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華偉,趙永前,張敬峰,茅愛華,張曉曦(江蘇省農業(yè)科學院獸醫(yī)研究所,農業(yè)部獸用生物制品工程技術重點實驗室,江蘇省農科院動物疫病診斷檢測中心,江蘇 南京 210014)
?
豬偽狂犬病的凈化策略
孫華偉,趙永前,張敬峰,茅愛華,張曉曦
(江蘇省農業(yè)科學院獸醫(yī)研究所,農業(yè)部獸用生物制品工程技術重點實驗室,江蘇省農科院動物疫病診斷檢測中心,江蘇 南京 210014)
摘 要:鑒于2012年后豬偽狂犬病在國內的流行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其是引起目前生長豬群發(fā)生呼吸道疾病綜合征和母豬發(fā)生流產的主要病原,1986年Vanoirschot首先建立了針對gE的阻斷ELISA方法,該方法自建立起,已經在全世界得到了廣泛應用,且過去幾十年,世界上一些主要偽狂犬病流行國家相繼啟動了根除計劃并已取得了成功。目前豬偽狂犬病的凈化已被列入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guī)劃(2012-2020年)。江蘇省農業(yè)科學院動物疫病診斷檢測中心在借鑒國外偽狂犬病凈化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進行了江蘇省目前養(yǎng)豬條件下種豬場豬偽狂犬病凈化策略的研究,通過一年多的實踐發(fā)現(xiàn)“免疫→檢測→淘汰→補充陰性后備豬→免疫→檢測→淘汰”的凈化措施是切實可行的,江蘇省的2家規(guī)模種豬場在實施豬偽狂犬病的根除計劃后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豬偽狂犬??;免疫;檢測;淘汰;凈化
豬偽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偽狂犬病毒(PRV)感染引起的以發(fā)熱、腦脊髓炎為典型癥狀,且嚴重危害全球養(yǎng)豬業(yè)的一類傳染病[1],據(jù)中國期刊網從1990年到2000年10年間收錄的文獻,該病的報道僅為166篇,2001年到2011年10年間該病的文獻報道為1 165篇,但2012年到2015年3年間該病的文獻報道就多達783篇。其涉及范圍包括了我國大部分省市,且大多數(shù)為該病的診斷與治療及流行病學方面的文獻,表明2012年后該病發(fā)病多、范圍廣,對養(yǎng)豬業(yè)危害十分巨大。目前,豬偽狂犬病已被列入《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guī)劃》(2012-2020年)重點優(yōu)先防治的疫病,其控制目標是:到2015年原種豬場達到凈化標準,到2020年全國所有種豬場達到凈化標準。因此,如何對規(guī)模化豬場豬偽狂犬病凈化工作的要求和按期實現(xiàn)凈化相關目標,是獸醫(yī)科技工作者和種豬場經營管理工作者需要共同應對的一個重要任務[2]。結合國外的研究經驗和本中心的相關研究,探索江蘇省目前養(yǎng)豬條件下種豬場偽狂犬病凈化的實施方案,為江蘇省乃至全國偽狂犬病的凈化提供科學參考。
1.1 凈化的前提
豬場使用的偽狂犬病疫苗為gE缺失疫苗,目前市場流通的Bartha-k61株即為gE基因缺失疫苗。
1.2 疫苗免疫
種豬群:對繁殖種豬群每年進行3次免疫,也可根據(jù)疫苗免疫后抗體跟蹤監(jiān)測情況確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后備豬群:后備豬在進入繁殖種豬群前進行2次PRV-gE基因缺失疫苗的免疫,中間間隔4周。
育肥豬群:在10周齡和14周齡進行2次免疫,對于種豬群PRV-gE陽性豬場,在其仔豬出生3 d內(最好在出生當天)增加滴鼻免疫。
1.3 檢測
對全部繁殖種豬逐頭進行PRV-gE的抗體檢測。
1.4 處理措施
1)PRV-gE抗體陽性率≤10%的種豬群建議一次性淘汰所有陽性種豬,每個季度篩選一次;同時保證新引入的后備母豬和種公豬PRV-gE抗體為陰性,一般1年后可見效。
2)PRV-gE抗體陽性率>10%的種豬群保證新引入的后備母豬和種公豬PRV-gE抗體為陰性;對全部種豬群按程序進行免疫;每個季度抽樣監(jiān)控PRV-gE抗體陽性率,防止感染擴大;當PRV-gE抗體陽性率降至10%左右時,一次性淘汰所有陽性豬;3年后可見效。
