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 譚玉英
高考熱點方法分類例說
江蘇 譚玉英
高考命題以能力測試為主導,通過知識載體測試學生能力,進而選拔不同層次的優(yōu)秀人才。所以每年試題都沒有陳題,變化無窮,但是細細研讀可以看到試題中所蘊藏的思想方法有限且穩(wěn)定,所以,我們將其熱點方法分類解讀,期望讀者引申,讓方法更具靈動性。
【例1】(2015·濟南模擬)下列選項中的各絕緣直桿大小相同,所帶電荷量已標出,且電荷均勻分布,各直桿間彼此絕緣。坐標原點O處電場強度最大的是 ( )
【解析】設一根帶電直桿在O點產(chǎn)生的場強大小為E。A項中坐標原點O處電場強度是由一根帶電直桿產(chǎn)生的,原點O處電場強度大小為E;B項中坐標原點O處電場強度由第一象限帶正電直桿和第二象限帶負電直桿疊加產(chǎn)生,則坐標原點O處電場強度大小等于E;C項中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桿產(chǎn)生的電場相互抵消,所以坐標原點O處電場強度是帶負電直桿產(chǎn)生的,故原點O處電場強度大小為E;D項中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桿產(chǎn)生的電場相互抵消,第二象限和第四象限桿產(chǎn)生的電場相互抵消,所以坐標原點O處電場強度為0。所以坐標原點O處電場強度最大的是B項。
【答案】B
【總結】對稱情況存在于各種物理現(xiàn)象和物理規(guī)律中,如豎直上拋運動中的對稱性、電荷電場的對稱性、正弦式交流電的對稱性、簡諧運動和波動的對稱性等,應用這種對稱性可以幫助我們直接抓住問題的實質,避免復雜的數(shù)學演算和推導,快速解題。
【例2】如圖1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著質量分別為m、2m和3m的三個木塊,其中質量為2m和3m的木塊間用一根不可伸長的輕繩相連,輕繩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FT?,F(xiàn)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個質量為3m的木塊,使三個木塊以同一加速度運動,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
圖1
A.質量為2m的木塊受到四個力的作用
B.當F逐漸增大到FT時,輕繩剛好被拉斷
C.當F逐漸增大到1.5FT時,輕繩還不會被拉斷
【答案】C
【總結】通常在分析外力對系統(tǒng)作用時,用整體法;在分析系統(tǒng)內(nèi)各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時,用隔離法。有時在解答一個問題時要多次選取研究對象,需要整體法與隔離法交叉使用。
【例3】一半徑為R的絕緣球殼上均勻地帶有電荷量為+Q的電荷,另一電荷量是+q的點電荷放在球心O上,由于對稱性,點電荷受力為零,現(xiàn)在球殼上挖去半徑為r()的一個小圓孔,則此時球心O的點電荷所受力的大小及方向為(已知靜電力恒量為k) ( )
【解析】可把小圓孔再補上,想象成沒有挖去一樣,由于圓孔半徑,所以小圓孔帶電體可看成點電荷,和它處于同一直徑另一端的帶電體是與它對稱的點電荷,這兩個點電荷產(chǎn)生的電場在球心O處疊加后,合場強為零,即E1+E2=0。挖去的圓孔部分帶的電荷量為,在O點產(chǎn)生的場強為,所以,對稱點電荷在球心處的場強大小為。帶電量為+q的點電荷受力,方向由球心指向小孔。
【答案】A
【感悟】本題的解題關鍵是求出球心O處的場強,用補償法求解的同時,也滲透了對稱性原理??傊箅妶鰪姸纫斫鈭鰪姷暮x,弄清場強的方向;要熟記場強的幾個公式并搞清適用條件;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變換思路。
1.對于等時圓,屬于有圓周限制的典型斜面,具體理解以下兩個結論,并希望讀者推導。
圖2
【例4】如圖3所示,AB和CD為兩條光滑斜槽,它們各自的兩個端點均分別位于半徑為R和r的兩個相切的圓上,且斜槽都通過切點P。設有一重物先后沿兩個斜槽從靜止出發(fā),由A滑到B和由C滑到D,所用的時間分別為t1和t2,則t1與t2之比為 ( )
圖3
【解析】本題是兩個等時圓組合,利用上述結論直接判斷t1與t2之比為1∶1。
【答案】B
【例5】電阻非線性變化的滑動變阻器R2接入圖4甲圖的電路中,移動滑動變阻器觸頭改變接入電路中的長度x(x為圖中a與觸頭之間的距離),定值電阻R1兩端的電壓U1與x間的關系如圖4乙圖,a、b、c為滑動變阻器上等間距的三個點,當觸頭從a移到b和從b移到c的這兩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圖4
A.電流表A示數(shù)變化相等
B.電壓表V2的示數(shù)變化不相等
C.電阻R1的功率變化相等
D.電源的輸出功率均不斷增大
