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金鳳
?
幫扶失足青少年要“精雕細刻”
文/李金鳳
挽救失足青少年,是當前的一個嚴肅課題。各地在這方面都做了許多工作,出現(xiàn)了不少浪子回頭的動人事跡。如何做好挽救幫扶失足青少年的工作呢?我有幾點體會。首先,要接近失足青少年,和他們交朋友。疏遠他們,僅僅靠批判、處分、靠板著面孔一味訓斥,是不能使失足青少年轉化的。失足青少年干過壞事,沾上惡習,使人望而生厭,不愿去接近他們。但是,人都有感情的,都是需要溫暖的,我們?nèi)绻挥糜H人般的情誼和集體的溫暖去感動失足青少年那顆受傷的心靈,他們就會仍然在“哥們兒”中尋求所需,不能跳出泥坑。
其次,要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要善于發(fā)現(xiàn)失足青少年的積極因素,鼓勵他們上進。在他們身上既有消極因素,又有積極因素。我們要看到他們身上存在著不少污點,又要善于在他們身上找到閃光點。要做到這一點,當然不容易,需要細心和耐心,要像地質學家尋找寶藏那樣,去尋覓他們身上被灰燼掩蓋著的微弱火種。對于他們的每一個微小進步,都要及時地給予鼓勵。
做幫扶失足青少年的工作就要這樣精雕細刻,從一點一滴做起。一次有意義的集體活動,一次真誠的家訪,一次推心置腹的談話,一次熱情的支持,一次實事求是的表揚,都能使他們感到社會的關懷,成為他們轉化的動力。在失足青少年轉變的過程中,曲折和反復是在所難免的。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失足青少年在轉變的道路上又怎么可能直線前進呢?因此,當他們出現(xiàn)反復的時候,決不能灰心喪氣,放棄爭取的工作,相反,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和長期工作的打算。只要堅持用春風雨露去滋潤失足青少年的心田,我們的工作就一定會取得成效。在進行思想教育工作中,要注意給他們指明前途,同時要盡力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當然,失足青少年想要擺脫“失足”的標簽,想改惡從善,棄舊圖新,也不會一邁步就得到鮮花和掌聲,相反地,卻常常會聽到一些風涼話、諷刺話,以及一些表示不信任的話。遇到這種情況怎么辦?你還要耐心教育他們,你改變不了別人的看法,就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證明自己。這才是最有說服力的。要使自己轉變,就要能夠聽得進別人的批評和規(guī)勸。如果把善意的批評當成惡意的攻擊、把友誼的規(guī)勸當作無禮的糾纏,那勢必自己堵塞前進的道路?!傲妓幙嗫诶诓?,忠言逆耳利于行”。
社會上和集體不要求一個大病初愈的病人飛奔似地前進,不要求一個回頭的浪子一下子就作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情。但是,我們希望那些開始覺悟和取得一定進步的失足青少年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要永遠前進,不要停步。
(作者系眉山市東坡區(qū)關工委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