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康拉德作品中的真實焦慮*
        ——以女性為例

        2016-03-13 12:41:50李長亭
        外語學刊 2016年5期
        關鍵詞:托羅馬洛康拉德

        李長亭

        (南陽師范學院, 南陽 473061)

        康拉德作品中的真實焦慮*
        ——以女性為例

        李長亭

        (南陽師范學院, 南陽 473061)

        在康拉德的一些作品中,存在著被遮蔽真相的女性,她們或被謊言欺騙,或不想去探究真相。她們生活在自己的想象界,固守著對男性原初的想象與盼望。可一旦她們獲知事實真相,原本穩(wěn)定、正常的自我就會突破想象藩籬,造成悲劇命運。康拉德塑造的女性群像旨在證明,遠離真實情景,生活在想象中的女性是最安全、最幸福的。這種對真實的焦慮揭示出作者的社會態(tài)度。

        康拉德;女性;真實;焦慮

        1 引言

        康拉德以其塑造人物的生動性和多義性而廣受好評,而且他獨特的敘事風格和敘事語言在一定程度上構建作品中的主體人物。他的許多小說都充滿矛盾,而且抵制理解和闡釋。康拉德說過,世界不是依靠明顯的意義支撐,生活只是不穩(wěn)定表象的顯現(xiàn)。這種表象無限延伸,但無關乎真相、思想以及存在的全部意象(Conrad 2004:21-22)。薩義德認為,康拉德的敘事主體都是“充滿幻想的,或是影子或是黑暗”,“作品揭示的就是這種晦澀的過程”(Said 1987:32)。這些都表明敘事的不可靠性、逃避性,語言的匱乏和知識的多義性。意義的完整性需要讀者通過閱讀來完成。因為閱讀可以暴露出文本的不連貫性,而這些也正好是意義含混的表現(xiàn),標志著對真實和知識有計劃、有目的的抵制。羅伯特認為,康拉德作品強調(diào)問題意識,即我們了解什么、如何了解和有多少確定性等。這些問題都涉及語言與真實和現(xiàn)實的關系。(Roberts 2000:18) 這些現(xiàn)象在康拉德塑造的女性人物身上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正如弗雷德曼所言:“作品人物和敘事抵制的知識常常與女人有關,不管這些女人是否充滿誘惑或者戴著一副不易被人看清的面紗。這樣的含混和朦朧更能激發(fā)人們探求其背后真實的欲望。在這樣的敘事中,女人的誘惑及對男人造成的影響往往很大”(Freedman 2014:14-15)。她們經(jīng)常被康拉德描述為危險的、謎一般的、難以捉摸的存在。而且她們大多處于邊緣地位或失語狀態(tài),因此也常常被批評者忽略。筆者認為,她們在文本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覷。作者就是通過這些不起眼的女性曲折地反映文本中的主體分裂過程,對情節(jié)的發(fā)展起到意想不到的推動作用,同時也表現(xiàn)出作者對真實的焦慮。

        2 庫爾茨未婚妻:幻想真實

        《黑暗的心》就是一部尋求真實的作品。作品中的敘述者馬洛以回憶的方式向那些并不十分熱心的聽眾講述自己去非洲剛果尋求真實的經(jīng)歷。馬洛在歐洲聽說很多關于非洲殖民地及殖民者的逸聞趣事,尤其是對殖民精英庫爾茨心存仰慕,因為“他母親是英國人,父親是法國人,”“整個歐洲都對他的成長做出過貢獻”(康拉德 2006:64)。馬洛終于在姑母的幫助下謀到一份去非洲剛果的差事。沿剛果河溯流而上的過程對于馬洛而言也是探尋真實的過程。然而沿途看到的一切令他對殖民政策和殖民行為產(chǎn)生懷疑,最后見到的庫爾茨也已經(jīng)是病入膏肓、奄奄一息。他臨死前發(fā)出振聾發(fā)聵的呼喊:“恐怖呀!恐怖!” 羅素認為,康拉德把文明的、道德上可忍耐的人類生活視為在薄薄的、還未完全冷卻下來的熔巖表面上散步,它隨時都可破裂,讓這些不小心的人們跌入可怕的深淵(Russell 1956:82)。按照拉康的主體理論,實在界都以死亡和瘋癲的形式來昭示自己的存在。庫爾茨未能抑制住自己本能的沖動,恪守象征界的規(guī)定,只有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才窺見實在界的面龐,發(fā)出震撼心靈的呼喊。