【解析】定值電阻R1兩端的電壓U1與x間的關系是線性關系U1∝x,所以通過R1的電流與x間的關系也是線性關系I∝x,因此電流表A示數(shù)變化相等,所以A項正確;電壓表V2的示數(shù)U2=E-Ir=E-kxr,所以電壓表V2的示數(shù)變化相等,B項錯誤;電阻R1的功率P1=I2R1=(kx)2R1與x2成線性關系,因此C項錯誤;對于D選項,可以用平時學到的結論,即電源的輸出功率隨外電阻變化的關系圖象如圖5所示,且當R外=r時電源的輸出功率最大,此題中由于不知R外(即R1+R2)和r的大小關系,無法確定電源輸出功率的變化情況,D項錯誤。
【答案】A
【點撥】在平時的解題過程中,積累大量的推論,在解答選擇題時可以靈活應用。如:(1)平拋運動速度的反向延長線過水平位移的中點;(2)不同質量和電荷量的同性帶電粒子由靜止相繼經(jīng)過同一加速電場和偏轉電場,軌跡重合;(3)直流電路中動態(tài)分析的“串反并同”結論;(4)平行通電導線同向相吸,異向相斥;(5)帶電平行板電容器與電源斷開,改變極板間距離不影響極板間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等。
圖5
【例6】(2015·上海高考)一顆子彈以水平速度v0穿透一塊在光滑水平面上迎面滑來的木塊后,二者運動方向均不變。設子彈與木塊間相互作用力恒定,木塊最后速度為v,則 ( )
A.v0越大,v越大
B.v0越小,v越大
C.子彈質量越大,v越大
D.木塊質量越小,v越大
【解析】設木塊的長度為L,木塊的質量為m1,子彈的質量為m2,子彈與木塊間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為F,子彈從射入木塊到穿出木塊的過程中,木塊的位移的大小為s1,子彈的位移的大小為s2,如圖6所示,由幾何關系可得s1+s2=L(L為定值)。
圖6
圖7
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對木塊:F=m1a1,對子彈:F=m2a2,如圖7所示,CD段表示v0未增大時子彈的v-t圖象,MG段表示v0未增大時木塊的v-t圖象,梯形CDFO的“面積”的大小表示v0未增大時子彈的位移的大小,梯形MGFO的“面積”的大小表示v0未增大時木塊的位移的大小,則梯形MGDC的“面積”的大小等于L;AB段表示v0增大后子彈的v-t圖象,MN段表示v0增大后木塊的v-t圖象,梯形ABEO的“面積”的大小表示v0增大后子彈的位移的大小,梯形MNEO的“面積”的大小表示v0增大后木塊的位移的大小,則梯形MNBA的“面積”的大小等于L;由圖可得,v1>v2(其中v1為v0增大后木塊最后速度,v2為v0未增大時木塊最后速度),即:v0越大,v越大,A項正確;子彈質量越大,子彈的加速度越小,木塊質量越小,木塊的加速度越大,同理畫圖象可得C項正確。
【答案】AC
【點撥】高考對圖象法的考查主要表現(xiàn)為識圖,即看圖說話,利用圖象設問,另一種就是圖形轉換,如已知加速度圖象,轉化為速度圖象,還有一種就是用圖,利用圖象巧解物理問題,這種形式在近年高考中極為常見,像本題利用公式法麻煩,但是利用圖象法方便快捷。小球在經(jīng)過這些點時,過A點的小球的動能最小。忽略空氣阻力,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圖8
【例7】如圖8所示,BD是豎直平面內(nèi)圓的一條豎直直徑,AC是該圓的另一條直徑,該圓處于勻強電場中,場強方向平行于圓。將帶等量負電荷的相同小球從O點以相同的動能射出,射出方向不同時,小球會經(jīng)過圓周上不同的點。
A.可以斷定電場方向由O點指向圓弧AMB上的某一點
B.小球經(jīng)過圓周上的不同點時,過B點的小球的動能和電勢能之和最小
C.小球經(jīng)過圓周上的不同點時,過C點的小球的電勢能和重力勢能之和最小
D.小球經(jīng)過圓周時,機械能最小的小球應經(jīng)過圓弧CND上的某一點
【解析】過A點的小球的動能最小,說明克服電場力和重力做功最多,故電場力和重力的合力方向沿AC方向斜向下,如圖9所示。小球帶負電,場強方向與qE方向相反,由O點指向圓弧AD段上某點,A項錯誤;小球電勢能、重力勢能和動能之和守恒,即E電+Ep+Ek=恒量,克服重力做功越多,則電勢能和動能之和越小,B項正確;從O到C,電場力和重力做功之和(或合力做功)最多,因此電勢能和重力勢能的減少量最大,那么電勢能和重力勢能之和就最小,C項正確;電場力做功等于小球機械能的增加,因此電場力做的負功越多,機械能越小,小球有最小機械能時應經(jīng)過圓弧AD段上的某一點,D項錯誤。
圖9
【答案】BC
圖10
(2)在應用公式時要注意g與g′的區(qū)別;對于豎直面內(nèi)的圓周運動模型,則要從受力情形出發(fā),分清“地理最高點”和“物理最高點”,弄清有幾個場力;豎直面內(nèi)若做勻速圓周運動,則必須根據(jù)做勻速圓周運動的條件,找出隱含條件;要注意線軌類問題的約束條件。
(3)若帶電粒子在電場中做圓周運動時,解題要點依舊是受力分析找圓心,分析得到向心力,與重力場中不同是的最高或最低點由于電場力的加入有所不同。電場力和重力都是恒力,在電場力作用下的運動可與重力作用下的運動類比。
(作者單位:江蘇省江陰市第一中學)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掌握了必要的方法,方能高屋建瓴,撥云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