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敏(吉林體育學院吉林長春130000)
?
2012年健美操世錦賽國家集訓隊選拔訓練營競技實力研究
□任小敏(吉林體育學院吉林長春130000)
摘要:本文以2012健美操世錦賽國家集訓隊選拔訓練營運動員為研究對象和測試樣本,對其競技實力做研究。主要包含身體形態(tài)、專項體能、專項技能、成套能力、總分五個維度。針對這些隊員以后的培養(yǎng)方案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健美操競技實力培養(yǎng)
近十年來,我國健美操經(jīng)歷了從無到有,健美操運動員的競技實力逐漸增強。本文擬研究2012年健美操世錦賽國家集訓隊選拔訓練營運動員的競技實力,通過研究對國家隊的訓練以及選材方面提出相應的建議,以提高我國展現(xiàn)給世界的健美操競技水平。競技健美操,是融技能與體能與一體的一項競技運動,而且更具有審美的需求。競技健美操要求運動員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連續(xù)的、高強度的健美操動作。競技實力是指運動員通過科學的訓練所獲得的,在比賽中可以取得優(yōu)異成績、戰(zhàn)勝對手所必需的專項技能、專項體能和成套能力的總和。
1.1、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2012年健美操世錦賽國家集訓隊選拔訓練營運動員。樣本總數(shù)為80,按照年齡分為年齡一組、年齡二組、成人組三個組別。年齡一組為12-14歲,共計21人,男生6人,女生15人;年齡二組為15-17歲,共計38人,男生15人,女生23人;成人組為18歲以上,共計21人,男生14人,女生7人。
1.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本研究過程中分別在吉林體育學院圖書館、中國知網(wǎng)、百度文庫等數(shù)據(jù)庫中查閱文獻資料。做文獻檢索,為本研究提供了詳實的資料。
(2)單因素方差分析法。
本研究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統(tǒng)計分析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以“平均數(shù)、標準差和顯著性”表示。P<0.05表示為顯著性差異,用*表示;P<0.01表示為非常顯著性差異,用**標記。在此基礎上,結合競技健美操項目的評分特點對運動員競技實力進行邏輯分析,以深化、豐富對其競技實力的認識。
2.1、競技健美操運動員競技實力總體分析
表1 競技健美操運動員競技實力描述性統(tǒng)計
由競技實力各個維度的均值分析可知,競技實力均值為23.075,總體競技實力較強,其中專項體能得分較高,專項技能和成套能力得分較低。這說明2012年健美操世錦賽國家集訓隊選拔訓練營的運動員普遍基礎專項所需的體能基礎較好,而在健美操專項技能、成套能力等方面有待提高和改進。身體形態(tài)則是運動員所具有的自然身體狀態(tài),在五個維度中居于中等偏上位置。這也說明此次健美操世錦賽的候選運動員身體形態(tài)基礎較好。(見表1)
2.2、不同性別的健美操運動員競技實力分析
表2 不同性別的競技健美操運動員競技實力的單因素方差分析
通過對不同性別的競技健美操運動員的競技實力做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表明:不同性別的運動員在競技實力總分均值上存在顯著性差異。(P=0.033<0.05)。在身體形態(tài)上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P=0.001<0.01)。在其他三個維度都不存在顯著性差異。但是,在專項技能維度,其男女得分差異較大(P=0.061)。(見表2)
2.3、不同競賽組別運動員競技實力分析
(1)單因素方差分析。
表3 不同組別的競技健美操運動員競技實力的單因素方差分析
通過對不同年齡組別的競技健美操運動員的競技實力做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表明:不同組別的運動員在競技實力總分均值上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P=0.000<0.01)。不同組別的運動員在競技實力身體形態(tài)維度均值上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P=0.000<0.01)。不同組別的運動員在競技實力專項體能維度均值上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P=0.001<0.01)。不同組別的運動員在競技實力專項技能維度均值上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P=0.001<0.01)。不同組別的運動員在競技實力成套能力維度均值上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P=0.048<0.05)。(見表3)
(2)事后多重比較分析。
由于三個組在競技實力的各個維度均據(jù)有顯著性,而且在身體形態(tài)、專項體能、專項技能這三個維度據(jù)有非常顯著的差異性,為了更加清晰的看出三組競技實力的差異,又做了單因素方差分析的事后多重比較分析。