        馬洛帶著失望和反思回到歐洲后,去見庫爾茨的未婚妻,違心地告訴她,庫爾茨的臨終話語就是她的名字。這使她遠離真實的焦慮,停留在想象界中。會見的場景真切地闡釋認識的荒謬性。她對馬洛說:“我最了解他了”(康拉德 2006:99)??伤龑λ恼J識是不全面的,甚至帶有幻想的成分。當她嚷道:“多么真實呀!多么真實呀!”的時候,這其實是她對謊言的回應。她帶著幻想、帶著期待讓馬洛說出庫爾茨的臨終話語。當馬洛隨其所愿地騙她說,庫爾茨的臨終話語是她的名字時,她發(fā)出一聲狂喜和可怕的叫喊:“我早知道這個——我早有把握的!”(同上:100)。有學者指出,對康拉德而言,秘密是“正常生活的持續(xù)方式”,“在正常情況下,不想探知的秘密是唯一可接受的解決辦法”(Cave 1998:65)。不過,這些秘密通常有悖誠實信條,因為它們都與背叛、欺騙或拋棄一個人原初可貴的誠實品質(zhì)有關。

        蘊含在作品中的對秘密的保護是一個未被揭示出來的主題。馬洛對庫爾茨未婚妻的保護沒有對她被欺騙的欲望起作用,相反倒是對她的沉默起作用。因為馬洛的謊言正是她的欲望,而她又代表眾多沉默的、千篇一律的對象。讀者從不知道她的名字,她永遠處于“她”的世界,她缺乏有別于他人的特征,具有空洞、被抹掉了個性的形象:她的名字從不被庫爾茨、馬洛說起。特里林指出,庫爾茨的未婚妻是歐洲所有自我珍視、自我欺騙的理想主義的體現(xiàn)。這位高貴的“未婚妻”仿佛一尊承受喪親之痛的紀念碑,因為她確信,她失去的愛人是無可指責的、利他主義的騎士。(特里林 2006:107)