3)后備豬
對所有后備豬在進入繁殖豬群前進行PRV-gE的抗體檢測,只要檢出陽性,不論其他性狀如何,即予以淘汰。見圖1。
圖1 PRV野毒凈化方案簡圖
表1 豬場采樣數(shù)推薦表
2.1 公豬
最重要的感染源是公豬,要凈化PR,必須首先確保淘汰所有陽性公豬,引入陰性公豬(公豬群絕對不能有任何的陽性個體)。
2.2 管理環(huán)節(jié)
豬群免疫時必須做到一頭豬一個針頭,避免由于針頭傳播。
2.3 返飼注意事項
腹瀉返飼或后備豬馴化的組織病料必須為PRV陰性。
野毒清除方案執(zhí)行后,每年引進的后備公豬、母豬每頭都進行gE檢測,確保gE抗體陰性;每4個月進行群體抽樣檢測,公豬全部采樣,母豬和生長豬采樣數(shù)按如下公式進行計算:
μ=[1-(1-a)1/D]×[N-(D-1)/2]
注:μ=樣本采樣數(shù),a=置信區(qū)間,D=估測陽性個數(shù),N=樣本數(shù)。
一般根據(jù)95%的置信水平,具體推薦采樣數(shù)見表1。
根據(jù)PRV-gE抗體檢測結果,繼續(xù)執(zhí)行上述凈化方案,并且所有被感染的繁殖種豬一經檢出即予淘汰。最后是監(jiān)測階段,即無偽狂犬病階段,將停止免疫程序。
4.1 案例1
江蘇省宿遷市某存欄320頭生產母豬的規(guī)模化種豬場在2014年3月份第1次對全群生產母豬進行PRV-gE抗體檢測時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有17頭母豬為PRV-gE陽性,抗體陽性率為5.31%,屬于種豬群PRV-gE≤10%的情況,遂將上述17頭PRV-gE抗體陽性種豬進行一次性淘汰處理,對新生仔豬在初生當天進行某進口偽狂犬gE基因缺失疫苗的滴鼻免疫,并根據(jù)生長豬PRV-gB抗體的檢測結果,在10周齡和14周齡分別進行一次某進口偽狂犬gE基因缺失疫苗的頸部肌注免疫,同時在后備豬進入生產母豬群前進行PRV-gE抗體檢測,保證新引入的后備母豬和種公豬PRV-gE抗體為陰性,每個季度篩選1次。1年后,該豬場實現(xiàn)了偽狂犬病的凈化,該豬場銷售的50 kg的二元種豬由凈化前的1 600元/頭提高至1 800元/頭,全年的種豬銷售利潤增加50萬元以上,而上述一年的檢測費用不到5萬元,即成功實施豬偽狂犬根除計劃的效益/成本比>10∶1,這意味著在成功的根除計劃中每投入1元將會增加10元以上的效益。同時增加了該種豬場的潛在市場競爭力。
4.1 案例2
江蘇省淮安市某存欄205頭生產母豬的規(guī)模種豬場在2014年4月份第1次對全群生產母豬進行PRV-gE抗體檢測時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有113頭母豬為PRV-gE抗體陽性,抗體陽性率為55.1%,屬于種豬群PRV-gE>10%的情況,由于種豬群PRV-gE抗體陽性太高,遂在后備豬進入生產母豬群前進行PRV-gE抗體檢測,保證新引入的后備母豬和種公豬PRV-gE抗體為陰性,逐漸用補充的PRV-gE抗體陰性后備豬去替換生產成績較差的PRV-gE抗體陽性經產母豬,同時對新生仔豬在初生當天進行某進口偽狂犬gE基因缺失疫苗的滴鼻免疫,并根據(jù)生長豬PRV-gB抗體的檢測結果,在10周齡和14周齡分別進行一次某進口偽狂犬gE基因缺失疫苗的頸部肌注免疫,1年后,該豬場種豬群的PRV-gE抗體陽性率由55.1%降低至35.6%,降低了19.5%。同時該豬場仔豬從出生至75日齡時的育成率由根除計劃實施前的88.7%提高至92.6%,即從仔豬出生至75日齡時的育成率提高了3.9%,效益/成本比>2∶1。這意味著即使在尚未成功的根除計劃中每投入1元也會增加2元以上的效益。
4.3 偽狂犬病高發(fā)的原因分析
1)引種時不進行檢測
當前成熟的實驗室檢測手段由于種種原因不能廣泛推廣到生產實踐,使得檢測技術理論與生產相脫節(jié),常常造成診斷延誤,最終使得豬場偽狂犬病的繼續(xù)流行。2014年6月初,農業(yè)部種豬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廣州)發(fā)布消息稱,對2014年2月18日中心收測(總第37期)種豬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顯示部分種群被發(fā)現(xiàn)感染了偽狂犬病野毒,因此,第37屆養(yǎng)豬產業(yè)博覽會(廣州)的種豬拍賣和投標活動臨時取消,這一事例說明部分種豬場,甚至原種場感染了偽狂犬病野毒,而且沒有做好凈化工作,源頭帶毒是目前豬偽狂犬病高發(fā)的重要原因之一[3]。
