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
摘 要:煙臺青島開埠后,隨著外國輪船的入侵和民族輪運業(yè)的誕生與發(fā)展,煙臺和青島帆船運輸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擊。但青島的帆船運輸并未因此走向衰落,而是呈逐年增長趨勢。而煙臺帆船盡管在數量上多于青島,但卻逐年下降。出現這種差異的原因主要是港口條件、腹地條件的差異和港口格局的變化。
關鍵詞:青島;煙臺;帆船;運輸
山東半島是我國北方海上交通和貿易最發(fā)達的地區(qū)之一。山東的航?;顒影l(fā)展較早,隋唐時膠州灣諸港如板橋鎮(zhèn)和登州港都是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明清時期海禁使山東沿海港口的貿易由此衰落。鴉片戰(zhàn)爭后,煙臺和青島先后開放。煙臺、青島開埠后,隨著外國輪船的入侵和民族輪運業(yè)的誕生與發(fā)展,煙臺和青島帆船運輸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擊。在外輪和民輪運業(yè)的沖擊下,煙臺和青島的帆船運輸業(yè)的命運是否相同呢?
煙臺在清代漕糧海運前比較荒涼。漕糧海運后,煙臺貿易逐漸興起。除海運漕船到此停泊外,有些商船也漸漸來此貿易。據《福山縣志》記載說:“其始不過一漁寮耳,漸而帆船有停泊者,其入口不過糧石,出口不過鹽魚而已,時商號僅三二十家。繼而帆船漸多,逮道光之末,則商號已千余家矣。”往來煙臺的帆船除山東諸港外,主要來自滿洲、江蘇、福建、浙江等地。南方來的帆船主要運來紙、竹、糖、橘等貨物,再將煙臺的豆類、豆油、粉絲、魚等土產運到南方。
青島海港水路運輸自古就比較發(fā)達。開埠前,膠州灣和沿??诎兑约敖M鶃碣Q易主要依靠帆船。開埠后,青島港航運通達,船舶往來極盛,北通遼寧,南通江浙閩粵以及山東諸港。航行往來于青島諸港的主要是來自江淮閩浙等地的帆船。進口的南方貨物主要有:棉花、紙張、陶瓷器等。出口農產品主要有:花生油、豆油、豆類、花生、瓜子、咸豬肉、胡桃和粉條等。
煙臺開埠后,帆船數量總體呈下降趨勢,1909年煙臺港進出口帆船數量為15956只。到1913年,進出口帆船數量為15246只,比1909年下降了690只。到1919年,煙臺港進出口帆船數量為14263只。而青島開埠后帆船進出港數量總體呈上升趨勢。帆船數量由1899年的2422只增加到1923年的15856只。通過比較,煙臺港進出口帆船盡管在數量上多于青島港,但煙臺港帆船數量自開埠以來呈下降趨勢,而青島港帆船數量則總體上呈上升趨勢。
究其原因,主要是煙臺、天津、牛莊的開放,外國航運勢力在中國北方急劇擴張。除了外輪入侵,還有輪船招商局煙臺分局的成立,都使得煙臺傳統(tǒng)帆船運輸受到影響。而青島開埠后,在外力的沖擊下,商品經濟和對外貿易不斷發(fā)展,商品流通頻繁,這些都為帆船運輸提供了充足的貨源。此外還有以下原因:
首先是港口條件的差異。煙臺港是一個呈U狀的天然港灣,“具有無障礙容易進入的優(yōu)點?!钡灰坏┯龅奖憋L,海面波濤洶涌,便無法卸貨。另一不利條件就是缺乏必要的碼頭設施,裝卸方式極為落后,生產效率低下。而青島港則在膠州灣內部,能有效避免風浪威脅。德占膠州灣后,即著手青島港的建設。新建大小港有良好的防浪設施,且都配備起重機等裝卸機械。
其次是腹地交通地理條件的差異。煙臺港岸灘平坦,其縱深陸地卻是丘陵,腹地陸路交通不便,貨物運輸只能靠牲畜和人力。即使開埠后,修整了煙黃大道,但只是在原山間小路的基礎上改建而成,此后也未進行任何維修。水路運輸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煙臺港沒有可直達內陸的河流通航。青島諸港自古水路運輸就比較發(fā)達。陸上更是有青煙、膠沂等商路。德占青島后,除傾力修筑港口外,還著手建設膠濟鐵路,鐵路直達青島小港,山東的各種土特產通過鐵路運往小港出口。
第三是港口格局的變化。青島、威海衛(wèi)、龍口等港口陸續(xù)開放,煙臺港在北方航運中的地位逐漸削弱,失去了獨霸山東沿海貿易的地位。龍口、大東溝等港,開放前都是煙臺的內港,開放后就變成煙臺港的競爭對手,許多從煙臺港出口的土特產都改從這些港口直接出口。青島在港口和鐵路建成后,逐漸成為山東沿海貿易中心,煙臺港的腹地逐漸縮小。
綜上所述,煙臺、青島開埠后,隨著外國輪船入侵和民族輪運業(yè)的誕生與發(fā)展,煙臺和青島帆船運輸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擊。但是由于煙臺港和青島港港口條件和腹地條件的差異,還有港口格局的變化和貨源的影響,它們的命運卻各不相同,青島的帆船運輸并沒有因此而走向衰落,而是隨著青島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航運事業(yè)的擴大而有所發(fā)展。而煙臺的帆船運輸卻逐漸下降。
參考文獻
[1]王陵基修:《福山縣志稿》[M],卷五《商業(yè)》,民國二十年鉛印版。
[2]青島市史志辦公室編:青島市志·海港志[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4年。
[3]青島市檔案館館藏檔案:Kiaochow Trade Reprot[B].1899:B0047-003-0031。
[4] 蘇生文.試論中國近代水運中的帆、輪消長[J]. 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2期。
[5]實業(yè)部國際貿易局:《中國實業(yè)志·山東省》[M],已部,民國二十三年。
[6][7][9]丁抒明:《煙臺港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年。
[8]壽楊賓:《青島海港史》(近代部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