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立德
無論你是否承認,那一張張青春不再的臉龐,難以讓你們的情誼再回到真正的從前。然而或辛酸或幸?;蚱届o或憤世嫉俗的臉龐后面,依然是與你一樣生動的,滿懷著夢想的人生。
轉眼之間,離開大學校園已近8年,再聚會,當年書生意氣稍顯幼稚的同學們,已是而立之年,大多成家乃至為人父母。
飯局上聊起各自境況,或許是在奧運之年畢業(yè)的緣故,我的大學同學們親歷了中國社會的諸多變局。
其中之一,便是公務員不再像以往那么吃香了。僅僅在8年之前,公務員考試還有著驚人的熱度,一些熱門的崗位甚至會讓若干海歸博士爭搶。但隨著政府換屆和“八項規(guī)定”出臺,公務員獲得灰色收入的空間被極大壓縮,也難以再像往常一樣悠閑。
原本為了福利和清閑而入場的同學小A,毫不隱瞞地說有些后悔當初的選擇。她大學便入黨,當了4年學生干部,可謂是根紅苗正。畢業(yè)后,她如愿成了公務員,開始享受收入穩(wěn)定而又慢節(jié)奏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長,政策的變化讓她的崗位畫風突變,繁重的案牘工作和嚴格的考核,讓原先懶散的氛圍一掃而空??粗羧盏耐瑢W有人出了書,有人開了自己的培訓或文化公司,小A也想過跳出圍城重新開始??蛇@時候,她才悲催地發(fā)現(xiàn),大學四年所學的知識,乃至外語和計算機方面的技能,都已經在入職前幾年的悠閑中丟掉了;她只能按照固定的格式寫作種種公文,等待晉升的資歷。
經歷最為離奇的或許要屬小C,不管參不參加同學會,她都自然成為每次聚會談論的焦點。在畢業(yè)8年之后,她仍然沒有一份做得足夠長的工作,過著打零工和通過若干張信用卡拆東墻補西墻的卡奴生活。小C的生存狀態(tài),也是我們這一班同學在大學四年面臨過的種種誘惑的縮影。我們剛剛入學的時候,恰逢互聯(lián)網招聘網站興起,鼓動人們跳槽的廣告鋪天蓋地,不斷傳遞出跳槽意味著加薪的暗示;庸俗的成功學也開始進入大學校園,若干“成功人士”登臺作秀,用打雞血般的語言,鼓動大學生可以為了更高的收入放棄興趣愛好,只求成功;隨意發(fā)放的貸款和信用卡,讓人欣喜若狂,也讓小C在走上社會之后不久,依次掉進了這些陷阱。她嫌理財產品銷售工作辛苦,換過幾次工作之后,終于禁不住網上高薪招工的誘惑,跳槽進了一家所謂的“國際企業(yè)”,不想卻是傳銷組織。她認購了一大堆號稱能治療若干疑難疾病的高科技營養(yǎng)品,再四處推銷給同學和朋友,同學會自然是她推銷的重要陣地。大家見了她的面,很客氣,交流基本不會超過三句,因為知道三句以后的話題是無望的深淵。許久不見的同學在她要求下禮貌地加了微信,但是會迅速地把她確定為“不讓她看我的朋友圈”和“不看她的朋友圈”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