        康拉德試圖讓我們注意到小說中力比多的重要性。他把庫爾茨的未婚妻稱為his Intended,康拉德把這個詞的首字母大寫以突出它在建構現(xiàn)實中的作用。能指Intended標志著未婚妻在庫爾茨所處的象征秩序中的位置,除了作為他的未婚妻(betrothed),她并不存在。另外,這還表明她的角色和作用,她的主體性就在于她是其他能指的能指,成為庫爾茨奮斗的原動力。在反思對庫爾茨未婚妻說謊這件事上,馬洛意識到敘述的無力。他用謊言掩蓋庫爾茨的臨終頓悟并實施一系列保護性的措施。他的反復性的要求揭示出對自我的懷疑。他堅持認為,女人“是置身事外的——應該置身事外。我們必須幫助她們停留在她們自己的美好世界中,免得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糟。噢,她必須置身事外”(康拉德 2006:115)。在小說中,作者運用語氣的變化展示出馬洛的心理變化軌跡:從陳述(are out of it)到判斷(should be out of it)再到自我保護式的判斷(we must help them stay out of it for our own sake),再到最后的祈使語氣(had to be out of it)。這個順序不僅揭示出馬洛不愿讓女人接觸事實真相的愿望,而且也表明作品中真實被遮蔽掉的重要因素,也就是人們要遠離恐怖、失意和欲望等真實的包圍??道轮赋?,造成人類悲劇的因素不在于他們是自然界的犧牲品,而在于他們能意識到這一點。成為目前生存狀態(tài)下的動物世界中的一員是幸運的,但一旦認識到自己的奴性、痛苦、憤怒和矛盾,悲劇就開始了……沒有道德、沒有知識,也沒有希望,只有驅(qū)使自己在世界上到處游走的意識。這個世界,不管是在凸透鏡或是在凹透鏡看到的,只是一個虛無漂浮的表象而已。(Davies 1983:30) 作者在《黑暗的心》中數(shù)次提到彌漫著的迷霧和黑暗。其用意在于:一是使藏匿其中的真實變得模糊不清;二是其本身就是真實;三是消弭所有真實的存在,包括作為可感知的實體的霧和黑暗。因此,在小說中,對迷霧中真實的探尋就成為唯一的真實。然而,它們捉摸不定的實體特性也有可能是欺騙性的。因為它們夢幻似的外表隱瞞其它一切存在,而這成為唯一的真實,而且隱喻了壓根就沒有真實的存在。馬洛在敘述中也詢問那些聽眾:“你們看到這個故事了嗎?你們看到什么了?……不,它是不可能的,不可能會傳遞任何時期的人生感受——這些構成生活的真實和意義——生活的精髓。我們就像做夢一樣,獨自活著”(康拉德 2006:82)。馬洛說他厭惡說謊,換言之,他厭惡事情的真相以及與死亡意識的關系。剛果蘊含著無可征服的真實。這對于主體來說是可怕的、危險的。對“可怕的”(creepy)反思也發(fā)生在專注于掌舵和燒鍋爐的過程中。馬洛和鍋爐工都沒有功夫去揣測那些“可怕的”想法(同上:98)。這些“可怕的”想法是,他們與那些在岸上狂呼亂叫、手舞足蹈的生物竟是同類。這些想法和認知使馬洛與黑暗的力量聯(lián)系起來。而正是這些黑暗的力量占有庫爾茨,使他窺到黑暗的面龐。

        馬洛不愿意與庫爾茨的未婚妻分享黑暗的真實。他向她撒謊不僅僅因為他希望忠誠于他選擇的夢魘,而且還因為他要講述的故事很恐怖,無法言表。不管以任何方式逃離危險的真實都是一種虛幻的拯救。在馬洛的謊言中,可怕的真實被轉(zhuǎn)化為保護性的否定。按照尼采的話說,謊言而不是真理是神圣的。馬洛不讓庫爾茨的未婚妻了解庫爾茨在剛果的真相,因為她缺乏對可怕真相的承受力。尼采認為,我們不希望發(fā)現(xiàn)這個殘酷、矛盾且無意識的世界的真實面目。這樣我們就經(jīng)歷了表面上的好奇與深層次的躲避可怕真相的欲望之間的沖突。(Bohlmann 1991:20)

        在《黑暗的心》中,女人是一群模糊的群像。庫爾茨的未婚妻也常常被間接提及。她是促使庫爾茨前往非洲蠻荒之地的誘因。因為她的家人嫌棄庫爾茨貧困,并不贊成他們的婚事。因此庫爾茨遠走非洲的目的就是賺一筆錢來迎娶未婚妻。薩義德指出,康拉德作品中的男性人物在某一階段都受到外在的真實有形客體的強烈影響,即女人、財寶、船只和土地等。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這些客體起初只是消極地存在著,隨著事情的發(fā)展,它們逐漸被賦予支配男性的力量(薩義德 2009:195)。所以家庭及婚姻因素是促成庫爾茨非洲之行的重要原因,而始作俑者就是女人。馬洛在非洲看到一幅油畫。畫中一個女人手執(zhí)蠟燭,眼睛卻被蒙著。這表明,女人既是男人奮斗的動力和光明的使者,同時又是遠離真實焦慮,被假象蒙蔽但卻容易滿足的可憐群體。女人與外界的隔膜使她們永遠生活在自戀的想象界,不受知識的濡染。在給朋友的信中,康拉德說,“當然,理性是令人憎惡的,——但為什么呢?因為它表明(對那些有勇氣的人而言),我們活著,卻遠離了生命——完全遠離了”(Davies 1983:16)。確實,庫爾茨的未婚妻根據(jù)自己的社會角色定義自我,依靠優(yōu)越感和安全感來維護虛幻的完整自我,遠離對自我的正確認知?!爸挥袘{依自我的無知,才能保持完整的人格,就像油畫中的人物一樣。”(Brown 1989:23) 不過,這些女性雖然生活在父權社會,屬于被邊緣化的失語者和無知者,但是她們卻影響甚至規(guī)定著男性主體的解構和重構。

