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韓國的魯迅研究

        2016-03-20 15:58:53權赫律
        東吳學術 2016年4期
        關鍵詞:魯迅研究二十世紀魯迅

        權赫律

        世界文學

        韓國的魯迅研究

        權赫律

        魯迅,不僅在中國家喻戶曉,在世界許多國家也享有盛譽,其作品在三十多個國家有五十多種文字的翻譯版本。二十世紀初,魯迅的作品在韓國面世不久就受到了韓國文人的關注,并通過各種形式介紹于韓國文壇,歷經(jīng)波折,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也就是說韓國的魯迅研究在二十世紀就經(jīng)歷了一個起步、發(fā)展、受挫、再復興的過程。本文擬以實證主義的研究方法,依據(jù)二十世紀韓國的魯迅作品的接受與研究的相關史料,對二十世紀韓國的魯迅研究作一個全面的概述。

        魯迅;韓國;二十世紀;實證主義;接受與研究

        一、序論

        二十世紀中國的偉大文學家和思想家、世界文化巨人之一魯迅,不僅在中國家喻戶曉,在世界許多國家也享有盛譽,其作品在三十多個國家有五十多種文字的翻譯版本。①戈寶權:《魯迅的世界地位與國際威望》,見《魯迅硏究學術論著·資料匯編》,第1226頁,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85。魯迅的盛名在韓國也不例外,魯迅作品面世不久就受到了韓國文人的關注,并通過各種形式介紹于韓國文壇。遺憾的是韓國的魯迅研究,因眾所周知的原因,在一段時期在國內(nèi)沒有獲得一個詳盡、系統(tǒng)介紹的機會。時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入貫徹和國際關系的緩和,這種局面才得以有所改觀,出現(xiàn)了介紹韓國學界翻譯和研究魯迅狀況的一些文章。②范業(yè)本:《魯迅在朝鮮》,《魯迅研究年刊》,1981。李政文:《魯迅在朝鮮》,見《世界文學》1981年第4期。孫啟林:《魯迅和他的朝鮮讀者》,見《魯迅研究資料》第11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楊昭全:《魯迅與朝鮮作家》,見《外國文學研究》1984年第2期。楊昭全:《魯迅與朝鮮》,見《魯迅研究》第10輯,1987。然而,要做到系統(tǒng)、全面地介紹韓國的魯迅作品翻譯和研究,當時的國內(nèi)外研究客觀環(huán)境顯然未能達到一個寬松和方便的程度。

        如前所述,韓國對魯迅的關注僅僅在魯迅作品面世后幾年里就已經(jīng)啟動,歷經(jīng)波折,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也就是說韓國的魯迅研究在二十世紀就經(jīng)歷了一個起步、發(fā)展、受挫、再復興的過程。本文擬以實證主義的研究方法,依據(jù)二十世紀韓國的魯迅作品的接受與研究的相關史料,對二十世紀韓國的魯迅研究做一個全面的概述。

        二、二十世紀韓國魯迅研究史概觀

        一)初期的魯迅作品翻譯與評論(一九二七-一九六〇)

        (一)光復以前魯迅作品的翻譯(一九二七-一九四五)

        魯迅之名最早出現(xiàn)在韓國刊物是一九二〇年。該年月刊雜志《開辟》十一月號(總第五號)刊載了署名“梁白華”的《以胡適為中心的中國文學革命 =于最近發(fā)行的〈支那學〉中=》,其中有如下一段關于魯迅的內(nèi)容:

        小說領域里首推魯迅為最有前途的作家。他的作品《狂人日記》,描寫了一個迫害狂患者恐怖幻覺,從而開辟了支那小說前所未有的境界(筆者譯,以下未注明譯者的譯文均同)。

        署名作者梁白華,原名梁建植(一八八九-一九四四),當時活躍于韓國文壇的小說創(chuàng)作、評論、翻譯等領域,尤以大量翻譯中國古典戲劇而著稱,曾被當時韓國作家李光洙稱為“朝鮮唯一的中華劇研究者和翻譯者”。①1924年《開辟》2月號(總第44號)上刊載了題名《印象互記》的文章,是當時活躍在韓國文壇上的文人之間互相記述的印象記。其中,李光洙以筆名“長白山人”寫的《梁建植君》中可見這段內(nèi)容。他曾使用過菊如、白華等筆名,一九二二年以后就專用“白華”作筆名撰文著述,“白華”幾乎成了他的真名一般。②崔溶澈:《白華梁建植的中國文學研究與翻譯》,首爾:《中國語文學》第28輯,1996。但是,梁白華的這篇評論,后來被核實為日本人青木正兒《胡適を中心に渦いている文學革命》的譯稿,而非本人原創(chuàng)。③金時?。骸豆鈴鸵郧绊n國的魯迅研究和魯迅》,首爾:《中國文學》第29輯,1998。金世中:《日本的魯迅硏究》(1920-1941),首爾:《中國現(xiàn)代文學》第6號,1992。國內(nèi)及韓國曾有部分文章,將梁建植的該文當作第一個由韓國人著述的關于魯迅的評論并不正確。

        第一個將魯迅作品譯介到韓國的人是柳基石。柳基石于一九二七年在月刊雜志《東光》,發(fā)表了魯迅《狂人日記》全文的韓文翻譯稿,刊載期號是當年八月號,通卷第十六號,署名用了筆名“青園”。這些情況和下面的有關作者個人狀況的資料,在國內(nèi)介紹文中都未有提及,想必是因為當時條件所限無法核實之故。

        翻譯者柳基石(一九〇五-一九八〇),是韓國當時的文學批評家、獨立運動家,號樹人,曾用柳絮、青園等筆名從事文筆活動。④金時俊:《光復以前韓國的魯迅研究和魯迅》,首爾:《中國文學》第29輯,1998。金世中:《日本的魯迅硏究》(1920-1941),首爾:《中國現(xiàn)代文學》第6號,1992??d柳譯文的《東光》創(chuàng)刊于一九二六年五月,因財政困難等原因,一九二七年八月出完柳譯文的第十六號之后,曾一度被迫休刊,一九三一年一月得以復刊,最終至一九三三年一月??"?954年始曾改用題號《凌晨》,出版至1960年?!稏|光》具有當時韓國民族主義團體“修養(yǎng)同友會”機關刊物的性質(zhì),著文的作者以該會會員居多,登載的主要內(nèi)容均是關于“修養(yǎng)同友會”的“務實力行”,鼓吹道德修養(yǎng)、涵養(yǎng)民族力量等方面的內(nèi)容。譯者柳樹人曾一度跟隨該團體創(chuàng)始人安昌浩,奔波于中國上海與吉林之間,他的譯文登在《東光》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在這之后,被譯成韓文的魯迅作品是《頭發(fā)的故事》。這篇由梁白華翻譯的作品,收錄在一九二九年一月由開辟社出版的《中國短篇小說集》里。繼之,梁白華又于一九三〇年一月四日-二月十六日,用筆名“白華”分二十四回,在《朝鮮日報》連載了《阿Q正傳》全文的韓文譯稿。⑥譯文登載于當時《朝鮮日報》的第四版面(共8個版面)文藝欄上,其中1月份的6、7、11、12、13、14、18、20、21、27、29日,2月份的1、2、3、5、7、10、11、12、14日,共20天連載。

        考察韓國的魯迅研究,不能不提的還有丁來東。丁來東(一九〇三-一九八五)曾留學日本,后來于一九二四年八月轉(zhuǎn)到北京攻讀英文,私下卻決心研究中國文學,苦心學習漢語。丁來東從一九二八年開始撰寫大量介紹中國文學的文章,投往韓國的報紙、雜志上。一九三〇年,他翻譯了魯迅小說《傷逝》并以《愛人之死》之名,發(fā)表在《中外日報》的一九二八年三月二十七日-四月十日的版面上。①《中外日報》于1926年11月15日在漢城創(chuàng)刊,1928年12月6日曾因刊載支持中國反日運動的社論,受過日帝總督府的無限期停刊的處分。1929年2月18日解除處分后,該報一如既往地鼓吹民族精神,終不堪日帝的頻繁干涉,于1931年9月2日自行???。同時,丁來東又是在韓國第一個著述并發(fā)表魯迅作品評論的作者,這方面的內(nèi)容,本文準備在后文作詳述。

