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莉
(長江大學第二臨床醫(yī)學院 荊州市中心醫(yī)院注射室,湖北 荊州 434020)
?
芐星青霉素注射全程無縫隙管理
王雪莉
(長江大學第二臨床醫(yī)學院 荊州市中心醫(yī)院注射室,湖北 荊州 434020)
[摘要]目的:完善芐星青霉素注射過程中的護理缺陷,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連續(xù)的全程無縫隙服務。方法:改進芐星青霉素的注射方法、制定芐星青霉素注射的健康教育處方、制作芐星青霉素注射的健康教育宣傳欄和健康教育登記本、制定芐星青霉素注射的臨床護理路徑。結果:芐星青霉素注射全程無縫隙管理方法得到了患者的認可,既減輕了注射痛苦又避免了藥液浪費;健康教育內容全面,對患者的治療與生活極具指導意義。結論:芐星青霉素注射全程無縫隙管理方法,確保了護理安全,提高了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關鍵詞]芐星青霉素;無縫隙管理;臨床路徑;護理安全;滿意度
芐星青霉素又稱長效青霉素,是青霉素的二芐基乙二胺鹽與適量的緩沖劑及懸浮劑混合制成的無菌結晶粉末,在體內主要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而發(fā)揮殺菌作用[1],因其在體內吸收慢,排泄亦慢,血中有效的低濃度可維持較久[2],是治療梅毒、淋病、風心病、預防風濕熱,控制和預防鏈球菌感染的首選藥物。在門診,芐星青霉素多以治療梅毒、淋病為主,其用藥途徑則以肌內注射為主要方式,根據治療特點也會出現相應的不良反應。芐星青霉素為白色結晶粉末,溶解后成為混懸液,分子顆粒較大,常規(guī)的抽吸與注射方法容易導致注射器的針頭堵塞,導致二次注射給患者增加痛苦,造成藥液浪費,同時增加了護士的工作量和心理壓力,引起不必要的護患糾紛。為了避免上述現象,保障安全注射,降低護理風險,提高患者舒適度,筆者在臨床實踐操作中對芐星青霉素注射全程進行了規(guī)范化管理,收獲了良好的效果?,F報道如下。
1芐星青霉素注射傳統(tǒng)管理的缺陷
2011年10月以前,芐星青霉素注射傳統(tǒng)管理方法存在的問題:①科內沒有芐星青霉素注射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處方,健康教育落實不到位,缺乏監(jiān)督機制;②護士對芐星青霉素注射缺乏風險意識,沒有書面記錄,使患者對藥物治療風險沒有足夠重視,易引發(fā)護患糾紛;③芐星青霉素注射臨床護理路徑、操作流程不規(guī)范;④原有的芐星青霉素注射方法有待改進。
2芐星青霉素注射全程無縫隙管理及效果
2.1改良注射方法
①患者取坐位,先選擇好注射部位,常規(guī)消毒皮膚,消毒劑待干時,用5mL注射器取生理鹽水4mL(10mL/支)溶解120萬u/瓶芐星青霉素,完全溶解后吸出,排盡空氣再抽吸生理鹽水0.5~1mL,無需更換針頭,采用“二快一勻”(即進針快、拔針快、勻速推注藥物)的方法,再配合“Z形”肌內注射和留置氣泡技術進行注射。②患者取坐位,先選擇好注射部位,常規(guī)消毒皮膚,消毒劑待干時,用5mL注射器取生理鹽水4mL(10mL/支)溶解120萬u/瓶芐星青霉素,完全溶解后吸出,排盡空氣再抽取0.2%利多卡因0.2mL使之充滿注射器的乳頭部、針梗和針頭[3],采用“二快一勻”(即進針快、拔針快、勻速推注藥物)的方法,再配合“Z形”肌內注射和留置氣泡技術進行注射。以上兩種改良注射方法,操作者根據個人工作習慣任選一種方法進行操作。
2.2改進管理方法
①制定芐星青霉素注射的健康教育處方,統(tǒng)一、規(guī)范、細化健康教育內容;②制作芐星青霉素注射的健康教育宣傳欄和健康教育登記本,結合健康教育處方,由執(zhí)行注射的護士進行口頭宣教、書面宣傳、書面記錄;③制定芐星青霉素注射的護理臨床路徑,注射護士遵照臨床路徑執(zhí)行;④制定督導機制,質量控制小組每周檢查,護士長每月現場抽查,確保健康教育有效落實。
2.3完善芐星青霉素注射護理臨床路徑
芐星青霉素在注射前,必須做青霉素過敏試驗,皮下試驗陰性者方可注射。皮試前:詢問患者有無藥物史、過敏史、飲酒史和家族史。皮試后:①囑患者在皮試觀察區(qū)等候20min,口頭告知患者如出現心慌、氣促、胸悶、煩躁不安、冷汗、皮膚瘙癢、腹痛等不適癥狀及時通知護士;②向患者發(fā)放芐星青霉素注射的健康教育處方,指導患者閱讀并給予講解;③囑患者閱讀健康教育宣傳欄,詳細具體的了解芐星青霉素藥物治療的相關知識。觀察皮試結果,結果陰性者可以注射。芐星青霉素注射前:向患者做好心理護理,緩解患者恐懼的心理,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放松肌肉,轉移注意力,取得患者的主動配合。注射后:①注射完畢,囑患者在觀察區(qū)休息30min,無不適癥狀方可離開。②囑患者回家后可用熱毛巾濕敷注射部位,促進藥物的吸收,避免出現局部硬結。③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患有梅毒或淋病的患者情緒會很低落,恐懼和擔心疾病不能根治,甚至感到痛苦和委屈,還擔心被他人歧視,不被尊重。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我們要保護病人的隱私,要尊重患者,給予患者隱蔽的治療環(huán)境,減輕患者的心理顧慮,以熱情的態(tài)度與患者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與合作。④囑咐患者日常生活用品要專用,貼身內衣、毛巾、床單、被褥要用開水燙洗或煮沸消毒。⑤注意生活調節(jié),防止傳染他人。已婚夫婦應同時治療,治療期間禁止性生活;患病期間也不能懷孕,因梅毒螺旋體可通過胎盤傳給胎兒,引起孕婦流產、早產或死胎,也易導致新生兒患先天性梅毒。⑥治療后第1年要每3個月復查1次血清,第2年要半年復查1次血清,一般至少堅持3年。⑦明確診斷后,治療越早越好,盡可能避免心血管梅毒、神經梅毒及早產并發(fā)癥的發(fā)生[4]。操作者做好個人防護:①操作者保持皮膚完整無損,避免防護失敗造成職業(yè)暴露;②操作前后洗手,戴無菌手套;③操作中防止針頭誤傷自己;④操作后醫(yī)療垃圾按規(guī)定分類處置。
