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江山,余生明,吳玉霞,常永義(.甘肅農業(yè)大學園藝學院,蘭州 730070;.敦煌市林業(yè)技術推廣中心,甘肅酒泉 73600)
?
敦煌市夏黑葡萄設施促早優(yōu)質豐產栽培技術
楊江山1,余生明2,吳玉霞1,常永義1
(1.甘肅農業(yè)大學園藝學院,蘭州 730070;2.敦煌市林業(yè)技術推廣中心,甘肅酒泉 736200)
摘 要:結合敦煌市氣候特點,從日光溫室園地選擇、苗木定植、溫濕度管理、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優(yōu)質花果管理和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等方面,系統(tǒng)總結了夏黑葡萄設施促早優(yōu)質豐產無公害栽培技術,為農民和同類地區(qū)發(fā)展設施促早栽培葡萄產業(yè)提供技術指導。
關鍵詞:敦煌;夏黑葡萄;設施促早;栽培技術
敦煌市位于甘肅省河西走廊最西端,沙漠戈壁,夏季炎熱,光熱時間充足,晝夜溫差大,干旱少雨,沙質土壤,是發(fā)展葡萄產業(yè)的理想?yún)^(qū)域,近年已成為敦煌農業(yè)經濟發(fā)展中的第一主導產業(yè)。2014年敦煌的葡萄種植面積達到9333 hm2,總產量將達到13萬 t,年產值7.3億元,種植戶人均純收入達到7800元。近年來,敦煌市在大力發(fā)展露地中晚熟葡萄的基礎上,順應市場需求,早中晚熟品種搭配,積極引進篩選早熟葡萄新品種,利用日光溫室進行促早栽培,搶占早期葡萄淡季市場,火焰無核、維多利亞和夏黑等品種表現(xiàn)良好,經濟效益顯著?,F(xiàn)將表現(xiàn)優(yōu)良的夏黑葡萄設施促成優(yōu)質豐產栽培技術總結如下,供同類地區(qū)發(fā)展促早栽培葡萄作參考。
日光溫室建造應選擇地勢平坦、背風向陽,東、西、南三面沒有高大遮蔭物的場地。土質以沙壤土為好,具備灌溉條件,交通便利。溫室坐北向南偏西5°,溫室長度60~70 m,后墻高2.3 m,女兒墻高0.8 m,墻體厚度1.5 m,脊高4.04 m,脊角120°,跨度8.5 m,后屋面仰角41°,長1.75 m。增溫保溫效果良好。
選用夏黑一級嫁接苗建園,于4月中下旬地溫穩(wěn)定在12 ℃時開溝定植。若以小棚架栽植,行向以東西向為宜,每棚定植兩行,前行距棚前腳1.5 m,后行距后墻1.5 m,株距0.6 m,行距4.5~5 m。若采用單干雙臂“Y”形和單干單臂“廠”形栽植,行向以南北向為宜,株行距0.8 m×1.8 m。
開挖溝深80 cm、寬80 cm,表土與底土左右分放。備腐熟農家有機肥6000 kg/667m2,過磷酸鈣100 kg/667m2,回填時溝底先墊15 cm左右秸稈,再回填有機肥與表土的混合土,距地表10 cm左右撒施過磷酸鈣,再回填土至與地表平,澆水沉實。5 d后按定植點挖淺坑,中間堆“饅頭”土丘拍實,將葡萄苗木根系舒展在土丘周圍,埋土輕踏,輕提苗,再埋土踩實,最后表土起壟12 cm左右,壟面兩邊高中間地,中間鋪設滴管帶,然后覆膜,及時灌水。結合灌水,施尿素15 kg/667m2。
苗木在栽植前先在清水中浸泡一晝夜,然后用ABT3號生根粉處理,或蘸泥漿處理12 h。定植時對根系進行修剪,促發(fā)新根。埋土高度不能超過嫁接口。
在滿足葡萄自然休眠的情況下,根據(jù)計劃果實的上市日期確定升溫時期。敦煌日光溫室夏黑葡萄冬剪后覆蓋薄膜、草簾,翌年外界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在-7~-5.1 ℃時(元月中下旬)開始逐漸揭簾升溫。升溫前15~20 d也可用石灰氮500 g加溫水2.5 kg,涂抹在葡萄的結果母枝上進行破眠。經石灰氮處理后,葡萄母枝提早20 d左右萌芽,且萌芽整齊,果實能提早成熟上市20~25 d[1]。
