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潔(常州市中天實驗學?!〗K常州 213131)
?
光影聲色,點綴精彩課堂——網絡媒體資源在化學課堂中的應用報告
周潔
(常州市中天實驗學校江蘇常州213131)
摘要:在教學中努力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是化學教學的任務之一。在課堂中滲透網絡媒體資源的利用,將新鮮有趣的、能引起學生共鳴的聲音、圖像、文字、視頻作為課堂中輔助的教學手段,能讓學生專注于課堂,提高課堂效率。在課堂中引入網絡媒體資源可以給課堂注入活力,優(yōu)化了課堂環(huán)境,架起了課堂和課外大千世界的橋梁,有助于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
關鍵詞:興趣;網絡媒體資源;高效課堂
進入九年級,學生開始接觸一門新的基礎自然科學——化學。在每年新生的第一節(jié)化學課上筆者都會問他們:“什么是化學?你們了解化學嗎?”同學們雖然幾乎都無法說清楚,但都會說化學有趣也有用??梢?,以實驗為基礎的化學學科對于學習緊張的初三學生來講,還是極具誘惑力的,學生對化學學習還是充滿期待的。然而越來越多的化學課堂教學的過程是以“灌輸和注入”型為主的,導致學生在最初的興趣盎然之后,慢慢不再有所期待。如何讓學生始終保持學習化學的熱情,進而讓學生長期處在專注高效的課堂學習氛圍之中,是我們每個化學老師,乃至每一個學科教師需要長期思考的問題。
當今世界,信息技術發(fā)展水平已經成為評價一個國家現代化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指標。互聯網在我國的發(fā)展和普及正以驚人的速度展開,網絡世界豐富多彩,雖然內容良莠不齊,但也不乏積極正面,精彩有效的資源可以為人們所用。這個時代背景下的初中生求新求異、富有好奇心,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對外界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別強。由于信息爆炸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中學生可以接觸到的新鮮事物越來越多,他們開始用批判的眼光來看待周圍的事物,他們不再滿足老師簡單的說教和書本干巴巴的結論,喜歡索隱獵奇,喜歡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1]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這樣的學生面前,我們老師又豈能原地不動,抱著陳舊的方式,進行著重復低效的工作?
新課程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在新課程理念下,我們的課堂教學更需要生機和創(chuàng)意。著名的教育家皮亞杰說:“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的。”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也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痹诮虒W中努力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是化學教學的任務之一。[2]激趣的手段和方法有很多,本身化學學科中實驗環(huán)節(jié)的有效利用也是激發(fā)學生興趣的良好手段,除此以外,筆者在自己的課堂中嘗試滲透網絡媒體資源的利用,將新鮮有趣的、能引起學生共鳴的聲音、圖像、文字、視頻作為課堂中輔助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專注于課堂,提高課堂效率。
1.激趣類
化學課本的第一節(jié)《開啟化學之門》,目的就在于了解化學學科的有趣和有用,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所以筆者上課時在書本內容的基礎上,會大量應用圖片、視頻資源,來達到教學目的。比如,這一學年開學初,恰逢某衛(wèi)視某品牌化妝品廣告鋪天蓋地的宣傳,廣告開頭用吸引人眼球的方式連說三遍“我們恨化學”。筆者在新生的第一節(jié)課上先向學生了解了他們心目中的化學,同學們幾乎都對化學很感興趣,對化學學習充滿期待。接著,筆者給出了這個廣告,學生哄堂大笑,認為老師為什么放這么一個視頻來拆自己的臺,轉念又想到“化學物質”這種說法似乎經常意味著有危害的物質,面露疑慮。這時,筆者給出了該化妝品的成分表,一一指出其中的化學成分,并告訴學生,化學物質是指任何有特定分子標識的有機物質或無機物質,連“水”也是一種化學物質,到這里,學生已經對這個廣告偷換概念,只追求廣告效應的本質了解透徹了。在此基礎上,筆者繼續(xù)結合書本內容,給出“生活中處處離不開化學”的觀點,從遠古時代人們用火,到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中跟化學有關的內容,一直到現代農業(yè)、工業(yè)、醫(yī)療、航空等各個領域,包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各個方面,化學都在發(fā)揮著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從一開始的情緒幾經轉折,到后面對化學充滿崇敬,整節(jié)課保持了較高的關注度,也為以后的化學教學工作開了好頭,奠定了基礎。
又如,有的學生在學習化學之前,或多或少聽過“元素周期表”這個名詞,他們不一定知道這是什么,也不了解門捷列夫發(fā)明“元素周期表”的偉大意義,但是他們隱約知道這是個“高端大氣”的名詞。抓住這一點,筆者在課前放了美國脫口秀《艾倫秀》中一段內容,節(jié)目中一個三歲的可愛小女孩,對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如數家珍,還能簡單解釋這種元素在人體內或者生活生產中的用途,學生覺得有趣、詫異之余,對元素周期表有了更多的好奇心,筆者抓住時機,簡單介紹了門捷列夫和元素周期表,學生印象十分深刻,而且在后面講到元素時,學生格外用心,或許他們都不想輸給一個三歲的娃娃吧!
