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林
摘要:在化學教學中,參與式教學方法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關注和學生的歡迎,是當下教育模式中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本文結合教學實際探討如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實施參與式教學.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 參與式教學
參與式教學其實質(zhì)就是教師通過各種各樣的教學方式,營造出一個輕松、愉悅、平和、溫馨的教學氛圍,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我實踐、自我學習、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最終實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
一、組建良好的學習氛圍
參與式教學法,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這種積極學習情緒的組建是需要建立在學生自身心理感受以及學習行為的基礎上,要想真正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過程中,教師就要為學生組建一個良好的、平等的、溫馨的學習環(huán)境,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時刻注重自己輔導者角色的靈活轉變,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其引導者和參與者的身份進行深入教學,教師需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進展和心理情緒變化等問題,并及時進行有針對性的調(diào)整,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例如,在講 “蛋白質(zhì)和維生素”時,學生了解了蛋白質(zhì)、維生素都是有機化合物,并且知道蛋白質(zhì)的組成元素,通過簡單實驗了解蛋白質(zhì)的一些性質(zhì)特征,了解蛋白質(zhì)的營養(yǎng)作用,生活中幾種主要維生素的名稱、來源和作用,從哪些食物中可以攝入蛋白質(zhì)的維生素等知識,以學生周圍的生活環(huán)境作為教學的切入點,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學生營造了真實富有畫面感的學習氛圍,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從而提升了教學質(zhì)量.
二、設計趣味性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剛開始學習化學這門學科時,學生會對化學知識普遍存在想象,教師則需要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設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實驗,如水能滅火,難道還能點火?教師需要取干燥的蔗糖粉末5g與氯酸鉀粉末5g在石棉網(wǎng)上混合,用玻璃棒攪勻,堆成小丘,加入過氧化鈉3g,滴水,半分鐘后,小丘冒出白煙,很快起火燃燒,這一現(xiàn)象和學生印象思維中的理念產(chǎn)生了沖突,學生紛紛表現(xiàn)出強烈的好奇心,急迫地想知道這一現(xiàn)象的實驗原理是什么.通過這樣一個簡單的實驗,就設置了很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又如,在講“奇妙的二氧化碳”時,教師可以通過運用雞蛋在醋中的上浮下沉的實驗變換成用衛(wèi)生棉球來實驗,將衛(wèi)生棉球放到含有醋和小蘇打的水溶液里,放進去的一剎那衛(wèi)生棉球慢慢沉到杯底,時間一點點過去,小棉球就開始不安分了,在水里不停地上下躍動,實驗的效果比雞蛋的結果更加明顯.這一時刻,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進入頂峰.
實踐表明,實驗教學是化學學科的特色,也是教師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高質(zhì)量化學課堂的“全能助手”.受制于當前教學模式的影響,化學教學中存在著“看重結果,忽視過程”、“側重解題,忽略實驗技能”等現(xiàn)象,因此教師應該更新教育觀念,貼近學生生活進行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促使學生自主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三、靈活運用學生的家庭資源
家庭中具有豐富的學習資源,經(jīng)過教師的精心設計后,家庭也可以成為學生學習化學的有益場所.在化學教學中,教師應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使學生感覺到化學就在身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家庭作業(yè)的形式,要求學生在課堂教學前搜集土豆、蘋果、香蕉、饅頭、米飯、等食物,分別進行滴加碘水的實驗,小組進行合作實驗,讓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充分理解并掌握淀粉遇碘變藍的特性.教師利用學生生活中的物品作為實驗的具體材料,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簡單便捷易操作,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
家庭實驗相比于校園實驗,更加具有便捷性,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思維空間得到適當開發(fā),不僅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也更加符合化學學科重視實際操作技能的課程理念,學生獨立觀察、自主學習思考、實踐驗證結論的能力得到培養(yǎng).這樣對課堂教學起到了有效的引導和激勵作用.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設計一些操作簡單便捷、結果明顯直觀的實驗,從而提高化學教學質(zhì)量.
總之,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實施參與式教學,能夠有效地改變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重視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挖掘?qū)W生學習潛在的能力,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羅秀玲.教師與學生部分核心化學概念相異構想的比較研究[J].化學教育.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