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麗
(泰山醫(yī)學院附屬新泰醫(yī)院,山東 新泰 271200)
?
骨外科截肢病人的心理護理體會*
張麗
(泰山醫(yī)學院附屬新泰醫(yī)院,山東 新泰271200)
摘要:目的探討截肢患者心理護理的重要性。截肢是骨骼肌肉與軟組織廣泛損傷無法修復或有嚴重無法控制感染,危及生命時,經(jīng)骨或關節(jié)將肢體截除的外科手段。截肢給病人帶來生活上的不便和精神上的打擊,讓病人十分痛苦,難以接受。其中很多病人因為截肢,失去生活的自理能力,造成嚴重的心理障礙。方法在對26例截肢病人的護理過程中,運用心理學方法,針對病人術前、術后、康復期等不同時期的心理異常進行分析及輔導,改變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行為。結果根據(jù)患者的心理特征,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行為指導,逐步減輕截肢患者的心理壓力。結論通過手術治療和良好的心理護理能使病人積極配合,對減少各種并發(fā)癥,恢復自理能力,提高生存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骨外科;截肢;心理護理
2012年6月~2014年4月,我們對26例截肢患者,在護理上實行從整體出發(fā),有針對性的對病人進行心理護理,幫助病人建立重新生活的信心,取得滿意的效果,現(xiàn)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26例,男20例,女6例,年齡18~53歲。致傷原因:車禍傷16例,墜落傷5例,機械創(chuàng)傷4例,電擊傷1例,損傷肢體包括:上肢4例,下肢22例,其中高位截肢4例,通過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病人情緒穩(wěn)定、樂觀積極配合治療,均康復出院。
2術前心理護理
2.1受傷病人初期表現(xiàn)為悲觀、痛苦甚至絕望,面對肢體嚴重毀損缺失,大部分病人不能接受,手術之前提供有關信息,讓病人了解并理解截肢手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截肢治療是保證患者康復的必要方法,解除患者的疑慮,讓患者有充分的心理承受能力,接受此治療方法。
2.2做好手術之前的探訪,工作人員要明確宣教手術的注意事項和相關的治療方案,指明手術治療的利弊得失,讓患者家屬意識到手術治療的必要性,講明術中術后可能發(fā)生的并發(fā)癥,并講明如何避免。
2.3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溝通的目的是使患者充分信任護士,并主動進行臨床交流,護士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特點、背景、個性、愛好以及家庭關系等情況,護理人員注意自身素質,衣著樸素,端莊,態(tài)度親切溫和,讓患者感受到來源于醫(yī)院的親情和關愛,使其信任護士,提高依從性。
2.4介紹一些傷殘人士身殘志堅的事跡以作鼓勵,讓他們恢復自信,正視現(xiàn)實并接受現(xiàn)實。
3術后心理護理
3.1術后患肢殘端出現(xiàn)滲液、滲血、劇痛等等,病人一般缺乏認知,手術后相當一段時間內已經(jīng)切除的肢體依然存在著一種虛幻的感覺,稱為幻肢覺,病人容易出現(xiàn)煩躁不安,耐受力低,當病人感到患肢痛時,可采用意念想象法,護士與家屬一起給病人講述一些有趣,幽默的故事,誘導病人想象比較愉快的心境,根據(jù)病情鼓勵病人從事有趣的活動或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使其注意力轉移,積極的功能鍛煉與適當?shù)陌凳菊Z言常常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3.2患者家屬和社會的支持,護理人員要和患者的家屬進行溝通,讓其對患者做好思想工作,還可調動其他康復期的截肢病人,現(xiàn)身說教,交換心得,使病人始終保持樂觀健康的情緒,避免有寂寞、失落感。