        3 維妮:幻想破滅

        《間諜》是一部家庭悲劇作品,主要揭示人與人之間關系以及矛盾沖突。小說敘述圍繞著家庭展開,突出維洛克與妻子維妮及妻弟斯迪威間的關系糾葛。社會和經(jīng)濟矛盾構成小說的中心問題,人類的道德和心理需求與否定它們的象征秩序之間的矛盾在文本中似幽靈一樣無處不在。作品人物對外界象征秩序的無知使他們的行為呈現(xiàn)出自我滿足的性格特征,他們尋求滿足自己需要的社會結構,但這種結構實際上與他們的心理和道德狀況不相容。維妮的丈夫維洛克是受雇于無政府集團的間諜。維妮嫁給他并不是出于愛情,而是考慮到自己的智障弟弟斯迪威需要照顧。她的人生哲學就是任何事情都經(jīng)不起尋根究底,對生活要始終保持一種深不可測、滿不在乎的態(tài)度。至于維洛克在從事什么活動,她一概不關心。只要事情對她和弟弟有利,她根本不會對生活“尋根問底”。她和維洛克的婚姻只是能夠照顧弟弟的手段而已。所以,她和維洛克的婚姻建立在相互利用、互不了解的基礎上,小說中的每個人物對其他人物都不了解。所有的人物都是孤獨的,即使夫妻之間也是形同路人。在小說中,所有的人物都圍繞在維洛克太太身邊,直接或間接地與她的悲劇觀相聯(lián)系。這是小說的敘事原則,同時也表明大家對外界真實的焦慮:他們不愿意去關心別的人物和事情,因為擔心影響自己的生活。所以,小說中的人物都持有同樣的看法,即最好不要去尋找,也不要去發(fā)現(xiàn)什么真實。戴維森指出,康拉德在《間諜》中塑造出一個沒有人性的城市,無數(shù)的男男女女在千篇一律的城市生活中徒勞地證明著他們的身份,感知著自己的存在。這一切構成人們在倫敦生活的中心內(nèi)容(Davidson 1984:56)。小說中至少6處提到維妮“沒有好奇心”或“沒有求知欲”(Conrad 1923a:153,198,199,237,239,244)。她的“事情是經(jīng)不起深究的”也出現(xiàn)5次之多(同上:177,178,180,241,267)。她這樣做的目的很明顯,就是把這作為維持她與維洛克家庭關系的信條,并成為“她生活中的力量和保障”(同上:153)。小說中的很多人物如總監(jiān)和助理,無政府主義者米歇爾、奧西鵬、教授和維洛克等都恪守同樣的信條:“對一個人來說,了解太多是沒有什么好處的”(同上:169)。希特認為,“對每個人來說,有些事情是沒有必要知道的”(同上:132),“對于(部門)的效率而言,知道太多是沒有什么好處的”(同上:91)。這使他從懷疑的壓力中解放出來,也可能與他的工作性質(zhì)有關。他把“不受約束的信念投入到運動小冊子中”(同上:206)。助理及其牌友都專注于定期的打牌游戲,“以一種共同受難的精神,好像它是一劑防治生存的秘密疾病的良藥”(同上:103)。維洛克和他的妻子一樣,“不愿意探究事情的真相”(同上:245),也不相信“在監(jiān)牢里有希望存在的空間”(同上:235)。米歇爾“從不看報紙……(因為)報紙使他難受”,他游離于現(xiàn)實之外,因為“精心布置的世界就像是一所精美的醫(yī)院,有花園有鮮花。在這里是強者在照顧弱者”(同上:302)。教授“把他的注意力從普通民眾身上移開”,從“采用瘋狂和極端的手段使世界重生的簡單信念中”找到慰藉(同上:311)。奧西鵬最后被維妮謀殺親夫和自殺的消息擊倒,變得緊張麻木,“什么也感覺不到,什么也聽不到,什么也看不到”(同上:311)。敘述者指出,在這樣一個廢都上,“真實可能比虛幻更殘酷”(同上:155)。這是一片“巨大且無希望的沙漠”(同上:179)??植乐髁x者和警察都是同源,那里沒有法律,沒有肯定,所有的一切,包括藝術、哲學、愛情和道德,甚至真實本身都隨著經(jīng)濟條件變化而變化。

