立二者之間的對應關系,成為學習此類詞匯的有效方法。
(2)利于初學者標記新詞
由于此類借詞的日語原詞與漢語詞匯之間意義大致相同,所以初學者可以用日語標注漢語詞匯的含義,便于學習者掌握新詞。
2.消極影響
此類借詞的字形和字音較之日語原詞的差別都很大,例如,漢語詞匯“醬湯”在日語中寫作“味噌汁”;漢語詞匯“生魚片”寫作“刺身”。因此,即使有些日語借詞用了漢字的書寫形式,如“刺身”、“味噌汁”、“學園祭”等,也會因為與相對應的漢語詞匯書寫形式相差過大而形成干擾。
(三)借形日語借詞的影響
1.積極影響
(1)字形相同或相近
此類日語借詞的日語原詞就是用漢字書寫的。例如,漢語詞匯“人氣”的日語原詞為“人気”。甚至“壽司”、“文化”的漢語和日語詞寫法是完全相同的。因為此類借詞在轉變成漢語時只是發(fā)音不相同,因此母語為日語的學習者在應對閱讀中出現(xiàn)的借形借詞時具有先天的優(yōu)勢。
(2)意義相關
有些借形借詞不但字形與日語原詞相差無幾,在意義上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例如:日語詞匯與漢語詞匯“賣場”都指較大的出售商品的場所;“壽司”,日語原詞的書寫形式同為“壽司”。這種書寫形式上的相近加之意義上的相關,使得此類借詞掌握起來更為容易。
(3)學習者心理認同度高
此類借詞的漢語詞與日語原詞在書寫形式上的相似度高,從學生學習的心理角度來看,接受起來較為容易。
2.消極影響
(1)字音差別大
此類借詞雖與日語原詞的字形相似度高,但在字音方面卻有很大差異。例如,漢語詞匯“記錄”為雙音節(jié)詞,但日語原詞“記録”有三個音節(jié)。因此,對此類漢語新詞的發(fā)音的掌握也成為語言學習者學習此類詞匯時的難點。
(2)同形不同義
此類借詞雖然與日語原詞同形,但未必與同形的日語原詞同義。有些詞匯意義相關,有些卻差別很大。
例如:日語詞匯“寫真”意義為“照片”,但漢語詞匯中的“寫真”指明星或名人的照片集;又如日語詞匯“新人類”指新人或新出現(xiàn)的人,漢語中則特指1980年以后出生的年輕人。在學習這些同形不同義的日語借詞時,日語原詞的意義容易對所對應的漢語詞匯意義的學習產生干擾。
四、教學建議
(一)采用對比分析方法,區(qū)分借詞的難度等級
在母語為日語的留學生學習漢語時,若遇到日語借詞,可采用對比分析的方法,并可以根據(jù)不同種類的日語借詞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掌握的難易程度劃分難度等級,從難度等級較低的開始學起,難度逐漸增大。
(二)利用詞綴擴大詞匯量
漢語具有很強的生命力,一定程度體現(xiàn)在漢語強大的構詞能力上。隨著日語借詞被大量引進漢語,日語中的一些構詞法也被引進漢語語法。例如,常見的“~中”,如:“會議中”、“進行中”、“使用中”、“思考中”,表示“正在進行中”的含意。此類源于日語的詞綴還有:“超~”(超~:超薄、超人氣、超大型、超火爆等)、“~熱”(~熱:漢語熱、旅游熱、減肥熱等)、“~風”(~風:吃喝風、攀比風等)、“~化”(年輕化、現(xiàn)代化、國際化等)。在學習此類源自日語的詞綴時,要做到舉一反三,利用構詞能力強的詞綴,擴大學生的漢語詞匯量。
(三)掌握舊詞新義
日語借詞在進入漢語的初期,是按照日語原詞的詞義、詞性和用法使用的,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日語借詞受漢語的影響越來越深,在詞義、詞性和用法上都出現(xiàn)了一些變化。如:“人氣”在日語中的原義是“受人歡迎的”,而在漢語中使用時多出了“人緣”的含義。在學習這類詞時,既要知道它的本意,又要著重掌握其進入漢語后產生的特殊含義。
(四)掌握詞性的變化
有些日語借詞進入漢語以后,詞性發(fā)生了變化。例如,“宅男”在日語中專指那些沉迷動畫、漫畫和電競,因此足不出戶的人。但該詞進入漢語后,產生了動詞含義。例如:“宅在家里”、“宅一天”等。
另外,還有一些名詞性的日語借詞產生了形容詞的詞性。例如,“新干線”在日語中指“高速列車”,而進入漢語后產生了“迅速、高效”的含義,有了“科技新干線”、“教育新干線”等用法。
參考文獻:
[1]王立達.現(xiàn)代漢語中從日語借來的詞匯[J].中國語文,1958(2):90.
[2]竇碩華.日本傳入中國的詞匯[J].日語知識,2005(4):26-27.
[3]史有為.漢語外來詞[J].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4]劉正,高名凱等.漢語外來詞詞典 [M].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4.
[5]趙春光.現(xiàn)代漢語中的日源外來詞考察[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1.5.
[6]黃鶯.論日語借詞對現(xiàn)代漢語及日語教學的影響[J].寧波大學學報,2011.1.
[7]王彬彬.《隔在中之間的日本——現(xiàn)代漢語中的日與外來語問題》,上海文學出版社,1998年71—80.
[8]周剛,吳悅.二十年來新流行的日源外來詞 [J].漢語學習,2003(5).
[9]劉正,高名凱等.漢語外來詞詞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4.
[10]葛本儀.現(xiàn)代漢語詞匯學[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