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鳳
【摘要】 目的 探析生長抑素治療急性胰腺炎的護理干預效果。方法 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0例?;颊呔褂蒙L抑素進行治療,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 觀察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專項護理, 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結(jié)果 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36.6±10.6)d, 對照組(37.4±9.2)d, 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治愈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以及死亡率分別是80.0%、22.5%、20.0%, 對照組分別是70.0%、55.0%、3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后, 兩組患者的血尿淀粉酶檢測結(jié)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生長抑素治療急性胰腺炎能夠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與護理干預措施相配合, 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降低死亡率。
【關鍵詞】 生長抑素;急性胰腺炎;護理干預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 by somatostati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All patients received somatostatin for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 special nursing. Clinical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Hospital stay time was (36.6±10.6) 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it was (37.4±9.2) d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cure rat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mortality rate respectively as 80.0%, 22.5% and 20.0%. These indexes were 70.0%, 55.0% and 30.0% in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serum/uric amylase detection in both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somatostatin in treating acute pancreatitis can reduc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Combining with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this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cure rate and reduce mortality rate in patients.
【Key words】 Somatostatin; Acute pancreatitis;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
急性胰腺炎[1]屬于我國消化系統(tǒng)中常見的一種危重癥疾病, 尚未明確其發(fā)病機制。多數(shù)急性胰腺炎患者屬于輕癥胰腺炎, 但隨著患者病情的不斷發(fā)展, 輕癥胰腺炎會發(fā)展成重癥胰腺炎, 占15%~20%[2]?;颊邥l(fā)多器官衰竭與全身炎性反應綜合征等多種疾病, 死亡率>50%。急性胰腺炎又可稱為壞死性胰腺炎、急性出血[3], 具有發(fā)病快、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起病急、病情復雜、致死率高等特點, 傳統(tǒng)治療方法的臨床療效有待提高, 生長抑素被應用到急性胰腺炎的臨床治療中, 能夠有效降低胰酶的分泌量, 阻礙胰酶的合成, 有效緩解患者的腹痛, 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作者以本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治療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 均給予生長抑素治療, 隨機分組并實施不同的護理方案, 以對生長抑素治療急性胰腺炎的護理干預效果進行探討, 現(xiàn)將探究經(jīng)過與結(jié)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來本院就診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 均使用生長抑素治療, 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40例。觀察組中男26例, 女14例, 年齡最大68歲, 最小20歲, 平均年齡(37.6±10.1)歲;對照組中男28例, 女12例, 年齡最大72歲, 最小22歲, 平均年齡(38.3±11.2)歲, 80例患者的知情同意書均經(jīng)過醫(yī)院委員會進行審核通過。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對比,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 住院過程中禁食, 并實施胃腸持續(xù)性減壓, 并及時給予患者抑酸處理與補液, 遵醫(yī)囑給予護理, 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 并根據(jù)患者的實際病情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觀察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專項護理。具體如下。
1. 2. 1 用藥評估 用藥前, 護理人員需對生長抑素的使用禁忌、注意事項、性能以及藥物準備情況等進行了解, 例如是否低溫保存、藥物配伍的禁忌等, 若是患者患有糖尿病, 需實施血糖監(jiān)測后再給藥。
