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花
最近我學習了朱亞紅校長寫的《向著自主進發(fā)》一書,書中提到:“現(xiàn)在部分教師只有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能放心讓學生去做練習。教師講,學生聽,這種錯誤觀點的根源就在于不信任學生?!被仡檾?shù)學課堂,我何嘗不是如此。在教學中,我總是不放心,不敢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歸根結底還是對孩子不信任。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說:“與其把學生當作天津鴨兒填入一些零碎知識,不如給他們幾把鑰匙,使他們可以自動地去開發(fā)文化的金庫和宇宙的寶藏?!睂W生通過自主學習和探究,學到了實實在在的技能,領會學無止境的道理,并且擺脫了依賴課本、依賴老師的學習習慣,真正從學習中獲得了知識,獲得了樂趣?!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只有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使其終生受用。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下面我結合學習經歷,談談看法。
一、營造氛圍,萌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贊可夫曾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意志領域,觸及他們的精神需要,就能發(fā)揮高度有效的作用?!笨梢姡箤W生萌發(fā)自主學習的意識,前提是給他們營造寬松和諧的、有利于自主學習的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讓學生產生對知識的迫切追求和主動學習的飽滿熱情,從而自然而然地主動探究知識、自主解決問題。
要營造寬松和諧的氛圍,首先,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把學生視為有人格的、平等的、自主的人,這樣他們才能“親其師,信其道”;其次,教師要鼓勵、肯定、欣賞學生在課堂上的一切發(fā)言,回答錯誤或結論幼稚時,不能謾罵學生、諷刺學生,使學生一直處在心理安全、自由的無拘無束的狀態(tài)下,這樣他們才敢于參與也樂于參與學習,久而久之就能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在輕松的氣氛中激起強烈的求知欲,才能使學生積極地、主動地、大膽地學習。
我認為在課堂上,適當降低對學困生的要求,加強個別輔導,采用正面激勵的方法。讓學生經常能在自己的作業(yè)本上看到大大的“優(yōu)”,或得到“笑臉娃娃”“獎章”等,讓所有學生品嘗到自己的學習成果,體會到成功的歡樂,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我班學生心中都明白,只要他做出努力,有一點出眾的表現(xiàn),就能獲得教師的贊賞和表現(xiàn)機會,即使自己數(shù)學不好,仍然可以得到肯定。
比如:二(3)的學生——張景云同學,他是這學期新轉進的學生,計算能力較差,理解能力也極差。我聯(lián)系了他的媽媽,交流了他的學習情況。在他的媽媽的配合下,我發(fā)現(xiàn)他上數(shù)學課回答問題變得積極了,口算正確率有所提高。在最近的一堂公開課上,我在全班面前表揚了他,并獎勵了一顆“獎章”。從那以后,該生樹立了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學習成績提高比較明顯。
二、創(chuàng)設時空,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由于學生的個別差異,學生觀察、提問的能力不同,接受知識的速度不同。在上課時,老師要改變“一言堂”的做法,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并為他們創(chuàng)設可觀察的生活情境,使他們有機會思考問題。例如上完二年級第三單元《表內乘法》,為孩子創(chuàng)設了一幅生活情景圖,圖中有5串玉米,每串6根;6串辣椒,每串5個;4棵番茄樹,每棵5個;有2堆母雞,每堆3只;有2堆絲瓜,每堆4條。在課堂上,我給孩子們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觀察這張情景圖,再思考如何提出用乘法計算的問題”。大膽放手讓孩子自己思考、自己提問、自己解決問題,然后大膽交流想法。在整個活動中,老師只是對個別學困生作個別指導,大部分孩子在充足的時間內都能完成此項學習任務,大大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三、動手實踐,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人生兩個寶,雙手和大腦?!毙W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特別是低年級的小朋友比較好動,好奇心較強。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數(shù)學知識本身的特點,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學生動手操作的情境。在數(shù)學課上,盡可能讓學生通過動手分一分、擺一擺、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畫一畫、拼一拼等實踐操作,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去思考、去發(fā)現(xiàn)、去探索、去解決。通過動手操作和多種感官的參與活動,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處于積極探索的有序狀態(tài),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比如:在教學二年級的《認識平行四邊形》一課后,先要求學生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一個平行四邊形,說說自己是怎樣拼的。在練習中,還讓小朋友用6根或8根同樣長的小棒擺一個平行四邊形。最后讓學生拿出一張長方形紙,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使長方形變成平行四邊形。一節(jié)課充分讓學生動手實踐,通過擺一擺、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等活動,使學生加深對平行四邊形的理解。此時,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集中思維得到統(tǒng)一,極大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總之,“自主學習”就是主動、自覺、獨立的學習,它是就學習的內在品質而言的,與之相對的是“被動學習”和“他主學習”。課堂教學應是一個雙邊活動過程,教師應營造平等和諧、興趣盎然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開展豐富的動手實踐活動,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這樣,通過課堂教學這一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我們充分實踐自主學習新理念,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