        在《間諜》中,真實是一個可怕的詛咒,會引起痛苦、瘋狂或自殺。那些尋求真實或被真實侵入的人們會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思迪威是一個智障。與維妮不同,他喜歡對事情尋根究底,這使得他在對周圍事物的體察中變得痛苦不堪,幾近瘋狂,“光對一些犯罪的名字就感到可怕”(同上:173)。雖然他是一個邊緣化的人物形象,時常被人們忽略,但他一直影響著主體間的關系及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正是由于他對真實的尋根究底才引起一系列的變故。維尼恪守凡事不去深究的信條,以圖尋得平安??梢坏┧弥艿芩劳龅恼嫦?,這副使她安身立命的盾牌立馬失去作用。她馬上意識到她沒有必要再留在這里,再在廚房里操勞,再住在這所房子里和這個人在一起生活。她用水果刀毫不留情地殺死維洛克。在刺殺維洛克的過程中,作者使用幾個無主動詞如skim(掠過),had passed和had vanished等表明行為發(fā)生的自動性,同時也暗示對真相的了解使她失去行為的主動性。真相使她激憤殺人,手刃親夫。她殺夫之后不知所措,投奔奧西鵬又遭棄,只能跳河自殺。這種結果也就是由康拉德所謂的“母性激情”(maternal passion)帶來的,主要是由于她沒有考慮從現(xiàn)實中退隱,從而失去自我保護的能力。她被迫去考慮自己的瘋狂行為為自己帶來什么樣的后果。她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置身一個瘋狂的、夢魘般的世界中,她不是在想象中,而是在現(xiàn)實中被命運捉弄。這種想法使她無法接受面臨的現(xiàn)實,只有一死了之?!拔谋倔w現(xiàn)出一個發(fā)人深思的現(xiàn)象:由于事實真相具有殘酷和破壞性特征,因此最好不要去了解它。”(Freedman 2014:32) 正如康拉德在《勝利》中說的那樣,真理就是瘟疫,而知識等同于恐怖。思考是完美的敵人,反思是文明人最致命的習慣(Conrad 1923b:xi)。