1. 2. 2 用藥指導 生長抑素—思他寧屬于一種白色凍干的無菌粉末, 其作用與結(jié)構(gòu)和人體中的生長抑素保持一致, 因此使用思他寧進行治療可發(fā)揮同等的作用, 不僅能夠避免胰液的反流, 而且能夠降低胰腺具備的消化自身組織的作用。思他寧的保存有具體的要求, 需保存于25℃的環(huán)境中, 且注意思他寧是單獨用藥, 不可與其他藥物聯(lián)用。思他寧用藥后的半衰期是1.1~3.0 min, 因此可通過微量泵靜脈泵入, 以保證藥物的連續(xù)性。護理人員需注意監(jiān)測患者的血糖與胰島素分泌情況, 以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血糖變化方面存在的異常情況, 每間隔4 h監(jiān)測1次。用藥后, 護理人員需對患者的不良反應與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觀察, 統(tǒng)計分析患者的尿量與生命體征變化, 少數(shù)患者在服用思他寧后會存在嘔吐等不良反應, 需及時報告給醫(yī)生, 并調(diào)整泵入流量, 以有效緩解患者的不良反應。
1. 2. 3 心理護理 急性胰腺炎患者受疾病發(fā)病急、病情重等的影響, 普遍存在厭煩、焦慮等不良心理, 因此部分患者不配合醫(yī)生的臨床治療, 有的患者直接拒絕治療, 因此護理人員需詳細將胰腺炎的專業(yè)知識告知患者, 并幫助患者平復心情, 同時講解醫(yī)院治療的成功案例, 以提高患者臨床治療的配合度、積極性與主動性, 幫助患者樹立治愈的信心。
1. 2. 4 飲食護理 治療早期, 急性胰腺炎患者無法進食, 因此需給予營養(yǎng)支持與對癥治療。待CT與血尿檢查中顯示患者的淀粉酶與胰腺恢復正常, 方可進食, 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則進行, 且護理人員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嚴格的飲食方案, 要求患者執(zhí)行。
1. 2. 5 出院指導 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出院后, 需定期回院復查, 一旦存在腹脹、腹痛等癥狀, 需及時就醫(yī)。而膽結(jié)石、膽囊炎患者也需及時進行有效治療, 以避免胰腺炎的復發(fā)。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高, 致死率也高, 及時使用生長抑素進行治療, 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保障患者盡早恢復健康。
1. 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死亡率、治愈率、住院時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治療前后患者的血尿淀粉酶變化等進行觀察與記錄。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 1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治愈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以及死亡率對比 觀察組患者住院時為間(36.6±10.6)d, 對照組為(37.4± 9.2)d, 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愈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以及死亡率等比較,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尿淀粉酶變化對比 治療前后, 兩組患者的血尿淀粉酶檢測結(jié)果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急性胰腺炎是我國臨床治療中較為多發(fā)的一種急腹癥, 指的是受到胰管內(nèi)壓上升、胰管阻塞、胰腺血供不足等因素的影響而導致患者病發(fā)的一種胰腺急性炎癥。在病情初期, 患者的臨床癥狀極不明顯, 以上腹疼痛、嘔吐、惡心、腹脹等為主, 隨著患者病情的加重, 患者會出現(xiàn)黑便、嘔血、黃疸等癥狀, 嚴重時會導致患者休克[4]。
本研究中以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為基礎進行探究活動, 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36.6±10.6)d與對照組的(37.4±9.2)d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治愈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以及死亡率分別為80.0%、22.5%、20.0%與對照組的70.0%、55.0%、30.0%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后, 兩組患者的血尿淀粉酶檢測結(jié)果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江方正等[5]的探究結(jié)果極為相似。
綜上所述, 急性胰腺炎患者使用生長抑素進行治療, 不僅能夠有效降低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而且能夠避免患者死亡, 再配合護患溝通、健康教育等專項護理, 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治愈率, 提高患者配合醫(yī)生治療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提高臨床治療成功率。
參考文獻
[1] 曾偉, 馮蕓, 周人杰, 等.微泵輸注生長抑素治療急性胰腺炎的護理.重慶醫(yī)學, 2010, 39(16):2237-2238.
[2] 葛琳俐, 錢海泳, 唐蕾, 等.腹部外科術(shù)后使用生長抑素類藥物的護理體會.江蘇醫(yī)藥, 2011, 37(7):867-868.
[3] 張志達, 張茂, 劉春玲, 等.不同輸注法治療急性胰腺炎的臨床效果.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0, 29(2):201-203.
[4] 楊愛梅, 陳曼佳, 方玉珊, 等.注射用生長抑素停治療急性胰腺炎的觀察與護理.吉林醫(yī)學, 2011, 32(14):2839-2840.
[5] 江方正, 葉向紅, 李維勤, 等.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并發(fā)乳糜瘺的護理.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0, 27(12):918-920.
[收稿日期:201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