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平遙縣段村中心小學 閆鈞鋒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蔽覈Z言大師呂叔湘先生曾經(jīng)強調,學習語文需要大量閱讀。通過持續(xù)而廣泛的閱讀,學生的語言文化知識的積累就會越來越濃厚,寫作能力就會得到發(fā)展提高,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書籍是孩子成長的源泉,任何年齡階段,愛讀書的孩子在智力水平和思想發(fā)展上,以及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適應水平和承受能力等方面,都顯著優(yōu)于不愛閱讀的孩子。書籍能擴大孩子的詞匯量和視野,拓展他們的想象力,這些對于他們的成長極為重要。學生的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障礙越多,他就越應當閱讀。其實,無論是基礎知識、閱讀、還是寫作,提高能力的根本途徑都是課外閱讀。因此,閱讀習慣越早培養(yǎng)越好,一個不閱讀的學生就是潛在的差生。課標中也指出: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
那么小學生的閱讀習慣該如何培養(yǎng)呢?我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
興趣是人特有的心理傾向,是一種內在的力量,所以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必先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一二年級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的最佳時機,這個時期要緊緊承接在幼兒時期每天讀繪本的習慣,讓學生以閱讀故事為主,可以是童話故事,也可以是國學中的故事,總之要選擇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讀物。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不單單是老師的任務,更主要的是家長的陪伴。家長每天陪孩子讀書,為孩子做讀書的榜樣,并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濃郁的書香氛圍。孩子長期生活在一個充滿書香的環(huán)境中,耳濡目染,潛移默化,自然就會感知到讀書的樂趣,認識到讀書的價值意義,從而喜好讀書。當學生嘗到讀書的甜頭,他們就會自覺主動地尋書而讀,久而久之,他們就酷愛讀書、手不釋卷的良好閱讀習慣會逐漸養(yǎng)成。
學生慢慢長大到三四年級時,就不能光是去讀了,這個時期作為家長或老師要對學生予以讀書指導。常言道:“沒有規(guī)矩難成方圓?!彼晕覀儾坏驅W生推薦適合他們讀的書籍,還要教給他們讀書的方法,讓他們成為一個會讀書學習的人。我們可以指導他們如何邊讀邊記、誦讀相宜,引導他們如何讀寫并存、讀悟結合,從而養(yǎng)成讀書動筆、讀書思考的習慣。徐特立說過:“不動筆墨不讀書”,閱讀時勤動筆勤思考,可以抓住重點,深入理解;做好摘錄、記好筆記,并及時寫下心得體會。從本質意義上講,閱讀的過程實際就是思維的過程。這樣一來,學生讀書積累就有目的,寫作實踐就會得到歷練,思維感悟就能得到提升。指導學生積極思維和逆向思維——讀書時多問幾個“為什么”或“為何不”,培養(yǎng)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因為在小學高段會有一個和初中銜接的過程,在這個時候思維的訓練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而這一點正是讀書指導的目的所在。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能夠“堅持”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其中離不開老師或家長對學生的激勵評價。人們常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边@話不假,因為孩子的心理意愿希望得到別人的賞識和悅納。賞識教育是激勵性教育的一種有效形式。我們多賞識激勵學生,他們就會燃起自信的力量,心中產(chǎn)生一種積極的情緒體驗,像是沐浴在春風之中,感到無比歡欣和幸福,從而有了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有了追求上進的信念。家長對孩子身上某個閃光點的賞識,實際就是對孩子的評價與肯定?!傲_森塔爾效應”告知我們真摯的愛與熱情的期望,可以使一個人獲得新的生命和動力。教師對學生的賞識其實就包含對學生的關愛與期望。他們在獲得贊許之后,心懷一種成就感,故而讀書學習的欲望會更高,這樣更加激起他們在某一方面向縱深發(fā)展,使其個性得以發(fā)展,潛力得到挖掘。所以說,在學生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過程當中,激勵評價功不可沒!
“閱讀對個體的精神成長至關重要。沒有閱讀就不可能有個體心靈的成長,不可能有個體精神的完整發(fā)育。”朱永新說,“精神發(fā)育最重要的通道就是閱讀。因為人類最偉大的智慧、最偉大的思想沒有辦法從父母那里拷貝和遺傳,而是深藏在那些最偉大的經(jīng)典書籍之中?!遍喿x無論從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還是精神的成長都是如此重要,所以,讓我們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