2.4效果
自2011年10月實施芐星青霉素注射全程無縫隙管理方法以來,接診芐星青霉素注射患者2189例。患者對注射方法給予認同,反映注射過程中舒適度增加,避免了藥液浪費;護士與患者溝通及時,健康教育內容全面,極具指導意義;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實施前2011年為83%,實施后,上升為2012年的87%,2013年則實現了滿意度的大幅度提升,達到了92%。
3討論
3.1改良注射方法的循證依據
為了減輕局部肌內注射時的疼痛和降低針頭堵塞,提高一次注射成功率,護理同仁做了較多的研究,如在注射前吸入少量生理鹽水以減低針頭及乳頭部藥液溶度和粘稠度,可避免針頭堵塞,提高注射成功率[5,6];采用留置氣泡技術和Z型肌內注射法,可減輕疼痛和提高一次性注射成功率[7];采用改變溶媒的方法來減輕疼痛和提高一次性注射成功率[8]。利多卡因局麻強而持久(持續(xù)1~2h),安全范圍大,無擴張血管及組織刺激性[9],與長效青霉素無配伍禁忌,性質穩(wěn)定。注射長效青霉素前注入少量的利多卡因,可阻斷局部注射時痛覺的發(fā)生和傳導,且可降低針頭及乳頭部藥液濃度和粘稠度,降低患者注射疼痛程度,保證注射成功,患者更樂于接受和配合此治療方法,順利完成治療。
3.2實施全程無縫隙化管理,確保護理安全
芐星青霉素注射存在一定的風險,如若處理不當就可能造成患者的生命危險與護患糾紛,我科結合實際工作需要制定的芐星青霉素注射臨床路徑表具有以下優(yōu)點:①強化了患者的風險意識,讓患者重視芐星青霉素注射過程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避免意外發(fā)生;②強化了芐星青霉素注射全程優(yōu)質規(guī)范服務,重視口頭宣教、書面宣傳(健康教育處方與宣傳欄)、書面記錄(健康教育登記本)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全方位健康教育,有效杜絕不良事件的發(fā)生;③強化患者的知情權,遵守法律、法規(guī),認真履行護士的職責與義務,避免護患糾紛。門診注射室接診的患者地域廣、人數多、流動性大、停留時間短,認真履行護理人員的職責是必須的[10],指導患者執(zhí)行遵醫(yī)行為也是必要的,這樣既降低了護患糾紛的發(fā)生,又使護患之間增進了溝通與理解。
3.3實施全程無縫隙化管理,提高了護理服務滿意度
實施全程無縫隙化管理后,從注射方法上得到了改進,減輕了患者的注射痛苦;從根本上解決了藥液浪費的問題,使藥物治療劑量更精確,獲得了患者的認同與贊許;健康教育全面到位,讓患者明確了芐星青霉素注射治療的風險與意義,讓患者明確了遵醫(yī)行為的重要性,明確了患者應該享有的權利與作為患者配合治療的義務。這些改進措施,切切實實讓患者感受到了人性化的、高效、連續(xù)、無縫隙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從而肯定了護理服務的質量與水平,所以護理服務滿意度逐年提升,2013年的護理服務滿意度達到了92%。
[參考文獻]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S].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0:433.
[2]羅曉梅,江美霞,張映芬.改良抽吸藥液操作技術在肌內注射芐星青霉素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1):91~92.
[3]尹小艷,魯巧梅.長效青霉素肌內注射方法改進[J].護理學雜志,2012,27(11):48~49.
[4]張學軍.皮膚性病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277.
[5]潘愛娣,吳曉銳,游小琴.長效青霉素不同注射方法效果研究[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7(2):237~238.
[6]俞林華,趙娟.長效青霉素注射方法的研究[J].現代護理,2005,11(17):1382~1383.
[7]魏雪梅,胡賢芬,沈利.芐星青霉素的兩種肌內注射方法的比較研究[J].北川醫(yī)學院學報,2006,21(5):463~464.
[8]諸小華,蔣曉紅.長效青霉素無痛肌肉注射方法的探討[J].現代護理,2007,13(14):1276~1277.
[9]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二部)[S].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228.
[10]呂萍,馬鴻雁.全程分期健康教育模式在急救創(chuàng)傷患者中的應用[J].醫(yī)院健康教育,2003,19(12):959.
[編輯]一凡
[收稿日期]2015-12-18
[作者簡介]王雪莉(1977-),女,副主任護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工作,2623598137@qq.com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409(2016)18-0054-03
[引著格式]王雪莉.芐星青霉素注射全程無縫隙管理[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6,13(18):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