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拓宇
很多天以前,和大四同學紫熙聊起了以后要去哪里工作,她說:“別提了,寒假在家,永遠不知道我媽會在哪一刻會開啟那個永恒的話題:‘你說你要是回南京老家找個國企的工作多好,一個女孩子,安穩(wěn)最重要,知道嗎?你說要去外地干嘛?誰來照顧你啊?你現(xiàn)在的那個什么外企,到時候要是外派,等我跟你爸七老八十了,我們就孤苦伶仃地住在空蕩蕩的房子里,也沒有人管我們。每當此刻,我就發(fā)自內(nèi)心地頭疼?!?/p>
我調(diào)侃著說:“南京多好啊,大城市?!?/p>
“可是,我已經(jīng)在這個城市待了23年?!?/p>
出門創(chuàng)業(yè)?休想!
我們的父母,大多是上世紀嬰兒潮時期出生的,經(jīng)歷過饑荒、戰(zhàn)亂和改革的考驗。在他們的經(jīng)驗里,溫飽和穩(wěn)定是最大的幸福。
而我們不一樣,一出生就享受著他們打拼出來的一切,大多數(shù)人從來就不知道吃苦的真正滋味,所以“折騰”是我們尋找幸福的途徑之一。
說起這個話題,我想起了一個大學時讀計算機的表叔。
一次新年回家,他告訴家人說,“舍友的父親要投200萬給我們到日本創(chuàng)業(yè),我想做一個網(wǎng)站?!?在十多年前,200萬是超級巨額的一筆錢,網(wǎng)站是張朝陽和李彥宏那種人才能做的大事業(yè)。
年輕的表叔話都還沒有說完,他年邁的父親就發(fā)起飆來:“你說什么?!去日本?創(chuàng)業(yè)?!”
他中氣不足地“嗯”了一聲。
“你走啊,你試試?你走了就別回來了。你去日本,那么遠,你讓我們兩個老東西怎么辦,家里的田地怎么辦?你是想讓我們兩個死在家里嗎?爸爸媽媽把你養(yǎng)這么大,就不懂得回報嗎?”
“我又不是不回來了,去試一兩年而已。”
“你還敢頂嘴!你說說看,兩百萬那么多錢,我們耕一輩子田都賺不了那么多,憑什么給你兩個還沒畢業(yè)的大學生?天上掉餡餅嗎?舍友的老爸?我看是把你騙去日本還不知道要騙多少錢!”
后來,吵吵鬧鬧了半年,他沒有像電視劇里那些充滿夢想的主角那樣為了理想離家出走,而是選擇了屈服。
在一個小官員親戚的幫助下,他去了縣里一個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當代課的電腦老師。由于沒有教師資格證,他一直不能轉(zhuǎn)正,工資也很低。
做了幾年老師后,他的電腦技術(shù)已經(jīng)完全跟不上以前大學同學的水平,想要再做什么編程類的工作,已經(jīng)沒有可能的了。
在另一個親戚的幫助下,他去了農(nóng)村信用社當了一個銀行柜員,也在父母的介紹下,認識了村里的一個小學老師,最近大概開始談婚論嫁了吧。
最近幾年寒假回家,我再也沒有見過他,但是總能在他的父母到家里拜年時,聽到他的近況。
“聽說當年你表叔的同學在日本創(chuàng)業(yè)的成果還不錯,都已經(jīng)回國定居了,在廣州那邊買了好幾套房子。早知當初就不阻撓他了?!?/p>
可是,千金難買早知道。這都是當初,你們以性命相逼表叔才做出的選擇啊,我心里想。
好好上班不好嗎?