2)免疫程序不合理
曾強報道,仔豬30日齡時獲得母源抗體合格率為93.3%以上,且母源抗體可以維持到60日齡[4]。周小兵等報道,豬偽狂犬母源抗體在65~75日齡之間下降到最低[5]。劉明亞等報道,出生仔豬豬偽狂犬抗體水平較高,并呈緩慢下降趨勢,45日齡進行豬偽狂犬疫苗免疫,豬偽狂犬抗體呈加速下降趨勢[6]。童光志認為,母源抗體的半衰期應該在15 d左右[7]。在本中心日常的臨床門診中發(fā)現(xiàn)部分豬場在仔豬4~5周齡就進行豬偽狂犬疫苗的肌注免疫,也許這正是目前豬偽狂犬疫苗免疫失敗的主要原因。
3)病毒發(fā)生變異
趙鴻遠等(2014)報道豬偽狂犬病毒變異株均在gE蛋白的第48位和第492位各存在1個天冬氨酸的插入;該插入突變可以作為鑒定PRV變異株的分子特征,其生物學意義有待于進一步研究[8]。此外,Yu等也發(fā)現(xiàn),2012年北京、山東及河北分離的PRV株在蛋白這2個位點附近也各存在1個氨基酸的插入[9]。攻毒保護試驗顯示傳統(tǒng)疫苗毒株對新分離毒株的免疫保護能力有所下降,但在生產實踐中發(fā)現(xiàn)當前使用的豬偽狂犬病疫苗對豬偽狂犬強毒株依然有一定保護[10]。
4.4 豬偽狂犬病凈化的思考
豬群的健康狀況是豬場能否持續(xù)經營的關鍵,也是決定豬場生產成本的主要因素,近年來,尤其是2012年以后豬偽狂犬病給我國的養(yǎng)豬業(yè)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有計劃地開展豬偽狂犬病的凈化對于提高規(guī)?;i場的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11]。根據(jù)以上實踐得出結論:“免疫→檢測→淘汰→補充陰性后備豬→免疫→檢測→淘汰”的凈化措施是切實可行的,為江蘇省乃至全國規(guī)模種豬場實施豬偽狂犬病控制和凈化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和技術支撐。
參考文獻
[1] 斯勞特.豬病學[M].趙德明,譯.北京:中國農業(yè)大學出版社,2000.
[2] 李達,馬萍,湯德元,等.規(guī)?;i場豬瘟和偽狂大病的凈化方案[J].畜牧與獸醫(yī),2015,47(7):119-123.
[3] 歐偉業(yè).豬偽狂犬病高發(fā)的原因及防制措施[J].今日養(yǎng)豬業(yè),2014(8):34-38.
[4] 曾強.規(guī)?;i場PRV感染檢測與免疫防制研究[D].廣州:華南農業(yè)大學,2006.
[5] 周小兵,吳桂鋒,顧愛民,等.商品豬不同日齡偽狂犬(野毒)抗體跟蹤的體會[J].今日養(yǎng)豬業(yè),2008(4):27-28.
[6] 劉明亞,陳聞,李玉峰.豬瘟和偽狂犬抗體水平對疫苗免疫的影響[J].畜牧與獸醫(yī),2010,42(2):68-70.
[7] 童光志.仔豬的免疫[J].國外獸醫(yī)學:畜禽傳染病,1993,13(8):30-32.
[8] 趙鴻遠,彭金美,安同慶,等.豬偽狂犬病病毒變異株的分離鑒定及其gE基因的分子特征[J].中國預防獸醫(yī)學報,2014,36(7):506-509.
[9] YU XIU-LING,ZHOU ZHI,HU DONG-MEI,et al.Pathogenic Pseudorabies Virus,China,2012[J]. Emerg Infect Dis,2014,20:l02-104.
[10] 郭小參,杜根成,徐祥臣,等.免疫后仔豬發(fā)生偽狂犬病的診治探討[J].今日養(yǎng)豬業(yè),2014(10):39-41.
[11] 孫圣福,陳靜,馬慧玲,等.不同日齡豬偽狂犬抗體跟蹤監(jiān)測與分析[J].中國畜牧獸醫(yī),2011,38(4):232-234.
收稿日期:(2016-01-06)
作者簡介:孫華偉(1981- ),男,江蘇南京人,碩士,助理研究員,執(zhí)業(yè)獸醫(yī)師,主要從事豬病的臨床診斷及重大疾病流行規(guī)律、診斷、監(jiān)測和控制技術研究。E-mail:sunhuawei66@163.com
基金項目:江蘇省農業(yè)科技自主創(chuàng)新資金【編號:CX(13)3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