        日本軍國主義統(tǒng)治時期,韓國的抵抗運動家、詩人李陸史(一九〇四-一九四四)對魯迅更是推崇備至。李陸史原名李源祿,也叫李活,陸史為號。魯迅逝世后,他不但撰述了一篇魯迅追悼文章(后文有詳述),還于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在雜志《朝光》②《朝光》是目前《月刊朝鮮》的前身,是由朝鮮日報社1935年11月創(chuàng)刊的綜合性月刊雜志。因當時日帝彈壓,斷斷續(xù)續(xù)維持到1944年12月號(通卷第110號)便被迫終刊,1946年3月隨著光復才得以復刊,以1948年的12月號(通卷第3號)而告終。該刊內(nèi)容涉及形勢、經(jīng)濟、社會問題等諸多方面,但其注重的還是文化面,登載了大量文學作品。十二月號(第二卷第十二號),刊載了魯迅的《故鄉(xiāng)》韓文全文譯稿。李陸史對魯迅情有獨鐘,在譯文前還登了加黑框的魯迅遺照,并附了一段關于魯迅生平和主要作品的簡介。

        (二)光復以前關于魯迅的作家論及作品論(一九二七-一九四五)

        隨著梁白華一九二〇年刊登在《開辟》的《以胡適為中心的中國文學革命》被核實為日文的翻譯稿,丁來東的《中國短篇小說家·魯迅及其作品》,就成了韓國的第一篇關于魯迅作品的評論。

        丁來東的這篇評論,從一九三一年一月四日至當月三十日在《朝鮮日報》文藝版,分二十回連載,共用二十二天全文才刊載完畢。③作者將該文收錄于《丁來東全集》時,題目改成了《魯迅及其作品》,其目錄如下:一、緒言;二、魯迅自序傳略;三、《吶喊》;四、《彷徨》;五、《彷徨》與《吶喊》;六、《野草》;七、魯迅的語言;八、結論。其中有五天未刊,估計是作者的文稿沒有及時到達報社之故,因為根據(jù)《丁來東全集》附錄的自撰年譜,發(fā)表該文當時作者暫居在北京。

        丁來東這篇評論,內(nèi)容涉及了魯迅的全部文學創(chuàng)作作品,即對兩部小說集《吶喊》,《彷徨》以及散文集《野草》作了全面的分析和評論。文中還就魯迅走上文藝之路的經(jīng)過、創(chuàng)作以外的論文和翻譯活動情況、當時在中國文壇上的地位、魯迅的思想狀況,也作了分析和評論。雖然部分內(nèi)容不盡準確,但是,在韓國魯迅研究史上第一篇評論文的意義卻不可低估。

        一九三四年四月,由《東亞日報》發(fā)行的綜合時事雜志《新東亞》④《新東亞》是時事綜合月刊,1931年11月由《東亞日報》創(chuàng)刊發(fā)行,1936年由于《東亞日報》受日帝彈壓而被迫???,至1964年才復刊發(fā)行到現(xiàn)在,是韓國歷史最悠久的綜合性雜志。第三十號,刊載了署名“上海 申彥俊”的文章,題目為《中國大文豪·魯迅訪問記》。作者申彥?。ㄒ痪农査?一九三八),號為隱巖,是韓國獨立運動家,當時任韓國《東亞日報》駐上海、南京特派記者。自一九三一年起至發(fā)表《中國大文豪·魯迅訪問記》之前,他就已經(jīng)發(fā)表了七篇關于中國政局、思想界動態(tài)等方面的文章。他在這篇采訪記里寫了采訪的經(jīng)過、對魯迅的印象等,并通過談話的形式介紹了魯迅對當時中國時局、文壇動態(tài)的觀點。