我有個同鄉(xiāng)的師妹,叫小思。
他們家是那種蠻傳統(tǒng)的家庭,父親在外打拼,母親在家里做全職太太,哥哥在單位當公務員,她在大學里無憂無慮。
可是從去年開始,他的哥哥就開始吵著鬧著要做生意,想和朋友一起開個果園,種香蕉和荔枝。
辭掉了公務員的工作后,他向父母要一筆啟動資金,父母怎樣都不肯。
“你就好好地給我去上班不好嗎?安安穩(wěn)穩(wěn)地,以后娶個媳婦,一家人其樂融融,為什么一定要去干這干那呢?” 一家人快要吵得不可開交。
晚上睡覺時,小思跑去和媽媽一起睡,她和媽媽說:“就讓哥哥試試吧,和他談好一次性給多少還有創(chuàng)業(yè)的時間,讓他闖一次。不然,以后過得不開心時,他會怨恨你當初不給他機會。要是成功了當然是最好,如果不成功就買個教訓,他以后會知道自己不是那塊料,就安安心心地回單位上班了?!?/p>
小思媽媽覺得有些道理,第二天答應了哥哥的請求。
“從哥哥開始創(chuàng)業(yè)到現(xiàn)在,快要一年過去了,錢好像花掉了不少,但是收入還沒有很多。他每天忙里忙外的,倒也樂呵。爸爸也沒有那么繃著神經(jīng)了,開始教他一些為人處世的大道理,好讓他在生意場上用得上,不過我哥好像不怎么喜歡聽老爸說這些?!?小思告訴我。
我也不知道以后他們家會怎么樣,她的哥哥到底會選擇堅持創(chuàng)業(yè),還是按父母說的那樣乖乖去上班。
但至少,他的父母也尊重過他的想法,他能嘗試著走自己要走的路。
我都給你安排好了!
“什么?你要做手機軟件?不行!”
和我住同一個大院的師兄,也是讀的計算機專業(yè)。畢業(yè)后,他嚷嚷著要做一個手機APP,視頻教學類的。他的爸爸是一個中學的校長,和我老爸是初中同班同學。
“我看啊,你就給我去考公務員,爸爸有些人脈,我那些朋友和你也能互相有個照應?!?在一次我們兩家人吃飯的飯桌上,他的爸爸對他這樣說。
我老爸也積極迎合著,“對啊,當公務員好,穩(wěn)定福利好?!?/p>
“我都給你安排好了,先去英國讀一年金融工程,回來之后我?guī)湍惆才胚M人民銀行,有海外經(jīng)歷以后升職也快,到時候娶個老婆,我退休還能幫你帶孩子、買買菜?!?/p>
師兄在一旁默默地聽,似乎什么也沒有聽進去。
幾年沒有聯(lián)系后,師兄知道我去了他在的城市讀大學,便打電話來邀請我去他的公司玩,說要請我吃大餐。
原來,他大學時參加了一個創(chuàng)業(yè)大賽,政府給了資金支持,他成功辦起了那個手機APP創(chuàng)業(yè)公司,現(xiàn)在手下的員工有兩百多個,收入也很不錯。
新年回家,我蹬上自行車出去打球,一輛深藍色的卡宴停在我家樓下的過道上。師兄在車尾箱提出兩只雞,轉(zhuǎn)身向我點頭打招呼,大方地告訴我,旁邊那位是他漂亮的女朋友。
過了些天,我們兩家人按照慣例一起吃新年大餐,他舉著酒杯和退休的老爸互相祝福。一杯紅酒干了之后,他摟著他父親的肩說:“老爸,兒子爭氣嗎?幸虧當年沒有聽你的噢!”
“是啊是啊,幸虧你很有主見,爸爸很欣慰。是爸爸老了,跟不上時代了?!?/p>
老校長面紅耳赤地放下酒杯坐下,自豪地目送兒子回到他自己的座位去。
其實我們都知道要陪伴父母,要回報家庭。只是,當一些“可能性”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會想要去嘗試一下,可能,這些機會藏在了離家稍遠的地方。
我們試過了之后,無論成敗,都一定會回歸到家庭里去。
穩(wěn)定安生的日子,誰都想擁有。只不過對于一些人來說,現(xiàn)在好像還不是時候。拼過了幾年后,有的是時間讓我們散步、晨運和廣場舞。
已經(jīng)聽過太多失敗的故事,但我還是想趁年輕的時候,趁父母還健康,嘗試一下走自己選擇的路。因為我不想在四十多歲的時候,才覺得自己不該這樣活著。
既然二十多年來,你們都一直站在我的身邊支持著我,那你就再支持多這一次吧。
寫到這里,突然想起阿貍的一句話,大致意思好像是——
“好好活一次,因為以后要死很久很久?!?/p>
責任編輯:方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