3.3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健康教育,術后肢體殘端可適當墊高,以防局部出血與腫脹,術后2~3天觀察切口有無感染,預防并發(fā)癥,繼發(fā)出血是截肢病人最危險的并發(fā)癥,術后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床旁常備止血帶,對嚴重感染的殘端要高度警惕。飲食給予高蛋白、高營養(yǎng)、易消化的飲食,多吃水果、蔬菜及粗纖維的食物,鼓勵病人進食,以促進殘端盡快愈合。了解病人的心理動態(tài),加強宣教,介紹一些有關截肢的基本知識,鼓勵病人講出自己關心的問題。
3.4加強巡視病房,保持病房環(huán)境舒適整潔,有利于病人的休息和睡眠。減少疼痛的刺激,集中進行治療、檢查、護理等工作,動作輕柔準確,操作時給予協(xié)助、支托,保持肢體在功能位。
4康復期的心理護理
4.1指導病人正確功能鍛煉,病人盡早床上坐起或下床進行殘肢主動活動,上肢殘肢1~2天開始鍛煉,下肢2~3天以后練習坐起,術后一周開始拄拐走路,在不引起疼痛的情況下,進行髖關節(jié)屈、伸、外展、內收等活動,動作要緩慢、輕柔,循序漸進。
4.2康復期病人因害怕疼痛,鍛煉動作不積極,不懂正確的鍛煉方法,怕麻煩人,再者由于肢體殘缺,自我形象改變,羞于見人,造成其對鍛煉認識重要性不足存在不安、焦慮心理。護士應熱情耐心講解,解除其顧慮,說明殘肢訓練的重要性在于改善全身狀態(tài),增強肌力,提高關節(jié)活動度,有利于裝配假肢后更好的發(fā)揮代償功能。做好裝配假肢方面的知識介紹,幫忙聯(lián)系制作假肢的技術人員,為病人早日配上合適的假肢,指導病人通過艱苦訓練,充分發(fā)揮假肢的功能,補償喪失的功能,使病人在身體上、心理上、社會上、人格上獲得真正 的痊愈。
5患者主要心理分析
5.1悲觀失望,表現(xiàn)為沉默寡言、自暴自棄、對任何事物不感興趣、失望孤僻、甚至產(chǎn)生輕生念頭。此階段的病人對突如其來的殘疾事實無法接受,對待此階段的病人,要做到坦率、誠實、支持、理解,要注意談話技巧,根據(jù)患者的文化程度給予心理疏導,同時介紹醫(yī)學的發(fā)展前景,使患者看到希望。
5.2恐懼心理
由于突發(fā)事件,病人毫無心理準備,加上截肢的殘酷事實,,患者易出現(xiàn)嚴重的心理刺激,產(chǎn)生較大的心理壓力,反應過強者多見于文化層次較高的中青年人,從事體力勞動的病人,性格內向的病人,擔心身體的殘疾和缺陷,對今后的生活、工作、婚姻、家庭的影響,認為自己是個廢人,已無生存價值,產(chǎn)生恐懼心理,因而在護理此類病人時,應給予同情、尊重、安慰,允許他們適當?shù)陌l(fā)泄自己的情感,并配合單位和親屬,幫助他們選擇合適的謀生手段和生活方式,讓他們恢復自信、正視現(xiàn)實并接受現(xiàn)實。
5.3依賴心理
由于突發(fā)事件,瞬間改變了患者的生活方式,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病人生活自理能力受到限制,軀體移動障礙,使病人產(chǎn)生依賴心理,對待有心理依賴的患者,應在心理上積極疏導,幫助病人去適應,恢復自信心,在思想上變消極為積極,在行動上變被動為主動。護理人員可以介紹一些殘疾人事例及有關的康復知識,使患者正確認識和科學評估自己的傷殘程度,樹立力所能及的生活目標,通過作業(yè)療法,重新建立患者的自信心。
6體會
截肢多為突發(fā)事件,截肢術后患者身體都有不同程度的殘疾和隨之而來的心理障礙,最終都將影響患者今后的生活,所以在對患者進行截肢治療中心理護理尤為重要,對患者的心理護理要在術前和術后都進行,還要針對不同年齡、文化層次、家庭現(xiàn)狀、個性特征及經(jīng)濟情況等分別做好各個階段的心理護理,使患者能積極有效的進行康復訓練,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柯陽芳,鄧月興.截肢病人的心理護理[J].全科護理,2008,10(6):520-521.
[2] 翟潔婷.外傷后截肢60例系統(tǒng)心理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6):108.
[3] 譚翠娥.截肢病人的心理分析與護理對策[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0,17(2):100.
(收稿日期2015-11-13)
doi:10.3969/j.issn.1004-7115.2016.02.055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115(2016)02-0235-02
*作者簡介:張麗(1969—),女,山東新泰人,主管護師,現(xiàn)從事臨床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