        另外,李陸史在魯迅去世后寫了《魯迅追悼文》,并署名“李陸史”分五回連載于《朝鮮日報》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九日的版面上。⑤該文在當時的《朝鮮日報》第五版面上,其中10月26、28日沒有連載。作者在這篇追悼文前邊也登載了與《故鄉(xiāng)》譯文前所載相同的魯迅遺照。李陸史對魯迅持有一種近乎崇拜的情感,非一般感情所比,這從他的悼文內(nèi)容中也可窺見一斑。他不僅記述了魯迅的生平和在社會改革方面的功績,還對曾與魯迅有過論爭的革命文學派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并且還特別對魯迅的《阿Q正傳》和《狂人日記》作了評述。之所以將該篇追悼文性質(zhì)的文章,列入評論之列,主要也正是因為有了這部分作品論的內(nèi)容。

        這一時期韓國涉及到魯迅評論的文章,還有金臺?。ㄒ痪农栁?一九四九)于一九三〇年十一月十二日至十二月八日,分十八回以“天臺山人”的筆名,連載于《東亞日報》的《文學革命后的中國文藝觀△過去十四年△》。①該文在登載期中,11月15、17、19、21、22、23、24、30、31日和12月1日沒有連載。當時,作者于12月27日始在同版面上連載了《朝鮮小說史》,估計是精力所限之故。這篇也因不是專論魯迅的文章,因此,不作為本文具體論述對象。

        此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韓國從日本軍國主義統(tǒng)治下得到解放為止,即韓國光復為止,關于魯迅作品的翻譯或者評論陷入了低潮期,未見新的內(nèi)容。這是因為一九三七年日本發(fā)動全面對華侵略戰(zhàn)爭前后,韓國內(nèi)高度昂揚的抗日情緒使日帝韓國統(tǒng)監(jiān)部引起了警覺,從而采取了一系列高壓政策所致。尤其是一九三八年,日帝發(fā)布的禁書目錄中就列入了魯迅的多部著作,②根據(jù)新東亞社1977年編輯的《日帝禁書33卷》,有如下魯迅作品列在其中:《魯迅選集》,上海:1937?!遏斞肝募?,1937?!遏斞高z著》,1937。《現(xiàn)代小說集》(第一輯),上海:1936(收錄了魯迅短篇小說)?!遏斞缸詈筮z書》,上海:1936。《中國新文學叢刊書信》,上海:1937(收錄了魯迅書信)?!遏斞干⑽募罚虾#?937。當時研究魯迅之困難局面可略見一斑。過去有些文章,據(jù)該禁書目錄認為魯迅的這些著作當時都已譯介于韓國,這種判斷未免有些操之過急。一則這些著作目錄中只有中文版和日文版;二來通觀韓國的文獻資料,并沒有發(fā)現(xiàn)魯迅的這些著作當時有韓文翻譯的記錄。另外,日帝制定這則禁書目錄的根據(jù)和背景也需要考慮,本文對此不另作贅述。③關于這點不妨借鑒金河林的觀點:“究竟朝鮮總督府警務局是根據(jù)什么標準和渠道來制定了這個目錄尚不很清楚,但是可以推測如下幾種可能性:1.根據(jù)在朝鮮廣泛流傳的魯迅著作由警務局自行制定;2.依照日本本國警務局指令制定;3.根據(jù)當時中國國民黨制定的禁書目錄制定;4.綜合前邊原因而制定?!币娊鸷恿帧俄n國魯迅文學的受容樣相》。

        總之,此后在韓國再次見到有關魯迅的文章,時間就已經(jīng)推移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的一九四六年。

        (三)光復初期至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魯迅文學的翻譯和研究狀況(一九四五-一九六〇)

