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韓國語與漢語中的被動句是兩種語言被動意義表達的主要方式,同時也是韓漢語學習者所需要掌握的重要內(nèi)容。盡管韓漢被動句之間存在共性,但是二者間的特性也是學習者需要注意的。本文從韓漢被動句的表達方式、賓語、感情色彩三個方面分析異同之處,希望能在韓漢被動句的對比區(qū)分上提供一定幫助。
【關(guān)鍵詞】韓漢被動句 表達方式 賓語 感情色彩 對比
漢語被動句被定義為表示被動意義的語句,而在韓國語被動句中,受事者充當主語,由主語本身承擔謂語動作執(zhí)行的角色。本文從韓漢被動句的表達方式、賓語、感情色彩三個方面入手進行對比分析,找出了韓漢被動句的一些特點。
一、韓漢被動句表達方式對比
1.韓國語被動句表達方式。
a.由“-?、-?、-?、-?”構(gòu)成的被動句 。這是最具代表性的韓國語被動句的表現(xiàn)形式,主要是用添綴的方式將“-?、-?、-?、-?”加在動詞語干之后而構(gòu)成被動態(tài)。例如:(1)??? ?? ?? ?? ?? ??? ??? ???.
b.由“??,???,??”構(gòu)成的被動句。以“??”為單位的動詞一般是名詞+“??”構(gòu)成的,用自動詞“??,???,??”的語干“?-,??-,?-”來代替“ ??”,使結(jié)合后的動詞具有被動意義。例如:(2)??? ?? ??? ?? ??? ???? ?? ???.
c.由“?/?/???”構(gòu)成的被動句。將補助用言“?/?/???”連接在原動詞的語尾上而構(gòu)成。有些他動詞由于音韻上的限制不能與動詞被動接續(xù)詞“?,?,?,?”相連構(gòu)成被動式,還有一些“??”類動詞“???,???”等可以與“?/?/???”連接構(gòu)表示被動意義。例如:(3)??? ?? ??? ?? ??? ???? ?? ?? ???.
2.漢語被動句表達方式。
a.有標記被動句。有標記被動句是指句子中存在表示被動意義的“被”,“叫”,“讓”,“給”,“挨”,“受”,“遭”等詞,這類表被動意義的詞一般以“被”字為代表,添加了此類被動詞的句子被稱為有標記被字句。例如:(4)涂鴉之類的東西,如果被發(fā)現(xiàn)了,是不是要受懲罰?
b.無標記被動句。無標記被動句又稱意義被動句,其定義為主語在表達過程中承擔受事方角色,但是不能用“被”字來代替其動作執(zhí)行。例如: (5)經(jīng)過多次的化療,他的病最終治愈了。
無標記被動句中的主語其承擔是引出主題的功能,多是有其特定的指向性意義,一般情況下不會表示謂語動詞所表示的動作,因此不會被表示為施事方。
二、韓漢被動句中的賓語
被動句中的賓語主要有三種分布位置,如果賓語位于主語位置,則記為Np1;賓語位于間接賓語位置,則記為Np2;賓語位于直接賓語位置,則記為Np3。
1.韓漢語被動句的 Np1。韓語以及漢語中的被動句中的受事方往往是賓語位于主語位置NP1,其原因在于被動句中的主語由于被動參加了謂語動詞所參與的活動,其原來的狀態(tài)與性質(zhì)因此而發(fā)生了變化。例如: (6)a.? ?? ?? ?? ? ???? ???. b.這段時間攢下的錢都被無賴奪走了。
韓語與漢語被動句中的Np1在使用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韓語中的處所性詞語只能充當狀語,并不能被Np1充當,但是漢語則可以。例如:(7)a.?? ??? ?? ???. b.墻上被挖了一個洞。
2.韓漢語被動句的 Np2。漢語被動句中的賓語位于間接賓語位置Np2,在作為施事方時會存在由于生命維度與活動力成正比的情況,換言之,即存在有生與無生的差異,無生的活動力要顯著低于有生的活動力。在韓漢語言的被動句中,諸如表示自然、工具、團隊的詞語都可以充當施事方的角色。例如:(8)a.?? ?? ?? ? ?? ??? ????. b.所有的事情都被不能說的秘密裹在里面。
韓國語被動句的Np2一般不用第一人稱來充當被動句的施事方,而漢語則經(jīng)常允許第一人稱來充當。例如:
(9)a.?? ??? ???. b.? ??? ??? ???. c.餃子被我吃掉了。
三、韓漢被動句的感情色彩
1.韓語被動句以中性色彩為主。韓國語被動句具有“接受性”的語義特征,被動句本身不具有特殊的語言色彩,句子的感情色彩則取決于動詞的語義及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例如:(10)?? ?? ???? ?????. (11)? ??? ???? ?????.
2.漢語被動句的語義色彩以消極色彩為主。漢語中的被動語句的語義色彩往往以消極色彩為主,如“蒙受”、“遭受”具備了被動句的語義特征,“被”往往被忽略掉,讓被動句由此具備一種較為消極的色彩,被動句中主語往往受到了不情愿的因素而接受客觀事實。例如:(12)小李被小偷偷了錢。(13)小劉被鎖在門外。
四、結(jié)語
以上主要從韓漢被動句的定義、表達方式、句中的賓語、感情色彩等方面進行了對比分析,希望能對韓國語被動句的掌握及靈活運用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參考文獻:
[1]宣德五.韓國語基礎(chǔ)語法[M].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2]劉沛霖.韓國語語法[M].商務(wù)印書館,2009.
[3]張斌.新編現(xiàn)代漢語(第二版)[M].復(fù)旦大學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程柳音(1990.5-),女,黑龍江肇東人,天津外國語大學亞非語言文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