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順義區(qū)天竺中心幼兒園 王向榮
案例一:
家長:老師,我可以進來和您談談嗎?
老師:歡迎!請坐到這兒吧。(微笑著用手勢示意家長坐下)
家長:你們老師每天帶那么多孩子,真是辛苦了!
老師:(一邊給家長倒茶)是呀。孩子小,自控能力差,而家長的期望值又那么高,我們的壓力真是不小!
家長:(接過茶杯)謝謝!是啊,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每個家庭都對孩子寵愛有加。
老師:是的?,F(xiàn)在一家都是一個孩子,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哎,可憐天下父母心哪!哦,我忘了,你是不是有什么話要對我講?(笑)
家長:(微笑著)是的。我家妞妞最近對跳舞的興趣特別濃厚,每天嚷著要跳舞給我和她爸爸看,她爸爸看她對跳舞這么感興趣就特地給她買了一面大鏡子,她對著鏡子跳舞可開心了。
老師:哦?可是,在幼兒園我問她是不是不喜歡跳舞,她告訴我說“是”。
家長:會不會是妞妞在幼兒園跳舞跟不上同伴,不夠自信?。?/p>
老師:說實在的,妞妞對舞蹈的感受力和表現(xiàn)力確實一般??紤]到她最近腿腳不方便,我就讓她坐在旁邊看。
家長:謝謝您為妞妞想得那么多。我和她爸爸看她在家里那么喜歡跳舞,實在不忍心讓她只看著小朋友跳舞了。我們猜想她內心還是喜歡跳舞的,您說是不是?
老師:看來是的。
家長:我想,妞妞可能因為腿不好怕在老師和同伴面前丟臉才說不想跳舞的,她說的可能并不是心里話。
老師:可能是吧。妞妞在幼兒園表現(xiàn)欲得不到滿足,就想在家里得到滿足,有這種“補償”心理是很正常的。是我太大意了,我應該考慮到這一點的。對不起,妞妞媽媽,從明天起我就讓妞妞“歸隊”。
家長:(起身)謝謝了!再見!
案例二:
家長:老師,我可以進來和你談談嗎?
老師:歡迎!請坐到這兒吧。(微笑著用手勢示意家長坐下)
家長:很忙是嗎?
老師:(一邊給家長倒茶)還可以,有什么話您盡管說好了。
家長:(責問)你們班每個孩子是不是都參加了舞蹈排練?
老師:是的。
家長:那你怎么就不讓我家妞妞跳舞?她回家說,每次跳舞老師都讓她坐著。
老師:那是因為最近妞妞的腿腳不方便,我問她是不是不想跳,她說“是的”,我這才讓她坐在旁邊看的。
家長:你知不知道她每天回家就嚷著要跳舞給我和她爸爸看,她爸爸看她這么感興趣還特地買了一面大鏡子。這樣喜歡跳舞的孩子你說她在幼兒園不想跳舞誰相信?(情緒有些激動)
老師:我體諒動作不便的孩子,我尊重孩子的意愿有什么錯?(語氣加重)
家長:妞妞在家那么喜歡跳舞,你這怎么叫尊重孩子的意愿?(站了起來)
老師:妞妞在家的情況你可以向我反映,完全用不著用這種態(tài)度呀?
家長:你這樣的態(tài)度就好了嗎?什么老師?!我這就去找園長,如果可以,妞妞最好換個班級。(氣沖沖地走出教師辦公室)
案例一中的家長一直持一種平和、誠懇、理解的態(tài)度,從而為順利解決問題提供了有利條件,老師也是在與家長的交談中捕捉家長的談話意圖,并尋找最好的方式滿足家長意愿。案例二中的家長則給人不真誠、盛氣凌人或想操縱別人的印象,而老師也是當仁不讓,一點兒沒有緩和的意思,最終出現(xiàn)了難以控制的局面。同樣的事情,同樣的地點,不同的人卻有截然不同的結果,它告訴我們:交談方法得當,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或“化干戈為玉帛”;方法不當,只會使問題復雜化。交談是一種近距離的溝通方式,如果家長和教師能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多溝通、多體諒,共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其結果必定是“雙贏”的。
第一,要講究交流的藝術和技巧。一是教師與家長交談時應語氣委婉。先肯定孩子再指出存在的問題,先揚后抑。二是報憂也報喜,教師不能等孩子犯了錯誤后才去與家長溝通,找家長告狀,而平時要主動向家長反映孩子在園情況,談孩子在園吃飯、游戲、睡覺等方面的進步表現(xiàn),以拉近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距離,這是每個孩子家長都較關心并十分樂意接受的。教師向家長反映情況要客觀,不能摻雜主觀色彩,注意態(tài)度要平和,語氣要委婉,這樣便于家長接受教師的意見和建議。
第二,幼兒教師要對家長給予充分的理解。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最棒。他們認為自己的孩子犯了錯誤,只是一時糊涂,孩子的調皮,是一種可愛。而孩子在幼兒園碰破一點皮兒,家長就會非常地心疼和緊張。這時幼兒教師要了解幼兒父母的角色,認識其需求以及問題,并正確客觀公正地評價孩子就顯得十分重要。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教師要以一顆真誠善良理解的心,去表現(xiàn)對孩子的關愛之情,以此換來家長的信賴,家長十分在意教師如何看待自己孩子的態(tài)度。教師在與家長溝通時,應多站在家長的角度去關心孩子,理解家長的心情。
第三,幼兒教師要以“平和”的心態(tài)與家長保持和諧的關系。這是保證與家長順利交談的必要條件。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加。家長出于對幼兒園和教師的信任,將孩子托付給我們,雙方的教育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這時如果教師以一種平等友好的態(tài)度來對待家長,將家長視為朋友,尊重家長的意見,虛心聽取家長的建議,樂意與家長交談,那么教師與家長的關系就會比較融洽。
第四,教師應盡可能地采取多種途徑與家長交流。一是定期家訪,保持家園聯(lián)系,使家長了解孩子在園的表現(xiàn),糾正孩子的兩面性行為。確保家園教育的一致性。二是使用好家園聯(lián)系冊,針對孩子近期表現(xiàn),向家長進行書面交流,也請家長反映孩子在家的情況,家園雙方協(xié)調一致地教育好孩子。三是充分利用家長問卷法,就家長關心 的話題如:班級教育教學,衛(wèi)生保健,飲食管理,服務質量等進行問卷調查,通過對家長答題情況進行分析,總結改進工作中的不足。四是組織家長開放日活動。家長每天接送孩子,來去均是腳步匆匆,不能親眼目睹孩子在園表現(xiàn)。教師可在開放日中,邀請家長觀摩班級各類活動,使家長了解自己的工作,以便配合我們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