        韓國光復以后對魯迅文學表示關注,并有所作為的要首推金光洲(一九一〇-一九七三)。金光洲,小說家,筆名為萍,曾就讀上海南洋醫(yī)大,其間除從事創(chuàng)作外,還撰文向國內(nèi)介紹中國文學。一九四六年,他與李容珪共同翻譯并出版了《魯迅短篇小說集》。該小說集由“漢城出版社”出版,并標有“第一輯”字樣,但并未發(fā)現(xiàn)有續(xù)集出版。譯者請丁來東作了題目為《魯迅與中國文學》的序文,還附了金光洲的譯者自序和魯迅的《〈吶喊〉自序》,最后還附了《魯迅略傳》。該譯集收錄的魯迅小說如下:《幸福的家庭》、《故鄉(xiāng)》、《孔乙己》、《風波》、《高老夫子》、《端午節(jié)》、《孤獨者》。另外,金光洲還于一九四八年在《白民》新年特輯號上,發(fā)表了《魯迅和他的作品》一文。

        這個時期關于魯迅的論著,還有林炳夏的《回憶革命文學家魯迅》(一九四七),金龍燮的《魯迅論——醞釀期的文學》(一九五五),樸魯胎的《魯迅論》(一九五八),文璇奎的《談魯迅》(一九六〇)等。④見金時俊、徐敬浩共編《韓國中國硏究論著目錄》1945-1999(歷史,哲學,語文學),第471頁,首爾:松,2001。

        這個時期,韓國處于一個大動蕩之中,經(jīng)歷了迎接光復、南北韓各自成立獨立政府、因之而起的朝鮮戰(zhàn)爭等重大歷史事件。尤其朝鮮戰(zhàn)爭留下的是一個斷壁殘垣、滿目瘡痍的韓國。在這百業(yè)待興的歲月里,文學領域也不例外。經(jīng)過這場手足相殘的戰(zhàn)爭,原來活躍在韓國文壇的主要文人作家或者亡故、或者自愿,或者被迫相繼北上,離開了韓國。因此,韓國文壇進入了相對蕭條期,即使留下來的文人作家,面對民族生存空間極度被毀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也無暇顧及外國文學。何況當時中國人民自愿軍的參戰(zhàn)和世界冷戰(zhàn)局勢下反共浪潮的形成,也不容許文人、作家對中國文學表示更多的關注。這一階段為數(shù)不多的幾篇相關魯迅的論著發(fā)表,也都是剛剛光復后幾年內(nèi)的事情。這種狀況得以改善,在韓國再次見到關于魯迅的文章是一九六一年。

        二)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八十年代韓國的魯迅研究(一九六一-一九九〇)

        進入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在韓國出現(xiàn)的第一篇關于魯迅的文章,既不是翻譯也不是評論,而是一篇碩士學位論文,即韓國成均館大學碩士研究生金哲洙,于一九六一年撰寫的碩士學位論文《魯迅研究》,這同時又是韓國第一篇關于魯迅的研究生學位論文。

        以金哲洙的《魯迅研究》為開端,韓國的魯迅研究可以說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眾所周知,一篇學位論文里除了進行專門研究的著者外,至少還凝聚著若干名對該課題有較深造詣的學者或教授的心血,在這個意義上,該篇論文無疑是韓國魯迅研究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這也標志著韓國的魯迅研究,開始擁有了訓練有素的專門研究人員,為其研究更上一個臺階作了必要的人力儲備。

        但是,魯迅研究領域的繁榮景象并沒有立即來臨,究其原因不外乎前述的韓國當時的客觀環(huán)境所致。盡管如此,這個時期韓國的魯迅研究文苑里,也并非一枝獨秀,除撰寫韓國第一篇關于魯迅的學位論文的金哲洙外,我們還可見到兩位孜孜以求的學者,他們是車柱還和河正玉。前者于一九五六年在《文學春秋》上登載了《民主,反抗,絕望——魯迅》;翌年,后者則在《空士論文集一》上發(fā)表了《魯迅文學的背景》一文。

