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巧云
老年癡呆患者中運用護理干預對改善其生活能力與生活質量的效果分析
●葉巧云
目標:分析護理干預手段對改善老年癡呆患者生活能力與生活質量的效果。方法:研究選取我院在2014年-2016年中的100名老年癡呆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50人。其中,對照組采取傳統(tǒng)的常規(guī)護理手段,而研究組則采取護理干預手段,采集患者護理結束后的康復效果及服務評價。結果:對照組中,老年癡呆患者的MMSE分值和ADL分值具有一定的提升,體現(xiàn)出了傳統(tǒng)護理手段對于老年癡呆患者具有一定的效果。而在研究組中,MMSE分值和ADL分值有明顯的提升,認知水平和生活能力都有較大的提升,體現(xiàn)出護理干預手段對于改善老年癡呆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結論:對于老年癡呆患者而言,護理干預手段能夠對其康復工作起到更好的效果,應該在護理工作中滲透護理干預手段,來達到提升護理效果的目的。
老年癡呆;護理干預;生活質量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發(fā)展,我國老年人口數(shù)量越來越多,這也就導致了老年癡呆患者數(shù)量日益增加,在我國老年人口中占有了4%-5%的比重,已經(jīng)成為了影響我國老人生活質量的最主要因素。老年癡呆是一種腦病性疾病,其臨床表現(xiàn)為:患者的記憶力大大下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并且難以進行自主肢體運動,許多時候會存在精神失常的問題。目前,由于老年癡呆具有較高的復雜性,醫(yī)學領域內(nèi)還缺乏治療的藥物,中西醫(yī)雖然能夠通過多種手段刺激患者的腦細胞,起到一定的緩解效果,但仍然無法起到根治的目的。在長期的治療工作中,可以發(fā)現(xiàn)護理干預手段對于老年癡呆患者的治療有特殊的用途,因此,本文通過選取我院在2014年-2016年中的100名老年癡呆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分別采取護理干預手段和傳統(tǒng)護理模式,并對比分析兩種模式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1]
1.1 一般資料
研究選取我院100名老年癡呆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50人。其中,男性老年癡呆患者為61人,女性患者39人。對照組年齡平均為74歲,年齡最高的患者92歲,最低的為70歲,平均病程5.42年。研究組患者平均年齡為75歲,年齡最高的患者90歲,最低的為72歲,平均病程5.48年。所有患者均在了解了真實情況和治療方案后,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本實驗中,對對照組的患者采取傳統(tǒng)的常規(guī)護理手段,主要是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術前、術中、術后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護理,不采取任何特殊的護理方法。
1.2.2 實驗組
實驗組對于老年癡呆患者采取護理干預手段。
首先,要對患者進行心理上的護理。老年癡呆的一個重要表征就是心理障礙問題,許多老年癡呆患者會產(chǎn)生情緒低落、甚至情緒失控的問題。這也就要求醫(yī)護人員對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入的了解,通過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心理疏導,并及時的發(fā)現(xiàn)患者的心理問題,針對性的加以引導,可以通過與患者建立和諧的關系,通過與其交談感興趣的話題,從而緩解患者的心理問題,保證患者能夠積極的配合治療。
其次,要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進行周到的護理。例如,要定時幫助患者翻身,選擇合適的休息體位。并且照顧老年癡呆患者的如廁、衛(wèi)生等問題,可以采取從旁協(xié)助的方式,盡量讓患者通過自己的能力獨立完成。在飲食方面,要為患者制定良好的飲食策略,對于忌口要有嚴格的掌握。
再次,在睡眠方面,老年癡呆患者必然需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因此,醫(yī)護人員要做好對病房的布置,通過讓病房具有柔和的室內(nèi)光線、舒適的居住環(huán)境。除此之外,還可以在病房播放舒緩、柔和的音樂,為患者提供更舒適的睡眠空間,提升老年癡呆患者的睡眠質量。
最后,要對患者進行語言康復訓練,語言障礙是老年癡呆的一個重要特征,老年癡呆患者通常難以利用語言進行流暢的交談。因此,醫(yī)護人員可以通過電視、廣播等方式,讓患者受到外界的語言刺激,從而激活患者的聽力功能,并且?guī)椭颊邚褪鰪V播或電視上所表達的內(nèi)容。在患者的語言訓練取得一定的成果后,可以通過與患者進行溝通的方式,強化發(fā)音訓練,讓患者能夠逐步的恢復自身的語言水平。
1.3 評價方法
本實驗主要采取MMSE量表評價方法,其分值在0-30分之間,分值越高則代表認知能力越強。除此之外,對于老年癡呆患者的生活能力采取了ADL量表,其總分為100分,低于40分則代表生活能力差,41-60分為中等,分數(shù)大于60分則代表患者能夠進行獨立生活。
首先,在對照組中,50名老年癡呆患者,在護理工作開始前MMSE的平均分在14分左右,而在護理工作開始后,其分值達到了17分。護理工作開始前ADL的平均分為31分,在護理工作開始后,ADL平均分達到了37分。
其次,在研究組中,50名老年癡呆患者,在干預前MMSE的平均分在13分左右,而在干預后,其分值達到了22分。干預前ADL的平均分為33分,在干預后,ADL平均分達到了42分。
結果顯示,研究組中,使用優(yōu)質的護理干預手段,老年癡呆患者的認知能力和生活能力都有較大的提升,并且獲得患者及家屬的反饋中,也以好評為主,體現(xiàn)出了優(yōu)質護理干預手段對于老年癡呆患者的治療效果更好,在實際醫(yī)療工作中也應該得到推廣。
目前,老年癡呆癥是影響老年人生活最主要的病癥之一,對于60歲以上的老年人而言,其發(fā)病率在5%左右,而80歲以上的老人有20%以上的人都飽受老年癡呆的折磨,每年因老年癡呆癥而去世的患者數(shù)量眾多,僅排在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癥之后。同時,由于老年癡呆癥缺乏有效的質量方法,這也就導致了護理工作成為了緩解老年癡呆癥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在老年癡呆患者的護理工作中,通過研究可以顯示,護理干預手段對于患者的康復工作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能夠達到一些藥物也無法達到的效果。因此,對于老年癡呆患者而言,要為其進行全面并且優(yōu)質的護理。例如,要對患者進行心理上的輔導,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從而保證患者能夠積極的配合治療。并且對于患者的日常生活也要有周到的護理,幫助患者的日常起居、飲食、如廁等。其次,還要為老年癡呆患者營造舒適的睡眠空間,保證患者有充足的睡眠。最后,由于老年癡呆患者的語言功能退化,需要對其進行語言訓練,從而起到恢復老年癡呆患者生活能力的目的。[3]
(作者單位: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
[1]肖聞宇,鄭舒華,何小珍. 社區(qū)護理干預對老年癡呆患者及照料者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J]. 中華全科醫(yī)學,2016,14(01):150-152.
[2]江芳輝. 應用整體護理干預老年癡呆患者認知功能的效果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08):721-723.
[3]陳光玲,陳汝蘭,蘇保育,楊宇,林春潔,梁順甜,伍麗華,朱翠杏. 老年癡呆患者家屬心理狀況研究及護理干預[J]. 現(xiàn)代醫(yī)院,2014,14(05):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