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建英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學體育部,福建 莆田 351100)
開展花樣跳繩對學生參與體育課積極性的影響研究
許建英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學體育部,福建 莆田 351100)
本文通過文獻分析法、實驗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和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在體育課中開展花樣跳繩對學生參與體育課積極性的影響進行研究。結果顯示,在體育課中開展花樣跳繩項目可明顯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主要表現(xiàn)為上課遲到早退情況有所改善、學生的求知欲明顯增強、上課氣氛變得活躍等,并且學生在這一過程中自信心、集體榮譽感等變得更強,身體靈活協(xié)調性變得更好。
花樣跳繩;體育課;積極性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變革,中學體育教學也需要不斷地發(fā)展。傳統(tǒng)的體育課程教學內容重復單調,只是按照教學大綱機械地去授課,學生對體育課的學習難以提起興趣。體育課自由活動的時間,學生往往是各玩各的,并沒有起到體育鍛煉的目的。在新課程理念下,更加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更加注重通過體育課這個平臺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可見,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對上好體育課至關重要。花樣跳繩是從傳統(tǒng)跳繩項目改進演繹而來,它融合了音樂、舞蹈、武術等表演元素,非常富有時代氣息。花樣跳繩種類繁多,包含個人花樣、交互繩花樣、車輪跳等多種類型,但所需設施和設備簡單,故在人群中廣受歡迎。已有相關研究表明,花樣跳繩對青少年的肌肉爆發(fā)力、身體柔韌性和協(xié)調性改善都有幫助。目前,國內對花樣跳繩在體育課中推廣研究較少,對花樣跳繩對學生參與體育課積極性的研究幾乎處于空白,有關研究迫切需要展開。
1.1 研究對象
開展花樣跳繩對學生參與體育課積極性的影響。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在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以“花樣跳繩”檢索得到166篇相關文獻。仔細閱讀,研究分析了這些文獻,為本研究提供理論依據(jù)。
1.2.2 實驗法 在學校高一年級中挑選2個各程度都相近的自然班,開展8周的教育實驗,每周上2節(jié)的體育課。一個作為實驗組(共49人),在體育課中引入花樣跳繩項目;一個作為對照組(共48人),按正常教學大綱安排基礎內容教學。在正式開展實驗前,先進行8周的教育實驗觀察,獲得相關的數(shù)據(jù)用于比較研究。
1.2.3 問卷調查法 在開展教育實驗后對學生進行無記名問卷調查。實驗組學生問卷題目:(1)你覺得體育課開展花樣跳繩后,自己上體育課的積極性有提高嗎?設置4個選項;(2)你認為開展花樣跳繩后班級或者個人最大的改變是什么?讓學生自由回答。本次發(fā)放問卷49份,回收有效問卷49份。對照組學生問卷題目:“你希望體育課開展花樣跳繩教學項目嗎”,設置4個選項。本次發(fā)放問卷48份,回收有效問卷47份,無效問卷1份。
1.2.4 訪談法 在開展教育實驗時中間階段(第4周)和結束后分別同班級體育課任課教師及部分同學進行交談,詢問開展花樣跳繩后班級體育課和自身在認知、態(tài)度等方面出現(xiàn)的一些細微變化,詳細記錄。
1.2.5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采用ExceL 2003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處理。
1.2.5 邏輯分析法 在對調查研究獲得的數(shù)據(jù)基礎上,通過歸納整理,結合相關基礎理論知識對數(shù)據(jù)進行綜合分析研究。
2.1 實驗前后遲到早退狀況
從表1可知,在未開展花樣跳繩前,實驗組與對照組遲到和早退的情況相差很小,并且早退情況都稍微好于遲到。這是因為很多學生在上體育課之前,有其他文化課的學習。在升學壓力之下,很多學生忙于文化課的學習,而忽視體育課的學習。并且教室與學校操場通常較遠,學生下課后若不立刻出發(fā)前往操場,很容易造成體育課上課遲到。體育課下課之前的幾分鐘,教師都會點名,因此,學生通常都會有意識的在下課前在指定地點集合,所以早退的情況較好。開展花樣跳繩教學實驗后,實驗組遲到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早退情況有所改善,但不明顯。這說明開展花樣跳繩能夠調動學生上體育課的積極性,使其有意識地按時或者提前到達上課地點。
表1 教學實驗開展前8周內學生上課出勤情況
2.2 實驗組調查問卷情況
從表2可知,開展花樣跳繩教學實驗后,實驗組大部分學生都認為自己上體育課的積極性得到了提高。這是因為花樣跳繩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競爭性,剛好符合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喜歡探究、展示自我的心理特點。當然,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是不同的,不可能都對花樣跳繩表現(xiàn)出喜愛。這也提醒我們,以后開展體育教學項目,可以適當因人而異。