在身體形態(tài)維度上,年齡二組均值非常顯著的高于年齡一組(P=0.006<0.01);年齡二組均值非常顯著的高于成人組(P=0. 000<0.01);成人組與年齡一組不具有顯著性差異。從均值上看,年齡二組的高于成人組(均值差為2.7749);年齡二組的均值高于年齡一組(均值差為1.8321);年齡一組與成人組均值差不多(均值差為0.9429)。結果表明在身體形態(tài)項目的得分上,年齡二組是三組中成績最好的,年齡一組和成人組得分水平相差無幾。
在專項體能維度上,年齡二組均值非常顯著的高于年齡一組(P=0.004<0.01);年齡二組均值非常顯著的高于成人組(P=0. 004<0.01);成人組與年齡一組不具有顯著性差異。從均值上看,年齡二組均值高于年齡一組均值(均值差為3.9650);年齡一組均值高于成人組均值(均值差為4.4650);年齡一組與成人組均值差不多(均值差為0.5000)。結果表明:在專項體能的得分上,年齡二組是三個組中得分最高的,成人組與年齡一組得分相差無幾。
在專項技能維度上,年齡二組均值非常顯著的高于年齡一組(P=0.003<0.01);年齡二組均值非常顯著的高于成人組(P=0. 004<0.01);年齡一組與成人組不具備顯著性差異。從均值上看,年齡二組均值高于年齡一組均值(均值差為1.4897);年齡一組均值高于成人組均值(均值差為1.5088);年齡一組與成人組均值差不多(均值差為0.0190)。結果表明:在專項體能的得分上,年齡二組是三個組中得分最高的,成人組與年齡一組得分相差無幾。
在維度上,年齡二組均值與年齡一組均值不具備顯著性差異;年齡二組均值顯著高于成人組均值(P=0.027<0.05);成人組與年齡一組不具備顯著性差異。從均值上看,年齡二組均值高于年齡一組均值(均值差為0.6778);年齡一組均值高于成人組均值(均值差為0.8350)。結果表明:在專項體能的得分上,年齡二組是三個組中得分最高的,成人組與年齡一組得分相差無幾。
3.1、結論
(1)2012健美操世錦賽國家集訓隊選拔訓練營運動員的競技實力總體較強。運動員在專項體能維度得分較高,專項技能、身體形態(tài)和成套能力維度得分較低。說明此次參與選拔的運動員,基礎身體素質較好,但是健美操項目的技術動作、動作組合以及技術難度、觀賞性方面較差;
(2)不同性別的競技健美操運動員競技實力存在顯著性差異,但是女運動員競技實力總體均值高于男運動員競技實力總體均值。并且在各個維度上,女運動員均值均高于男運動員均值;
(3)不同年齡組別的運動員競技實力在成套能力維度上存在顯著的差異,其中年齡二組均值顯著高于成人組,而年齡一組與年齡二組、成人組不具備顯著性差異。不同年齡組別的運動員競技實力在身體形態(tài)維度上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其中年齡二組均值顯著高于成人組、年齡一組,而年齡一組與成人組不具備顯著性差異。不同年齡組別的運動員競技實力在專項體能維度上,年齡二組均值非常顯著的高于年齡一組;年齡二組均值非常顯著的高于成人組;成人組與年齡一組不具有顯著性差異。不同年齡組別的運動員競技實力在專項技能維度上,年齡二組均值非常顯著的高于年齡一組;年齡二組均值非常顯著的高于成人組;年齡一組與成人組不具備顯著性差異。
3.2、建議
(1)這些世錦賽候選競技健美操運動員將是代表我國向世界展示我國競技健美操水平的優(yōu)秀人才,針對他們的競技實力現(xiàn)狀的分析,建議訓練時多花時間在技能性以及成套的連貫性方面以彌補短板;
(2)世錦賽候選競技健美操運動員總體競技實力較強,但是性別不同,運動員的競技實力也不同。針對這一情況建議男女運動員結合訓練,并結合女運動員的訓練經(jīng)驗和男運動員的身體特征,制定出適合男運動員訓練的特色訓練計劃;
(3)運動員競技實力以及其各個維度的取向受年齡組別影響較大,從競技實力的視角肯定了競賽組織管理部門競賽分組的科學合理性,可作為以后賽事決策和組織管理的依據(jù)。教練員在訓練管理中,要根據(jù)運動員的年齡組別,因材施教,積極引導,使運動員能夠較快的進步,短時間內(nèi)學到更多技能。作為國家隊的組織管理者,要針對不同年齡組別額運動員配備具有不同特長的教練。教練與隊員特點的高度契合也是影響隊員進步的一大重要因素。
參考文獻:
[1]岳曉燕.中國競技健美操的競技實力分析[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2.
[2]周縣委,張新英,張振國.大學生田徑運動員競技動機的研究——以山東省為例[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5,02.
[3]劉浩,張曉瑩.世界競技健美操錦標賽參賽運動員身體形態(tài)與運動素質結構特征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2,01.
[4]王智明.我國優(yōu)秀男子競技健美操運動員專項體能特征及其訓練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2.
[5]李世昌,秦曉燕,陳祥和,楊念恩,周燕,孫朋.我國優(yōu)秀競技健美操男運動員體能評價體系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3,09.
[6]王智明,朱宏偉,王宏,李雪萍.我國優(yōu)秀男子競技健美操運動員專項體能指標的構建與評價體系[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3,06.
[7]秦曉燕.高水平競技健美操運動員體能評價體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