揭簾初期的3~5 d內,白天通過揭開部分保溫簾使棚內溫度逐步升至12~13 ℃,待棚內土壤完全解凍后,白天逐漸增加揭簾面積,使溫度逐漸升高到20 ℃,夜間不低于7 ℃。此時應注意,升溫不可過快,應逐步提高。升溫過高過快易導致芽眼早發(fā),地溫不夠,根系沒有開始活動,養(yǎng)分供應不及時,會造成萌芽不齊、花序不良、新梢干死等情況。
萌芽期,約在升溫20 d后開始萌芽。第1周白天溫度控制在10~12 ℃,夜間在5~7 ℃;第2周白天溫度控制在12~15 ℃,夜間在7~10 ℃;第3周白天溫度控制在15~20 ℃,夜間在10~13 ℃;第4周白天溫度控制在20~25 ℃,夜間在13~15 ℃;空氣濕度保持在80%。
新梢生長發(fā)育期,白天溫度控制在20~25 ℃,夜間15~18 ℃左右,濕度控制在70%。
為提高授粉受精率,開花期溫度白天控制在20 ℃左右,夜間15 ℃,濕度保持在60%。
幼果膨大期,白天溫度控制在20~25 ℃,夜間在15~20 ℃,濕度保持在65%以上。
著色期至成熟期,白天溫度控制在20~30 ℃,夜間18~20 ℃,濕度保持在60%[2]。
設施內溫度、濕度和光照的調控主要通過調節(jié)保溫材料的厚度、開閉通風口和灌溉來完成。
4.1 施肥管理
土壤貧瘠地要在漿果采收后結合秋施基肥對土壤進行深翻熟化改良。在距葡萄40 cm處挖50 cm深溝,墊秸稈,將腐熟有機肥6000 kg/667m2,過磷酸鈣100 kg/667m2與園土混合后回填。尿素在萌芽前、伸蔓期、開花前每667 m2分別追施15 kg、10 kg和5 kg;漿果膨大期、果實著色期追施一次復合肥15 kg/667m2和過磷酸鈣15 kg/667m2。在坐果期開始每隔10~15 d噴施0.3%磷酸二氫鉀葉面肥一次。
4.2 水分管理萌芽前灌一次大水;伸蔓期澆足水;開花前適量灌溉;保障花期不缺少;開花期不澆水;花后坐果期適量澆水,忌大水;果實膨大期澆大水,保障葡萄果實充分膨大;著色期至成熟期適量灌溉,少量多次;成熟前偏干旱有利于提高葡萄品質;采收后結合施基肥,灌一次大水,補充土壤缺水,滿足根系生長需求;休眠期灌一次大水,保證休眠期土壤水分供給。灌溉次數(shù)與灌溉量視土質情況和氣候具體條件而定。敦煌一般節(jié)水灌溉量每年240~280 m3/667m2。
主要介紹單干雙臂“Y”形整枝。
夏黑葡萄苗選留1個粗壯主梢,長到1.3 m時摘心,平綁于70 cm高的水平鐵絲上做主蔓。敦煌傳統(tǒng)選留距地面約7 cm處副梢培養(yǎng)成另一側主蔓,現(xiàn)改為距地面約70 cm處選留主蔓,長50 cm時摘心。兩主蔓上萌發(fā)的副梢,頂端副梢留3~5片葉摘心,其余副梢留2片葉摘心。再發(fā)副梢頂端留2葉反復摘心,其余副梢留1葉反復摘心,以便充分利用養(yǎng)分,促進枝蔓健壯生長和花芽分化。冬季修剪時,將副梢全部剪去,樹形培養(yǎng)基本完成。
敦煌有效積溫高,光熱資源充沛,葡萄光合作用強,枝條、芽體成熟快,采收后葉片尚綠,枝條已經充分成熟,因此葡萄結果枝和結果部位較其他地區(qū)低。夏黑葡萄在敦煌花芽分化好,萌芽率高,結果枝率高,夏剪和冬剪以中短截修剪為主。
夏黑葡萄生長勢強,易成枝成花,敦煌地區(qū)結果枝冬剪留3~4節(jié)短截,預備枝剪留2節(jié)短截。枝組修剪注意單枝更新和雙枝更新的應用。
夏剪主要是摘心、去卷須、去副梢。一般結果蔓在果穗以上留4~7葉摘心,抹除花序以下的全部副梢,花序以上的副梢留2片葉摘心,并對副梢進行絕后處理,頂端副梢留3片葉反復摘心;預備蔓留8~10片葉摘心,副梢留2片葉反復摘心,頂端副梢留3片葉反復摘心。疏除密生枝蔓,確保架面通風透光,否則極易造成架面郁閉、遮光嚴重,不利于葡萄著色和成熟。
