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二軍 郭玉明 郭海明 王海霞 渠桂榮(河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河南新鄉(xiāng)453007)
?
“國培計劃”的示范引領作用價值研究
——以河南師范大學“國培計劃”中小學骨干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培訓項目為例*
郝二軍郭玉明郭海明王海霞渠桂榮
(河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河南新鄉(xiāng)453007)
摘要:中小學骨干教師培訓是國家教師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的重要途徑。文章介紹了河南師范大學近五年承辦“國培計劃”中小學骨干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培訓項目和“國培計劃”示范性綜合改革骨干教師能力提升高端研修項目培訓任務,努力提升參培學員的教學理論素養(yǎng)、教育教學能力和研究能力,在返崗后充分發(fā)揮好“種子”和“領頭雁”的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對“國培計劃”、“省培計劃”等培訓項目可持續(xù)發(fā)展進行了有效的探索研究。
關鍵詞:國培計劃;示范引領作用價值;可持續(xù)發(fā)展
Abstract: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work in national teacher education,and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teachers.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at Henan Normal Universityhas hosted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quality improvement training programs in"National Training Plan"and the exemplary and comprehensive reform in"National Training Plan"to enhance the high-capacity of backbone teachers in the past five years.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o strive to enhance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knowledge,teaching capacity and research capacity of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the training,and make them give full play to the exemplary and leading role as"seed"and"lead goose"after returning to the post.In addition,it explor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National Training Plan","Provincial Training Plan"and other training programs.
Keywords:National Training Plan;exemplary and leading role;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教師是教育事業(yè)的第一資源,沒有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就沒有高質量的教育。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確定了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政策要點,吹響了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進軍號角?!鞍倌甏笥?,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根據(jù)《國務院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和《教育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深化教師教育改革的意見》,貫徹落實國家教育改革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進一步深化教師教育改革,推進教師教育內涵式發(fā)展,全面提高教師教育質量,培養(yǎng)造就高素質專業(yè)化教師隊伍,加快教師教育的發(fā)展,扎實推進“國培計劃”和“省培計劃”等培訓項目可持續(xù)發(fā)展,提高教師教育水平,對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具有重大的戰(zhàn)略意義。要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黨中央、國務院對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教育工作高度重視和戰(zhàn)略部署,為教師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教師培訓不僅是個人素質的提升,也是國家發(fā)展的需要。只有教師能力和素質的不斷提高,才能培養(yǎng)出符合國家社會需要的人才和接班人,才能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人才保障[1-7]。中小學骨干教師培訓是教師進修學校繼續(xù)教育事業(yè)的主干部分,為進一步提高培訓質量和培訓實效,在教育部、財政部和河南省教育廳的支持下,河南師范大學結合近五年承辦“國培計劃”中小學骨干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培訓項目和“國培計劃”示范性綜合改革骨干教師能力提升高端研修項目(共計368人)進行了全面的回顧、思考和總結,發(fā)揮好“種子”和“領頭雁”的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推動教師教育改革。“國培計劃”要想得到可持續(xù)發(fā)展,并日趨成熟,就必須進行模式創(chuàng)新,進行變化和更新。