        進入七十年代,雖依然只有一篇學位論文,但是整個魯迅研究領域里的氛圍和成就,已是今非昔比。一九七〇年,國立首爾大學的碩士研究生李玲子,發(fā)表了其學位論文《魯迅小說研究——其作品中的民眾像》。此后,陸續(xù)發(fā)表的一般論文就有九篇之多,另外還出了四篇作品譯注和翻譯。這些著者和譯者當中有部分人員后來長期專注于魯迅研究,豐富了韓國魯迅研究成果,現(xiàn)將其人其文列舉如下:①該目錄根據(jù)前面的金時俊、徐敬浩共編《韓國中國研究論著目錄》而作。

        韓武熙:《魯迅的文學和思想》,《成均》(成均館大)二十四(一九七〇)。

        車柱環(huán):《魯迅到中共執(zhí)權》,《橋》(一九七一)。

        全寅初:《阿Q正傳研學》,《人文科學》(延世大)三十六,一九七六。

        李家源(譯):《阿Q正傳,狂人日記》,東西文化社(一九七八)。

        許世旭(譯):《阿Q正傳》,泛友社(一九七八)。

        時至八十年代,韓國魯迅研究領域里最值得一提的現(xiàn)象,就是學位論文的大量涌現(xiàn)。一九八〇年,以高麗大學碩士研究生金明壕的畢業(yè)論文《魯迅小說研究》為開始,這十年里的學位論文共有十三篇之多。這些論文的研究范圍,涉及魯迅龐大文學世界的各個角落,既有對小說的研究,又有對雜文的研究;既有文學思想的研究,又有創(chuàng)作技法的研究;既有作家傳記的研究,又有作品人物形象的研究。而且,這些學位論文又清一色全是碩士學位論文,這意味著它們都是聚焦于魯迅的某一特定部分的研究,而非對某一領域的整體性研究,這點從下文列舉的論文題目中,就可見一斑。

        金明壕:《魯迅小說研究》,高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一九八〇)。

        樸佶長:《魯迅〈吶喊〉研究》,韓國外國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一九八一)。

        金河林:《魯迅小說的主題思想變貌過程研究》,高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一九八二)。

        樸敏雄:《魯迅小說的人物研究——以〈吶喊〉和〈彷徨〉中的民眾和知識分子為中心》,延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一九八三)。

        韓秉坤:《〈阿Q正傳〉研究-以性格創(chuàng)造為中心》,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一九八四)。

        劉春花:《魯迅有關婦女作品研究》,成均館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一九八四)。

        文晸郁:《魯迅文學的背景,作家意識的形成過程》,高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一九八五)。

        尹榮根:《魯迅初期小說人物研究》,檀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一九八五)。

        許庚寅:《魯迅小說的文藝性研究》,延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一九八六)。

        張惠瓊:《魯迅“雜文”的藝術性研究》,檀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一九八八)。

        曹容兌:《魯迅小說的技法研究》,明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一九八八)。

        李泳東:《魯迅作品中的思想研究——以初期作品為中心》,明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一九八九)。

        鄭東寬:《前期魯迅雜文中的人道主義研究》,嶺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一九八九)。

        與此同時,這十年中又出現(xiàn)了大量的相關論文和一些值得一提的翻譯,如第一部魯迅全部小說的韓文翻譯,韓武熙的日本魯迅研究家竹內(nèi)好《魯迅文集一-六》的韓文翻譯等。八十年代涵蓋魯迅方方面面的碩士學位論文,數(shù)十篇具有一定深度的相關論文,魯迅全部作品的完整韓文翻譯,為九十年代高質(zhì)量的博士學位論文的出現(xiàn),打下了堅實的學術基礎,也為魯迅研究的進一步開展做了系統(tǒng)的準備。