單干單臂“廠”形只是少了一臂,冬剪和夏剪方法與單干雙臂“Y”形相似。
一個結果枝只留1穗果,弱枝不留果,結合掐穗尖、去副穗、疏穗、整形等技術,單穗留果80粒。開花前對花序噴施0.2%~0.3%硼酸或0.2%硼砂溶液1次,間隔5 d左右再噴施1次,連續(xù)噴2~3次。夏黑葡萄在盛花末期用25 mg/L GA3,花后15 d用25 mg/L GA3加2.5 mg/L吡效?。–PPU)進行蘸穗處理,對增大果粒、提高品質效果明顯[3]。夏黑葡萄自然粒重4 g左右,經赤霉素處理后可達8 g。
幼果膨大結束,果實開始轉色時進行套袋,采用佳田袋、富民袋等開孔的乳白色浸藥果袋效果較好。套袋前噴施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200倍液或50%多菌靈600倍液1次,預防灰霉病發(fā)生。
秋冬季結合冬剪及時清理病蟲果、病蟲枝、病蟲葉等,集中燒毀。
休眠期冬剪后噴施5波美度石硫合劑,萌芽前噴施3波美度石硫合劑。霜霉病發(fā)病前每隔10 d左右噴施1:0.5~0.7:200倍少量式波爾多液1次進行保護。病害發(fā)生后,噴施治療性殺菌劑17%腈菌唑·咪鮮胺水乳劑1000~1500倍液,每次噴藥間隔不超過1周,連續(xù)噴施2~3次。白粉病發(fā)病初期及時噴布800倍甲基托布津或400倍硫磺懸浮劑,15 d后再噴施1次,也可用4%農抗120水劑2000倍液防治[4]?;颐共≡诨ㄇ?0 d至始花期是藥劑防治的關鍵時期,可選擇50%多菌靈800倍、50%速滅靈可濕性粉劑2000~4000倍、25%使百克可濕性粉劑1000倍、80%大生M-45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防治[5]。
螨類害蟲用螨死凈水懸浮劑2000~3000倍液、75%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和齊螨素8000~10000倍液防治;白粉虱用25%撲虱靈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防治,每周噴施1次。
參考文獻
[1] 閆玲魯.夏黑葡萄日光溫室促成栽培技術[J].落葉果樹, 2014 (2): 42-43.
[2] 秦占毅, 任健.甘肅敦煌戈壁荒漠地區(qū)葡萄日光溫室栽培管理技術[J].果樹實用技術與信息, 2013(3): 15-17.
[3] 張娜, 黃建全, 李凱, 等.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夏黑葡萄膨大效果研究[J].河北林業(yè)科技, 2015(1): 7-8.
[4] 雷彩霞.甘肅民樂葡萄主要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J].果樹實用技術與信息, 2016(2): 37-39.
[5] 李國棟, 徐玄.魯西南地區(qū)設施葡萄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J].北方果樹, 2015(4): 25-27.
DOI:10.13414/j.cnki.zwpp.2016.04.007
收稿日期:2016-04-08
基金項目:甘肅省科技計劃項目(1104NKCA079);蘭州市科技計劃資助(2014-2-24);農業(yè)部公益性行業(yè)(農業(yè))科研專項(201203095)
作者簡介:楊江山(1969-),男,教授,博士,主要從事葡萄栽培技術與生理研究和推廣工作。E-mail: yangjs@gs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