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趙小鳳 鄭蘭鳳 陳霞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預見性護理思維在急診護士急診搶救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本院急診科收治的60例急診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按照隨機分組對照的原則將其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的患者采用急診科患者的常規(guī)護理方法護理,而研究組患者則采用預見性護理思維展開護理工作。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搶救成功率及搶救時間。結果: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搶救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搶救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研究表明,預見性護理思維在急診患者搶救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其不僅能夠提高急救患者的搶救成功率,還能節(jié)省搶救時間。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急診科;急救患者;預見性護理思維;臨床應用價值
危重患者的搶救工作是急診科工作者的重要工作部分,而就診的護理對于急救患者的搶救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其貫穿整個搶救過程,將直接影響患者的搶救成功率以及搶救的時間。預見性護理又稱超前護理,值得是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工作之前或者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對患者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評估預測,并確定準確的護理措施,及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這種護理發(fā)方法能夠有效避免不必要的問題發(fā)生,還能減輕患者的痛苦,并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1]。鑒于急救患者的死亡率較高,因此快速進行搶救是急救工作的關鍵所在。本文特選取本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本院急診科收治的60例急診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特進行如下研究內(nèi)容。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本院急診科收治的60例急診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按照隨機分組對照的原則將其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其中研究組:病例30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齡在15歲—76歲不等,平均年齡為(46.15±4.92)歲;對照組:病例30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在12歲—77歲不等,平均年齡為(47.24±4.76)歲。所有的患者均表示自愿參與本次研究,且已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具有顯著性,(P>0.05)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證明兩組患者對于本次研究的問題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的患者采用急診患者常規(guī)的護理方法,嚴格執(zhí)行醫(yī)囑內(nèi)容,并觀察患者的病情,詳細記錄相關的護理內(nèi)容。研究組則采用預見性護理思維展開護理。預見性護理思維具體內(nèi)容如下:
1.2.1評估患者病情的預見性思維 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要求急診護理人員對患者的病情能夠做到快速的評估,并且快速制定處理策略。雖然要求必須在短時間內(nèi)做出正確的診斷對于后續(xù)合理的治療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但還是需要其他的檢查手段,護理人員的思維應主要集中于患者的病情發(fā)展情況,然后實施相應的急救護理,配合醫(yī)生診斷,然后進行后續(xù)治療。
1.2.2動態(tài)評估 急診科的患者多為突發(fā)病、急診,患者來診多為重癥危象,一般病因不明確,病史資料不夠充分,患者及其家屬的心情均比較急躁,因此護理人員應注重與患者及其家屬之間的溝通交流,并進一步詳細了解患者的病史情況,并認真聽患者及其家屬的主訴,與患者建立彼此信任的關系。同時還應盡量滿足患者的一切合理的要求[2]。
1.2.3搶救社保的護理思維 急診的患者比較集中、復雜,并且時間緊迫,因此搶救以及管理工作均較重要,該科室患者的護理也不同于其他科室。在急救的過程中搶救設備的準備工作一般由護理人員完成,所以,要求急診科的護理人員必須正確掌握并運用各項急救設備。對于需要應用急救設備搶救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具備遇事不慌亂的沉著心態(tài)。這也是體現(xiàn)急診科護理人員的職業(yè)素養(yǎng)的關鍵所在[3]。
1.2.4搶救物品管理 搶救物品的質(zhì)量是急診護理質(zhì)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因此需要護理人員熟知搶救物品和為重病人之間的關系,需要具備一定的危機意識,但還要臨危不亂的心態(tài)。必須將急救物品維持在最佳的狀態(tài),以便用時不亂,有條不紊。
1.2.5急救藥物的預見性思維 護理人員必須熟練掌握急救藥物的應用知識,并且嚴格按照醫(yī)生的口頭醫(yī)囑進行給藥,同時還應協(xié)助醫(yī)生給藥,但不能盲目聽從。用藥后應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如有異常體積告知醫(yī)生并作出相應的處理[4]。
1.3統(tǒng)計學分析處理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4.0軟件包對所得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的搶救成功率明顯較對照組高,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且治療組患者搶救時間較對照組短,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并且治療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也較對照組高,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細的對比分析結果見下表1:
3討論
急救患者的時間比較緊迫,因此減少不必要的護理和重復的護理工作能夠有效縮短搶救的時間,還能有效提高搶救成功率。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對護理質(zhì)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搶救過程中,護理人員的工作對于急救患者的整個搶救過程具有重要的作用,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并針對存在的潛在危險提前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以防患者病情的惡性發(fā)展。因此臨床中出現(xiàn)了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預見性護理思維,這種方法不僅能夠提高患者的搶救成功率,還能縮短搶救的時間[5]。
本次研究為進一步研究預見性護理思維在急診護士急診搶救中的應用價值,特與急診科常規(guī)護理方法進行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預見性護理思維的患者的搶救成功率高于常規(guī)護理組,并且患者的滿意度也較常規(guī)護理組高。通過這一結果可以初步判定,預見性護理思維對于急診患者的搶救工作具有重要的價值。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張亞卓,趙文靜.急診護士在急診搶救中的預見性護理思維[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3,20(9):93-94.
[2]劉蓉芳.急診護士在急診搶救中的預見性護理[J].求醫(yī)問藥(學術版),2012,10(11):483.
[3]侯付霞.重度昏迷患者的接診分診及預見性護理[J].中國冶金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0,27(1):82.
[4]趙曉琴.預見性護理思維在急診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和重要性[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旬刊),2013,23(7):3788-3789.
[5]吳姝玲.預見性護理思維在急診搶救患者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yī)學,2011,12(4):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