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娟
摘 要: 小學作文,是教學中的重點之一,也是很多教師比較頭疼的問題,更是大部分學生不愿意面對的學習內容。如何讓學生愛上寫作,對其沒有心理畏懼,作者認為作文是心靈的產(chǎn)物,真實是作文的靈魂,寫作就應當是讓學生把心中的所想、所感、所思付諸于筆尖,也就是我筆寫我心,讓感受說話,這樣學生有感而發(fā),再加上教師的適當點撥,完成寫作自然水到渠成。
關鍵詞: 小學作文教學 感受 重要性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作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習作教學關鍵是要讓學生有表達的欲望,做到有話想說,有話想寫。因此教師必須充分考慮學生年齡特征和生活經(jīng)驗,巧妙安排趣味化的內容及形式,激情激趣,讓學生想說、愿寫、能交流。本文從三個方面談談感受對于寫作的重要性。
一、觀看畫面,激發(fā)感受
視、聽、觸是人體最直觀的感受,因此讓學生觀看畫面,可以是圖片,也可以是動態(tài)的視頻播放,是對視覺直接而有效的刺激,這樣的視頻或圖片刺激傳輸?shù)酱竽X中然后進行感受的生成,接著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表達自己在觀看圖片或視頻時的感受,學生會很容易講出自己的所見,在此基礎上激發(fā)學生更深的認識,此時再讓學生動筆寫一寫,學生便會很輕易地寫出剛才經(jīng)歷的一幕?!墩Z文教學大綱》中是這樣說的:“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用恰當?shù)恼Z言文字表達出來?!币员景嘀苡洝堵曈懭毡镜目蓯u行為》為例。
去年是南京大屠殺公祭的第一年,對于中國所有的市民來說都是一件意義非凡的事,為緬懷在南京大屠殺事件中頑強抗戰(zhàn)的英雄及無辜被殺的人民,同時激發(fā)學生對日本人在這一事件中可恥的所作所為的憎恨,我讓學生寫一寫感受。但是南京大屠殺距今已經(jīng)78年,絕大多數(shù)學生對這一事件不甚了解,更是無從下手,因此,我搜集關于南京大屠殺的照片及視頻播放給他們看。學生本來很淡定的情緒被一張張圖片給觸怒了,當看到十幾個日本鬼子用鐵鍬活埋中國人民時,有的學生坐不住了,直接說道:“日本人實在是太殘忍了,這些人民誰得罪了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對待他們,被埋葬者該多痛苦,他們想過沒有?”當看到尸堆如山,日本鬼子準備點火燒尸體時,有的學生更激動了,充滿了憤懣之情;當看到小嬰兒被刺刀刺死時,有的學生流下了眼淚,有的捂住眼睛不忍直視這悲慘的畫面。此時,我問學生有什么感想,有什么想說的?學生紛紛舉手,表達自己內心對日本人的憎恨及對遇難者的沉痛悼念。順勢我讓學生把滿腔的感受呈現(xiàn)到紙張上,學生回憶著那一張張圖片,不費力氣一篇文章就完成了。
給予學生最直接的視聽等刺激,往往就是給予學生最直接的寫作素材,這樣的給予直接而有效,不需要老師大費周章地講解,一切盡在所見所聞中,老師需要做的就是選取適合的、能激起學生內心情感波動的優(yōu)秀內容進行播放,并在必要的時候適當渲染氛圍即可,接下來便可坐享來自學生情感宣泄的“饕餮盛宴”。
二、先“玩”后寫,調動感受
現(xiàn)代的教育方法提倡孩子在“玩中學”,引導孩子將“玩”和“學”結合起來,通過“玩”激發(fā)他們求知的動力,培養(yǎng)習得知識、動手協(xié)作的能力,使他們在“玩”的過程中自由、快樂地學習和探索。我認為這一點運用到作文教學中也很適用,通過有目的地玩,調動學生體驗參與的感受,因為有具體事件可寫,所以學生寫起來不會有“擠牙膏”的狀態(tài),很容易就能把一件事情寫清楚、寫完整。以全班同學參與的“恐怖竹子”游戲為例。