2.輔助類
現在的很多新聞報道、甚至電影電視中都會涉及一些化學原理,其實這些都是寶貴的教學資源,有的教師已經關注到這一點,比如中南大學就有一門選修課——由化學化工學院副院長徐海副教授開設的《名偵探柯南與化學探秘》——專門針對日本動漫《名偵探柯南》中的化學原理展開教學。
筆者最初關注網絡媒體資源中的化學原理,是源自于區(qū)教研室教研員蔣亦平主任的一次來校指導,蔣主任分享了他指導的一次優(yōu)質課評比,課題內容是“燃燒與滅火”,在講授完本節(jié)課的內容之后,上課教師給出了一則新聞,內容是“神七”出倉時報火警,教師在講到“狀況發(fā)生時,后方專家均表現較為平靜”時,讓學生思考為什么,通過本節(jié)課知識的學習,再聯系太空中真空的環(huán)境,有學生機智地想到了燃燒條件中的“與氧氣接觸”這一點沒有滿足,這節(jié)課精彩地畫上了句號。筆者平時看到與教學內容有關的也會注意積累,課堂中講到相關知識時,可以拿出來輔助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興趣。
比如,在講授“金屬的性質和利用”這節(jié)課時,筆者先是利用一則新聞《外商花費百萬買黃金,到手全是黃銅》引入,隨即又展示了一枚淘寶上購買的黃銅戒指,學生驚奇地發(fā)現,黃銅戒指和金戒指的確真假莫辨,于是帶著問題:如何鑒別老師手上的戒指,這節(jié)課順利而高效地展開了。
又如,在“燃燒與滅火”這一節(jié)的教學中,筆者在一上課時,先放了一段今年大熱的諜戰(zhàn)劇《偽裝者》中一段面粉廠爆炸的宏大場面,學生大多知道這部電視劇,很是激動,筆者隨即拋出問題“為什么面粉能引起爆炸呢”,學生急切地想知道原因,于是整節(jié)課從引起燃燒的條件慢慢展開,學生也在學習了本節(jié)課的內容基礎上,結合生活常識面粉具有可燃性,順利地解開了電視中的謎團。學生對于自己能解釋生活中的化學原理,其實心里是十分自豪的,甚至有學生告訴我,周末回家時把學到的知識跟同樣看這部劇的媽媽分享了。
3.質疑類
網絡媒體資源中蘊含的化學原理豐富,但是由于其他行業(yè)在化學領域不一定專業(yè)和嚴謹,因此很多啼笑皆非的錯誤也就層出不窮。比如電視劇《活色生香》中就存在大量對于化學實驗儀器不當的操作,像是熄滅酒精燈用嘴吹,膠頭滴管使用時伸入試管或接觸試管壁等。這些也都是教學資源,而且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質疑、探究的好習慣。
在“質量守恒定律”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利用了大熱網劇《暗黑者》中的一段劇情,片中專案組成員解釋案情原理時,說了這么一段話:把84和潔廁靈混在一起,產生了有毒氣體——氮氣。筆者給出“潔廁靈主要成分是鹽酸(HCl);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NaClO)”這個信息,讓學生交流討論這段劇情中的不合理之處。學生經過熱烈的討論,闡述了兩個觀點:①氮氣在大氣中大量存在,不是有毒氣體;②根據元素守恒的思想,反應前沒有氮元素,因此不可能產生氮氣,相當漂亮地解決了問題,鞏固了知識,提升了興趣。
再如:講授“溶液組成的表示”時,筆者借助去年醫(yī)療題材電視劇《青年醫(yī)生》中的臺詞:百分之九的生理鹽水一百毫升作為引入,把網友的吐槽“9%的生理鹽水,你腌咸菜么”展示給學生,引起學生高度關注后展開教學。在講完溶液在生活中的應用后,筆者拿出一袋生理鹽水,讓學生看到標簽上“0.9%”的字樣,簡單解釋了濃度過大的危害,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更培養(yǎng)了學生科學嚴謹的學習作風。
網絡媒體資源豐富多彩,只要留心,善于積累,會讓課堂增添很多亮麗的色彩,但是在利用這些資源時,也要注意以下原則:
1.“配角”原則
畢竟網絡媒體資源只是教學過程中的輔助手段、激趣方式,萬不可喧賓奪主,成為課堂的主角。在使用前要仔細考量,是否需要,是否對課堂有促進的效果,是否能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又不會奪取學生大部分關注。因此,網絡媒體資源應該像是個“配角”,既能烘托“主角”存在的重要意義,又能一定程度上推動“劇情”的發(fā)展。
2.適度原則
網絡媒體資源的運用宜少而精,在課堂中可以像一個導火線,但是課堂上不適合處處有爆點,否則一來學生容易“審美疲勞”,一來也會沖淡教學的主題。筆者建議,不必每節(jié)課都利用,一節(jié)課最多出現一處。
3.“陽光”原則
初中化學學習意在啟蒙,旨在讓學生了解化學學科的重要意義,不可否認,化學知識的不當利用也對人類社會造成一定的危害。教師應該注重引導學生關注化學積極向上,造福人類的一面,也在學生心中有意識地播下陽光積極的種子,將來從事化學研究工作來促進社會發(fā)展,而非黑心謀取私利。比如,最近國際形勢嚴峻,有新聞指出俄軍在恐怖組織首都拉卡上空投射白磷彈??吹竭@則新聞,筆者考慮這里涉及的白磷相關知識可以在課上運用,但是斟酌再三,還是沒有用,筆者也希望這樣的“地獄焰火”早點熄滅,讓化學多一些陽光正面的影響。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課堂中引入網絡媒體資源可以給課堂注入活力,它優(yōu)化了課堂環(huán)境,架起了課堂和課外大千世界的橋梁?,F代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學生身心急速成長,在新形勢下的當代教師,理應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給學生更有效更契合的幫助,給學生創(chuàng)設更自由靈動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自主愉悅地吸納知識,提升能力。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才能更具創(chuàng)造力,更有時代感。為此,我們教師探索的腳步永遠不會停止。
參考文獻
[1]張曦艷.中學生的時代特點與教育[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3,(05):13-15
[2]汪文壽.把握新課程理念,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J].中學教學參考,2009,(26):103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3.018
文章編號:1008-0546(2016)03-0048-03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