收集整理歸類后的針對題目(2):你認為開展花樣跳繩后班級或者個人最大的改變是什么?前5位的答案分別是“體育課變得有趣,上課氣氛變得活躍”“班級變得更加團結,每個人的集體觀念變得更強”“與其他同學的互動變得更多,更自信了”“體育課自己的活動量變大,運動過后身體更舒坦”“身體靈活性和協(xié)調性變得更好”。這體現(xiàn)出花樣跳繩項目對學生有較大的吸引力,它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這對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培養(yǎng)表達交流能力和團隊意識,保證學生身心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表2 實驗開展后上課積極性變化統(tǒng)計
2.3 對照組調查問卷情況
從表3可知,非常希望和不希望在體育課中開展花樣跳繩的學生很少。這主要與我國的文化氛圍有關,我國傳統(tǒng)文化提倡中庸的思想,因此在學生對花樣跳繩了解不多,甚至沒有體驗過的背景下,很少會對花樣跳繩作出強烈的帶有傾向性的看法與回答。但這個年紀的學生對新鮮事物總是充滿好奇,因此,希望開展花樣跳繩的學生人數(shù)還是多于該項目持可有可無態(tài)度的學生。將來,還應該加大對花樣跳繩的宣傳普及。
表3 對照組希望開展花樣跳繩項目統(tǒng)計
2.4 訪談結果
通過與實驗組的學生交談得知,自從開展花樣跳繩后,同學們對體育課理論知識的學習明顯發(fā)生改變。很多人以前認為體育課就是跑跑步、打打球等活動,只要勤加練習,看看NBA或者足球、排球、羽毛球比賽等就可以模仿學習,雖然體育課也配備有教材,但很多人根本懶得去看。花樣跳繩由于體育課教材中涉及到的內容少之又少,加之在平常的體育課中又不常見。因此很多同學都有意識地去搜集有關花樣跳繩的文本和視頻材料,加強理論學習。通過與任課體育教師的交談得知,引入花樣跳繩后,學生們對花樣跳繩進行了很多提問,如步伐和節(jié)奏以及如何更緊密地配合等,這也給教師帶來了教學的壓力和動力。
3.1 結 論
通過客觀的實驗數(shù)據(jù)比較可知,開展花樣跳繩可以提高學生參加體育課的積極性,最明顯的表現(xiàn)就是上課遲到情況得到有效改善。通過對學生的問卷調查得出大部分同學都認為體育課開展花樣跳繩提高了自己上課的積極性,覺得班級上課的氛圍變得活躍,自己的身心狀況發(fā)生了改變。另外,花樣跳繩還可以讓學生有意識的去加強體育理論學習。這主要是因為花樣跳繩既是個人的自我展示又需要大家的團結合作??偠灾隗w育課開展花樣跳繩能顯著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
3.2 建 議
3.2.1 提高教師專業(yè)能力 由于花樣跳繩走進體育課還是比較新鮮的一件事,學生對花樣跳繩最初知道的也比較少,不知道怎樣開展?;犹K中很多跳法又需要多人協(xié)調配合,為了在一開始就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就必須讓更多的學生參與花樣跳繩中來,這對體育教師的組織管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外,體育教師在以前的學習培訓中,也沒專業(yè)系統(tǒng)的學習花樣跳繩。因此,今后需要不斷加強花樣跳繩的理論學習和進行教育實踐。
3.2.2 努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花樣跳繩之所以能夠提高學生參與體育課的積極性是因為在傳統(tǒng)常見的體育教學項目里,花樣跳繩的引入讓人耳目一新。但是,若對花樣跳繩的類型和跳法缺少更新,久而久之,學生也會感覺到膩。因此,今后教師需要不斷深化花樣跳繩教學,結合學生特點特長,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 1 ]段紹斌,劉易華. 民間體育資源的開發(fā)與學校體育的整合——民間傳統(tǒng)體育項目花樣跳繩研究[ J ].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9,17(7):89-90.
[ 2 ]謝璞, 陶明明, 胡磊. 武漢市中小學開展花樣跳繩的影響因素分析[ J ].湖北體育科技,2013,32(7):648-650.
[ 3 ]李盼,肖偉. 花樣跳繩培訓課程在上海青少年學生中推廣的可行性研究[ J ].當代體育科技,2013, 3(20):104-105.
[ 4 ]劉為坤,劉樹軍,陳德旭. 高校校園休閑體育項目開發(fā)研究—以花樣跳繩運動為例[ J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4(6):80-83.
[ 5 ]王海英.花樣跳繩運動研究[ J ].寶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4(2):82-85.
[ 6 ]張小美.花樣跳繩教學實踐[ J ].青少年體育,2013(1):126-127.
[ 7 ]宗延偉.民間傳統(tǒng)體育在中小學開展現(xiàn)狀研究——以花樣跳繩為例[ J ].搏擊·武術科學,2013(1):88-89.
G807.0
A
1674-151X(2016)11-059-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22.031
投稿日期:2016-09-23
福建省教育科技規(guī)劃:實施體育藝術“2+1”項目背景下“高中體育專項化”教學改革的可行性研究(項目編號:FJJK14-454)。
許建英(1975—),中學一級,本科 ,省級優(yōu)秀教練。研究方向:體育教學前沿動態(tài)及課程改革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