我將學生帶到操場上,分為五大組,每組圍成一個圈,每位同學伸出右手食指放于右邊同學的掌心下,接著我開始閱讀一篇文章,在讀的過程中出現(xiàn)“竹子”這一詞語時,學生的右手必須迅速逃離右邊同學的左掌心下,同時自己的左手要抓住左邊同學的食指,如果沒有逃離或抓到,就淘汰出局,這個游戲需要同學們高度集中注意力并能一心二用。在玩的過程中,孩子們集中注意力,以備不時出現(xiàn)的“竹子”一詞,但在閱讀中我故意設下陷阱,在讀“竹葉”一詞時,故意拉長“竹”的音,學生立即采取行動,當“葉”字一出來,個個大呼上當,虛驚一場,不少被淘汰,其余學生繼續(xù)投入游戲中。游戲結束,產(chǎn)生最終的獲勝者。游戲的時間不長,只有短短的幾分鐘,但結束后,學生紛紛說道:“恐怖竹子,真不是一般的竹子,真是又恐怖又刺激,我都玩出了一身的汗。”因為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戲中,他們的感官被充分調動起來,所以情感在游戲中不斷波動。此時我順勢采訪淘汰者和獲勝者,是什么原因讓其淘汰或取得成功的?學生都能說出其中緣由。接著我便讓學生寫下剛才玩的這一游戲,因為有感于剛剛的游戲過程,所以學生便迫不及待地寫作起來。
先“玩”后寫類似于現(xiàn)在的情境教學,讓學生參與其中,在參與中生成感受,才能更好地抒發(fā)感受。相比于直接給學生一個命題,讓其創(chuàng)作,這樣的“玩中學”寫作方式能更大地調動學生各方面的感受參與創(chuàng)作。
三、關注瞬間,留住感受
感受可以是人們對特定事物或經(jīng)歷所產(chǎn)生的感想與體悟,也可以是對于瞬間情境產(chǎn)生的感悟,瞬間發(fā)生的事情或美好、或感動、或氣憤……而這短短的瞬間往往最能激發(fā)人們的感受,喚起學生想要表達的欲望。因此習作應該抓住這精彩瞬間,及時將此刻的感受記錄下來,讓學生留住這片刻的感受,真正做到我筆寫我心,讓感受說話,而當教師閱讀孩子們的感受時,也將會收獲到驚喜的瞬間。
去年12月3日下午三點左右,陰沉的天空突然飄起了小雪,正在上課的我突然聽到學生的驚呼:“老師下雪了!”我往窗外一看,果然飄起了毛毛小雪,其他學生紛紛探頭向外望,既然心思都不在課堂了,那何不成全大家,讓他們痛快地欣賞這美景呢?于是我說:“同學們,這是今年的第一場雪,也是初雪,我們到操場上一起去感受這美麗的初雪吧!”學生激動萬分,迫不及待地向操場跑去,他們有的抬頭感受雪花飄落兩頰的溫度;有的伸手想要捉住這飛舞的小精靈;有的與這漫天飛舞的雪花共舞;個個興奮不已,此時我說道:“同學們,雪花美嗎?想要把這美好的瞬間永遠留住嗎?”學生紛紛說想,于是我接著提議:“那咱們就把這美好的感受留在紙上吧!”學生忙說道:“好的,現(xiàn)在就寫吧,趁著這初雪還沒結束,咱們邊寫邊看,感覺更好!”于是一節(jié)語文課瞬間變成了作文課,看著學生埋頭寫作的樣子,突然想要感謝這一場初雪,謝謝它給了我們這一美好的瞬間。不久孩子們的作品誕生了,有的寫道:“我?guī)еd奮而又急切的心情尋找著,定睛一看,那是你嗎?小精靈,那么纖細,那么活潑,那么快樂,三兩片在空中飛舞,你們一定是前來查看的探路者,先行一步來到人間。瞧,你們的大部隊到了,千軍萬馬,紛紛揚揚?!庇械膶懙溃骸鞍咨奈鑴拥氖茄?,五顏六色的跳動的是孩子們,此刻是誰跳得更快樂呢?”有的寫道:“初雪就像老天爺送給我們的禮物,那么美,那么暖人心,今天真的很幸福!”抓住瞬間的感受,抓住瞬間的靈感,讓快樂作文在指尖流淌。
瞬間發(fā)生的事有時候能給人巨大沖擊力,如:車禍瞬間、競選成功瞬間、被表揚、被批評瞬間等,都會對學生的內心產(chǎn)生一定影響,抓住瞬間感受記錄下來,便是學生最真實、最想表達的情感。
當然,喚起學生感受的方面還有很多,如聆聽作品、身臨其境等。本文不一一闡述。布魯諾說:“使一個學生對一個學科感興趣的最好辦法,是使這個學科值得學習?!睂W生覺得值得就值得,覺得不值得就不值得,也就是在于學生自己的主觀感受,所以教師應積極地給學生制造產(chǎn)生感受的事件,激發(fā)其感受的生成,學生心有感受,自然有表達欲望,因此,不需教師多言,讓感受成為作文最好的老師,指導學生完成佳作。作文,本該情發(fā)于中,言無所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