我們對“國培計劃”和“省培計劃”等培訓項目可持續(xù)發(fā)展進行了研究和探討?!皣嘤媱潯睂嵤┣闆r從培訓策略、培訓成效、創(chuàng)新特色、問題與建議等幾個方面,學校建立了扎實的“國培”制度基礎,打造了一支優(yōu)秀的培訓團隊,形成了特色的“國培文化”,收獲了豐富的培訓經(jīng)驗。旨在總結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問題、提供借鑒,形成我省的培訓特色加以推廣。
闡述“國培計劃”和“省培計劃”實施的宗旨和意義,并對參訓教師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希望學員們充分認識“國培”和“省培”的意義和自身所承擔的責任,盡快轉變角色,克服困難處理好學習、工作生活的關系,積極參與到培訓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去,充分發(fā)揮“種子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帶動我省基礎教育和學前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為深化基礎教育改革,提升學前教育質量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著力提升參訓教師的教育理念,解決他們在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促進專業(yè)能力發(fā)展,聚焦培育一大批省級骨干教師,夯實省級名師的培育基礎,逐步構建起以服務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為目標,以提高農村基礎教育學校教師能力素質為重點的培訓體系,引導、帶動、輻射全員培訓工作的開展。
培訓對象從“國培計劃”覆蓋的初中、小學、幼兒園和高中教師中遴選,原則上以農村教師為主。各地要結合《河南省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十二五”規(guī)劃》,深入貫徹《教育部關于深化中小學教師培訓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訓質量的指導意見》(教師[2013]6號),依據(jù)《河南省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訓課程標準(試行)》,將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技能作為培訓的主要內容,以典型教學案例為載體,創(chuàng)設真實課堂教學環(huán)境,緊密結合學校教育教學一線實際,開展主題鮮明的技能培訓。實踐性課程應不少于教師培訓課程的50%。要將中小學教師專業(yè)標準、師德教育、信息技術和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通識課程,列入培訓必修模塊。
采取“動態(tài)延伸”的混合培訓模式,即:以網(wǎng)絡研修社區(qū)貫穿始終的“院校集中培訓、校本反思實踐、課題研究引領”的模式。承擔培訓任務的院校要以教學實踐問題為核心,整體設計集中培訓、校本研修和課題研究等內容,充分利用網(wǎng)絡研修社區(qū),加大訓后指導工作力度,突出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和互動性。
集中培訓要遵循教師成長規(guī)律,強化基于教學現(xiàn)場、走進真實課堂的培訓環(huán)節(jié)。通過現(xiàn)場診斷和案例教學解決實際問題,采取跟崗培訓和情境體驗改進教學行為,利用行動研究和反思實踐提升教育經(jīng)驗,確保培訓實效。改革傳統(tǒng)講授方式,強化學員互動參與,將院校集中培訓與優(yōu)質中小學幼兒園“影子教師”實踐相結合,增強培訓吸引力、感染力。
河南師范大學對“國培計劃”和“省培計劃”高度重視,按照“國培計劃”的標準和教育部、省教育廳有關文件要求,高標準地實施好“省培計劃”項目,并做好本地梯級教師隊伍建設規(guī)劃。同時,要加強與高等院校和優(yōu)質中小學幼兒園的合作,建立“聯(lián)合立項、分工協(xié)作、共同推進”的工作機制,不斷創(chuàng)新培訓模式,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要將“省培計劃”納入當?shù)亟處熽犖榻ㄔO和教師培訓工作總體規(guī)劃,精心謀劃和組織項目實施工作。
“省培計劃”作為“國培計劃”的重要補充,重在引導各地培訓事業(yè)的科學發(fā)展,要積極落實教師教育投入政策,統(tǒng)籌安排區(qū)域內師資培訓經(jīng)費。加強監(jiān)管,確保質量。要充分利用教師培訓管理信息系統(tǒng)建立健全學員的培訓檔案制度。省教育廳、財政廳將對各市、縣和有關教師培訓機構的培訓內容、教學安排、管理服務、學員滿意率以及各地教師培訓投入等進行績效評價,評價結果將作為下一年“省培計劃”資金分配的重要因素。進一步擴大“國培計劃”和“省培計劃”實施效果,建立以校本研修為基礎的“國培”、“省培”、“市培”、“縣培”和“校培”各級聯(lián)動的一體化管理、差異化培訓的教師終身學習體系。以實施“省培計劃”為契機,積極構建從新入職教師到教師教育專家、從校級骨干到縣級骨干到市級骨干、從縣級名師到市級名師的區(qū)域性教師梯隊建設攀升體系。同時,各市、縣要加強專項經(jīng)費使用管理,確?!笆∨嘤媱潯辟Y金轉款專用。省教育廳、省財政廳將對培訓任務承擔機構預算執(zhí)行、經(jīng)費使用和財務管理等情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對于違規(guī)違紀行為,將依照有關規(guī)定嚴肅處理。
(一)管理人性化,服務周到化
人性化的管理,周到的服務是高質量完成培訓任務的重要前提條件。從培訓項目邀(競)標開始,學校就高度重視,成立了“河南師范大學高國培計劃培訓項目”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對“國培計劃培訓項目”工作進行總體組織和協(xié)調;領導小組下設項目執(zhí)行辦公室,項目執(zhí)行辦公室又下設生活班主任、學科班主任、宣傳、行政保障、督導檢查等相關職能工作組,制定了各工作組職責和學員管理規(guī)章制度等。班主任在學員報到之前就與學員取得聯(lián)系,深入調查,了解學員對培訓的需求,做好服務。校、院聯(lián)動的兩級管理模式,既保證培訓工作步調一致,又保證學校優(yōu)質教學資源的同步共享。學校還多次召開“國培計劃”協(xié)調會,要求所涉及到的部門通力協(xié)作、密切配合,從組織領導、后勤保障、教學資源、師資配備、培訓過程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為保證培訓任務的完成創(chuàng)造了優(yōu)越的前提條件。
