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順女(吉林省安圖縣朝鮮族學校,吉林安圖 133600)
?
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初中化學課堂中的應用探析
李順女
(吉林省安圖縣朝鮮族學校,吉林安圖 133600)
摘要: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就是建立在建構主義教育理論的基礎上,對教學過程的實踐和探索,注重把學生的知識獲取在探究和合作中進行。中學化學在利用合作探究模式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并且體現了在做中學的教學特征,突出了“以人的全面發(fā)展為本”的教學理念,不僅是知識的學習,還是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yǎng)。
關鍵詞:合作;探究;化學;應用
對于中學教學而言,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一個新鮮事物。但是,伴隨新課改要求下對教學模式的改革,為了適應新的教學環(huán)境的需要像合作探究教學模式這樣的新鮮血液。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就是建立在建構主義教育理論的基礎上,對教學過程的實踐和探索,注重把學生的知識獲取在探究和合作中進行。中學化學在利用合作探究模式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并且體現了在做中學的教學特征,突出了“以人的全面發(fā)展為本”的教學理念,不僅僅是知識的學習,更是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yǎng)。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學主要是以教師教為中心,忽視學生學的作用。這種以教師為中心,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思想,本身就是一個錯誤。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刻板地突出教師教學生被動地接受的過程,學生思維得不到發(fā)散,導致教學收效甚微。而且過去教師對學生的評定主要通過分數。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相對而言,更適應時代發(fā)展和改革需要,以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合作探究教學促進教師觀念的轉變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和學生基本沒有互動,教師講課更沒有什么懸念。照本宣科,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存在感全無,上課效率不高。合作探究教學模式促使教師認識到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教師的能力不僅體現在上課這一塊。教師應該做好知識和學生頭腦的橋梁,讓學生帶著好奇心,主動地、積極地汲取知識。教師應該做教學計劃的指導者,課堂氛圍的帶動者,知識體系的建構者。而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不單純的歸于成績,要完善評價體系,更全面地對學生做出判斷。在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
(二)合作探究教學促進學生主體意識的增強
中學化學教學過程充分體現新課程改革標準的核心理念,必須選擇適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模式,合作探究教學要求學生自主交流,主動探討,特別是將化學課堂的實驗與合作探究教學結合。也就是說,應該將合作探究學習看做是學生自發(fā)的學習,學生的活動不應該受到任何一方的干擾。小組成員都要主動地擔負起應該擔負的責任,認真準備課程內容,和小組成員進行討論,根據每個小組成員的特點,合理安排任務,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自己提出想要研究的問題,采取一系列方法進行小組討論解決問題,并得出結論。教師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注意對小組引導,監(jiān)督以及不定時地進行詢問。最后要讓學生針對自身要解決的化學問題做出成果匯報。在這一系列的過程中,如果學生出現了難以解決的問題,可以請教教師和同學。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掌握主動,學生主題意識的增強也有利于教師與學生之間平等關系的建立。
(一)自主性和主導性應該“雙管齊下”
大多的學校教學已經習慣了教師掌控全局的模式,學生沒有任何自主而言,課程流程也是千篇一律,學生并不能在上課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更不用說學以致用。但是隨著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入,在化學教學中,小組合作應該成為一種常態(tài)。但是這種形勢下教師的主導性對課堂的整體把關起決定作用。應該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當然,中學生在這一時期對未知的東西總是充滿好奇,而且也是邏輯思維形成的關鍵時期,那么自主性的作用不僅會促進以上內容的形成也有利于自信的建立。所以,在合作探究過程中做到兩者的平衡,只強調一方是不可取的。
(二)探究教學的前提是科學理性
對于學習來說的合作探究模式不應該是憑空而論,教學內容、教學計劃、教師水平和學生能力等都應該考慮在內。首先,對于一個新的化學問題的提出,應該是有據可循的,不然,后期的討論、合作、研究都無法進行,那么探究教學也沒有實施的空間。其次,探究就是對未知領域的認識,這一過程中,教師、學生都應該有嚴密的思維,而且設計實驗,實際操作到相關數據的處理都要有根有據。最后,想要小組成員更好的交流,在分組方面也要力求科學,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能夠取長補短,層次分明。這樣才能使得合作探究不是在做無用功。
(三)興趣與探究并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化學學習中也不例外,相反還能得到更多地體現。如果學生對于化學現象的好奇心是在興趣的激發(fā)下主動轉化為對化學知識研究的行為,那么學習的效果也會事半功倍。所以在小組合作探究的活動中,教師要適時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抓住學生的興趣點,讓學生真正認真地進行深入研究。其實分組合作的過程中,有很多學生自信心不足,還是要歸因于興趣不大,覺得不想學和學不會,這就要教師和同伴發(fā)揮作用,積極地鼓勵引導,讓信心不足的學生對某一問題產生為什么的想法,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自己產生的疑問自己解決,同時借助周圍人的幫助,完成問題的整體探索,當他感受到化學學習的樂趣自信心也會大增,興趣也就慢慢開始萌芽生長。那么,學習就會變得更加主動,探究也會越來越深入,合作也就越來越順利。
合作探究教學模式不僅是在中學化學課堂上應用,也應該在其他課堂上發(fā)揮作用。這在適應新課改要求的同時,也是教育與時俱進的體現。新時代的需要是全面發(fā)展的人才,不是死讀書的書呆子。合作探究調動的是學生聽、說、做以及邏輯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在內的很多層面,它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教學形式,更多的是一種教學理念,促進學生和教師在思想和行動上都要做出改變,追求師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學內容之間的頻繁互動、合作。化學課堂的改革,可以從根本上讓學生在化學學習上提升合作探究的能力和科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邵康.初中化學課堂中創(chuàng)新實驗教學模式的探究[J].學周刊,2015(12).
[責任編輯趙建榮]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8-000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