        三)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韓國的魯迅研究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韓國魯迅研究界,值得一提的現(xiàn)象是中國國內(nèi)專家學者的相關論著在韓國刊物上的發(fā)表。①按時間順序排列如下:王士菁(申永福,劉世鐘譯):《魯迅傳——魯迅的生涯和思想》(1992)。王富仁:《〈狂人日記〉細讀》,《中國現(xiàn)代文學》第6號(1992)。林非:《魯迅研究的展望》,《中國現(xiàn)代文學》第8號(1994)。嚴家炎:《論〈故事新編〉與魯迅創(chuàng)作思想的演變》,《中國現(xiàn)代文學》第8號(1994)。王富仁:《中國魯迅研究的歷史與現(xiàn)狀》,《中國現(xiàn)代文學》第8號(1994)。錢理群:《作為思想家的魯迅》,《中國現(xiàn)代文學》第8號(1994)。錢理群:《“想”與“說”(“寫”)的困惑——魯迅關于知識者的思考》(講演稿),《理論與實踐》第8期(1994)。王富仁(金賢貞 譯):《中國的魯迅研究》(單行本),首爾:世宗出版社(1997)。登載其中大部分論文的年刊《中國現(xiàn)代文學》,由“韓國中國現(xiàn)代文學學會”主辦的學術刊物,始創(chuàng)于一九八七年。其中一九九一年的第六號是《紀念魯迅誕辰一百一十周年特輯》,而一九九三年的第八號則是《魯迅文學與思想研究特輯》。

        除了吸收包括中國在內(nèi)的國外魯迅研究成果外,這個時期還有部分韓國研究者在中國魯迅研究??习l(fā)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其目錄如下:

        金河林:《魯迅研究在南朝鮮》,《魯迅研究年刊》,(宋慶齡基金會、西北大學合編),中國和平出版社,一九九〇。

        嚴英旭:《韓國的魯迅研究動向》,《魯迅研究月刊》一九九四年第一期。

        嚴英旭:《魯迅文學的創(chuàng)作手法》,《魯迅研究月刊》一九九四年第十二期。

        金泰萬:《魯迅諷刺理論研究》,《魯迅研究月刊》一九九七年第八期。

        這些事實表明,中韓學者在魯迅研究領域,進入了相互交流和共同探討的階段,從而為韓國的魯迅研究開辟了一個嶄新的局面。

        此外,這個時期韓國魯迅研究的又一個特點,是博士學位論文的出現(xiàn)。按時間順序排列,這些論文目錄如下:

        金龍云:《魯迅創(chuàng)作意識研究——以〈吶喊〉、〈彷徨〉為中心》,成均館大學,博士學位論文(一九九〇)。

        劉世鐘:《魯迅〈野草〉的象征體系研究》,韓國外國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一九九三)。

        金河林:《魯迅文學思想的形成和轉(zhuǎn)變研究》,高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一九九三)。

        嚴英旭:《魯迅文學的現(xiàn)實主義研究》,全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一九九三)。

        韓秉坤:《魯迅雜文研究》,全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一九九五)。

        樸佶長:《魯迅與“左翼作家聯(lián)盟”關系研究》,韓國外國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一九九九)。

        韓元碩:《阿Q典型研究》,檀國大學,博士學位論文(二〇〇〇)。

        上述博士論文的著者中,不少目前已是韓國一些大學中文系里的中堅教授,同時,他們又都是韓國魯迅研究界最為活躍的主要研究者。

        另外,這一時期又一值得矚目的現(xiàn)象,是除專門研究者以外的文學研究人員,對魯迅文學的關注,其代表可舉崔元植和全炯俊。前者致力于韓國文學研究并已取得斐然業(yè)績;而后者卻是地地道道的中國文學研究者,其業(yè)績同樣也已在研究界廣為認可。崔元植在關于韓國近代文學研究和文學史研究的論文、著述中不時地以魯迅作為參照體系,并給予了高度的評價。①見《植民地近代和民族問題在韓國文學中的反映》,首爾:《民族文學史研究》1998年第13號;《地上之路》,《回歸文學》,首爾:創(chuàng)作與批評社(2001)。全炯俊教授不僅在其主攻領域,中國新文學時期的現(xiàn)實主義研究的論文和著述當中提及了魯迅,還編撰了為數(shù)不少的關于魯迅的資料和研究論文,豐富了韓國的魯迅研究領域的成果。②見《新文學時期的現(xiàn)實主義理論研究》1992年國立首爾大學博士學位論文;《魯迅的現(xiàn)實主義理論研究》,首爾:《中國現(xiàn)代文學》第6號(1992);《小說家魯迅及其小說作品世界》,首爾:《中國現(xiàn)代文學》第10號(1996);《韓雪野小說中的魯迅》,首爾:《中國現(xiàn)代文學》第17號(1999)。

