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無糧倉’精神永傳承”系列報道之十三 絕不言悔的糧食保管員
山西曲沃國家糧食儲備庫 高紅娟 全國糧食系統(tǒng)傳承“四無糧倉”精神先進個人
身高不足1.5米,體重僅43公斤,看似一個弱不禁風的女子,卻有著驚人的毅力和使不完的勁。高紅娟到山西曲沃國家糧食儲備庫工作以來,一直從事糧食保管工作,被大家譽為“鐵姑娘”,獲得過多項榮譽稱號。她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也沒有超人的舉動,可她在平凡的保管員崗位上,默默地、腳踏實地把自己份內的工作做實做好,受到了全庫干部職工的尊敬。
工作以來,高紅娟始終堅持學習不松、實踐不停。一方面,她認真學習糧食保管、科學保糧知識,不斷提升理論業(yè)務技能,并積極參加省、市糧食部門舉辦的各類培訓班,不斷錘煉自身素質和業(yè)務能力。同時,她時刻忘我學習,積極向身邊同志請教,尤其是在測溫、檢查糧情、感觀檢驗中,有時一學就是一天,經(jīng)常一個人在庫房里反復操作。功夫不負有心人,現(xiàn)在的高紅娟成了所有保管員中的佼佼者。另一方面,她注重實踐,能夠在具體操作流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吸取經(jīng)驗、提升能力。去年,庫里安裝了無線測溫系統(tǒng),雖然庫房比較多,比較分散,為了解相關操作技能,她堅持一個一個試,一個一個學。尤其是在刮風下雨打雷之后,許多庫房的測溫系統(tǒng)容易出現(xiàn)故障,她挨個跑去檢查維修,有時要跑好幾個來回才能修好,常常手上都是傷,腳上也磨起了泡。每次檢查、維修完之后,她仍不去休息,而是立即去總結、思考,整理各類問題。
越是面臨艱苦生活,越要堅定自己人生選擇,越要堅定自己的意志。高紅娟說:“既然我選擇了當糧食保管員,就絕不后悔,要干就干到最好,不能得過且過,無所作為?!奔Z庫工資偏低,有上崗證的保管員寥寥無幾,高紅娟一個人負責保管的糧食有1萬噸,而且分散在24個庫內,工作量相當大。由于保管員人手少,庫里雜活多,如釘倉板、油布,平整糧面,打掃衛(wèi)生等,她都利用業(yè)余時間自己干。她家在農村,每天都要步行七八公里路程往返上下班。最近這幾年,糧食輪換任務大,她堅持工作在第一線。夏日炎炎中,高紅娟一站就是一天,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2012年5月,正值輪換高峰,突然她得了腎炎,被送進了醫(yī)院。為了確保她所管庫房入庫小麥數(shù)量準確、質量合格,她僅住了兩天院就辦了出院手續(xù),回到了工作崗位,晚上打點滴,白天干活。當年,糧庫提前兩個月完成了輪換任務。
2015年,單位新增了儲備糧,實行包倉制,高紅娟又義無反顧地承擔了新增儲備糧的管理。她常常說:“多干點就相當于運動,生命在于運動,勞動者最光榮。”
自參加工作以來,高紅娟既充分發(fā)揮好傳幫帶作用,同時又善于團結同志,認真做好各項服務工作。由于認真學習,她掌握了一手保管員的業(yè)務技能,分倉保管賬、熏蒸記錄、儲糧卡、糧情記錄她都做得井井有條,一目了然,是單位出了名的業(yè)務能手,但她從不把學到的知識保留。庫里每年都有調進的新保管員,她總是把科學保糧的知識手把手地傳授給新同事。只要有新保管員找她幫忙,她絕無二話,從來不計較得失,新同事都親切地喚她高大姐。有人說她傻,她總是笑笑說,吃虧是福,有舍就有得。
高紅娟對自己始終嚴要求、嚴約束,十幾年來,從沒有發(fā)生過一起違紀事件,沒有給單位造成一點損失。2010年,糧庫實行出入庫糧食由保管員一竿子插到底的管理辦法,收糧期間,村子里有人想通過她以次充好,走后門賣個好價錢,被她堅決拒絕了。雖然得罪了人,但高紅娟換來了更多人的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