(二)培訓方案和目標科學合理化
一個科學合理的培訓方案可以使培訓的各方面事半功倍。培訓目標的準確合理性是培訓成功的基礎。為了使培訓方案科學合理,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學校在培訓前展開培訓需求調研,初步確定了各個項目的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和培訓形式;在參訓學員報到后,利用休整時間對學員進行了詳細的需求調研,向學員發(fā)放調查問卷,進行了個別訪談,全面掌握學員特點和需求。根據(jù)以上調研情況,承辦學院各專家再一次對培訓方案進行了修改和完善,形成了最終的培訓方案。培訓目標的設定,既要考慮社會對教師的素質需求,又要關注教師自身情況和業(yè)務基礎,保證教師職業(yè)生涯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在培訓的具體實施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不斷深入了解學員的需求情況,進而及時調整培訓方案,既保證了培訓方案和目標的科學合理化,又保證了培訓方式的靈活性和人性化。
(三)培訓方式的創(chuàng)新
培訓方式的順利實施是培訓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學院根據(jù)學員需求以及對現(xiàn)代教師的要求采取了創(chuàng)新化的培訓方式,除了專題講座、交流研討、現(xiàn)場觀摩、技能訓練等多種形式外,采用集中面授與網(wǎng)絡研修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旨在推進跨年度遞進式培訓,推行混合式培訓模式,推動項目管理協(xié)同創(chuàng)新,建立骨干教師常態(tài)化培訓機制。精心設計培訓內容,嚴格挑選培訓師資,建立培訓實踐基地,密切保持后續(xù)追蹤。突出示范性,發(fā)揮學員在培訓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努力提升教學理論素養(yǎng)、教育教學能力和研究能力,在返崗后充分發(fā)揮好“種子”和“領頭雁”的作用發(fā)揮示范引領作用。
(四)服務保障有力化
為了讓學員在培訓期間能夠生活無擔憂、工作無顧慮、學習有勁頭,學校為學員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生活學習條件,為學員全身心的投入學習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五)評價機制完善化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tǒng)的教師培訓評價機制已經(jīng)不能順應時代的需求。在“國培計劃中小學骨干教師”培訓期間,我們在培訓的不同階段設計調查問卷,讓學員對培訓的各個方面進行評價,班主任多次深入學員中間展開訪談,及時聽取學員的建議,并且及時采納。培訓結束后,通過培訓學員、學員單位、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對培訓過程各個環(huán)節(jié)和培訓效果的反饋,收集各方面意見和建議,為以后的“國培計劃”和“省培計劃”培訓項目培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河南師范大學通過承辦“國培計劃”中小學骨干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培訓項目和“國培計劃”示范性綜合改革骨干教師能力提升高端研修項目等培訓任務,為“國培計劃”“省培計劃”等培訓項目可持續(xù)發(fā)展進行了探索和研究,不斷豐富培訓模式,其經(jīng)驗可對其他專業(yè)“國培計劃”“省培計劃”等培訓項目提供借鑒和參考。發(fā)揮好“國培計劃”“種子”和“領頭雁”的示范引領作用,“國培計劃”“省培計劃”等培訓項目可持續(xù)發(fā)展是國家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必然需求,是滿足人民群眾對高質量教育迫切需求的重要條件,是推動教育事業(yè)科學發(fā)展的重要保障,是建設高素質專業(yè)化師資隊伍的重要保障?!皣嘤媱潯薄笆∨嘤媱潯钡扰嘤栱椖客苿恿宋覈逃獍l(fā)展,推動了基礎教育教師隊伍的建設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朱旭東.論“國培計劃”的價值[J].教師教育研究,2010,22(6):3-8.
[2]吳振利,王小依,王丹丹.強“五性”以提高中小學骨干教師培訓實效[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33(14):27-29.
[3]曹長德.論“國培計劃”的改進與完善[J].中國高教研究,2013 (10):60-62.
[4]王澈,徐緩,邢永恒,等.化學教育專業(yè)開設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J].化學教育,2015,36(18):6-9.
[5]沈春英,張華,胡秀蘭,等.工程教育培養(yǎng)目標有效性評價的探索[J].高教學刊,2016(4):175-179.
[6]姜村.“國培計劃”項目效益最大化研究[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4,8:51-54.
[7]王北生,任青華.“國培計劃”教師培訓模式的優(yōu)化及創(chuàng)新[J].中國教育學刊,2014(9):91-93.
中圖分類號:C9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6)12-0007-03
*基金項目:河南省教育廳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研究重點項目(編號:2014-JSJYZD-012)。
作者簡介:郝二軍(1979-),男,河南周口人,副教授,博士,碩導,主要從事國培計劃培訓和藥物合成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