        至此,我們可以看到韓國在魯迅研究領域,已經(jīng)擁有了高素質(zhì)、專業(yè)化的研究隊伍,其研究水準也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應該認為,這一時期韓國的魯迅研究界空前活躍和繁榮的景象,與一九九二年中韓兩國的正式建交營造的諸多寬松的客觀條件有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

        本文旨在考察二十世紀韓國的魯迅研究情況,包括起始、進展過程、有突出業(yè)績的研究者及成果。為此,本文將韓國的魯迅研究,根據(jù)其特征分階段進行了考察。

        光復前后和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韓國處在動蕩時期,魯迅研究可以說也難以達到一個專業(yè)化的水平。難能可貴的是,在這種自己民族生存處于異常嚴重危機的狀況下,魯迅研究不僅得以起步,而且,雖歷經(jīng)艱難卻沒有擱淺,出現(xiàn)了不少翻譯、評論作品等,為在韓國確立魯迅研究的體系打了較堅實的基礎。

        二十世紀六十、七十、八十三個年代,其每階段的特點分別是學位論文的亮相、較為準確的作品理解和翻譯的出現(xiàn)、覆蓋魯迅方方面面的碩士學位論文和整個作品的完整翻譯。

        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魯迅研究在韓國全面開展,既有“請進來”,也有“走出去”,中韓學者相互交流的新局面的形成和博士學位論文的出現(xiàn),是其重要的標志。這一時期韓國的魯迅研究,之所以能夠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與一九九二年的兩國建交后形成的空前寬松的交流環(huán)境不無關系。由此,我們足可以相信,魯迅研究在韓國將會有更為廣闊的前景。

        權赫律,文學博士,吉林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

        猜你喜歡
        魯迅研究二十世紀魯迅
        二十世紀初期中國的密碼破譯
        文史春秋(2022年3期)2022-06-15 01:48:46
        淺談二十世紀新具象藝術與洛佩斯
        河北畫報(2021年2期)2021-05-25 02:06:42
        魯迅研究中的“大問題”與“小問題”
        魯迅,好可愛一爹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44
        二十世紀之散曲創(chuàng)作與研究
        中華詩詞(2020年8期)2020-02-06 09:27:16
        《魯迅研究文集》
        文學自由談(2020年3期)2020-01-02 18:06:55
        《魯迅研究年刊》的傳播與影響
        名作欣賞(2018年17期)2018-01-28 14:38:29
        魯迅《自嘲》句
        魯迅看書
        她曾經(jīng)來到魯迅身邊
        海峽姐妹(2015年10期)2015-02-27 15:13:26
        97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有码在线| 亚洲啪啪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lv粉色| 无码粉嫩虎白一线天在线观看 | 精品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 | 无码伊人久久大蕉中文无码| 亚洲精品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91国产精品自拍在线观看| 色欲av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日本老熟妇毛茸茸| 人妻精品丝袜一区二区无码AV| 日本福利视频免费久久久| 91久久国产香蕉熟女线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爽爽爽麻豆色哟哟|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777777| 中文字幕Aⅴ人妻一区二区苍井空| 黑丝美女喷水在线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区视频| 胸大美女又黄的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免费一级a毛片在线播出| 按摩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激情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伦一区二区三级视频| 亚洲日韩图片专区小说专区| 久草久热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一区白浆在线观看| 免费a级毛片18禁网站app|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亚洲AV日韩AV高潮喷潮无码| 国产av一级二级三级| 射精区-区区三区| 黑人玩弄漂亮少妇高潮大叫|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400条| 中文字幕亚洲中文第一| 国产欧美精品aaaaaa片| 亚洲av无码xxx麻豆艾秋| 国产精品每日更新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国产|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