        4 高爾德太太:拒絕真實

        《諾斯托羅莫》圍繞著對?!ね忻枫y礦的開發(fā)和爭奪展開故事情節(jié)。銀子是小說的關鍵詞,物質(zhì)利益是關鍵短語。作為能指物的銀子規(guī)定并見證著主體的解構和分裂過程?!皩ω敻?、革命和反革命等不同夢想的追求其實都是極力想得到或保持經(jīng)濟上的發(fā)言權。而發(fā)言權更多地體現(xiàn)在‘不受利誘的’銀子上。正是這些夢想最終使得古老的科斯塔瓜那國家分崩離析?!?Davidson 1984:31)銀礦是聯(lián)系作品人物及其命運的樞紐。銀礦礦主高爾德是個理想主義者,他希望他的銀礦能給長期飽受內(nèi)戰(zhàn)和壓迫的薩拉科帶來政治和經(jīng)濟上的安定和繁榮,并最終在當?shù)貙崿F(xiàn)歐洲式的文明。在他的努力下,銀礦開始不斷盈利,吸引到越來越多的外國投資者。他與鐵路和輪船公司合作,還在復雜的社會關系中與政客周旋,逐漸成為掌控科斯塔瓜那政治和經(jīng)濟生活命脈的人物。高爾德通過開發(fā)銀礦來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為達到目的他不惜采用賄賂等卑鄙手段,高爾德對理想的追求逐漸演化為對物質(zhì)的追求。美國心理學家弗羅姆認為,“一個被異化的人與自己失去了聯(lián)系,正如他與任何其他人失去聯(lián)系一樣。他同別人一樣,像物一樣地被認識;他雖然有各種感覺和常識,但是同時卻與外部世界失去了有機的聯(lián)系”(弗羅姆 2007:106)。由于高爾德全身心投入到?!ね忻枫y礦的“物質(zhì)利益”上,他與妻子的關系逐漸疏遠。高爾德太太深知丈夫變化的原因,她對銀子這一外部的真實境況對主體造成的影響深有體會。對她而言,對外部真實的尋求和占有的過程就是主體非主體化的過程。與高爾德相反,高爾德太太在薩拉科開辦學校和醫(yī)院等慈善事業(yè),她的性格中“甚至連合法的物質(zhì)主義的痕跡都找不到”(康拉德 2001:56)。

        小說中的主體人物諾斯托羅莫只是為名聲而活,追求自己在他人眼中的虛妄形象。正如他言,他活著只是想聽到別人對他的贊揚。拉康認為,“人的欲望是在他人的欲望里得到其意義。這不是因為他人控制著他想要的東西,而是因為他的首要目的是讓他人承認他”(拉康 2001:278)。在運送銀錠失敗后,他發(fā)現(xiàn)人們并沒有在意他的存在,他運送的銀錠也幾乎沒有對國家造成影響。人們似乎忘記他和銀錠的存在。他內(nèi)心深處對財富的渴望逐漸建構著他的主體性,他以社會對他不公為借口,開始靠偷盜銀錠以融入當時社會主流的過程。

        諾斯托羅莫的悲劇就在于,他從別人的贊揚中清醒過來,意識到“他僅僅是別人對他看法的集合體,沒有真正屬于自己的東西”(Eagleton 2005:239)。他從一種虛無轉(zhuǎn)向另一種虛無,從虛妄的名聲轉(zhuǎn)向銀子。最后維埃拉誤把他作為引誘吉賽爾的壞人,開槍打死他。他臨死前要求在高爾德太太面前懺悔。高爾德太太穿著像宗教人士的衣服,以一個母親的形象出現(xiàn)在他面前。她“在晚禮服外,像修女似的披著斗篷,帶著風帽,滿腔忍耐與同情,站在病榻前,杰出的碼頭工長直挺挺的、一動不動的平躺在上面。白色的床單和枕頭既陰沉又有力的襯托出他青銅色的面孔,和黝黑、緊張的雙手,這雙手對付舵盤、韁繩、槍栓是如此地在行,此刻卻捏不成拳頭,無能為力地搭在雪白的被罩上”(康拉德 2001:425)。有意思的是,高爾德太太扮演神父的角色卻又拒絕聽諾斯托羅莫的懺悔。相反,她自己懺悔:她和諾斯托羅莫都是銀礦的犧牲品,她失去丈夫?qū)λ膼邸K骱捭y子,拒絕讓諾斯托羅莫告訴她銀子的埋藏地點:“沒有人惦記它們了,讓它們永遠消失吧”(同上:427)。

        與庫爾茨的未婚妻和維妮相比,高爾德太太已經(jīng)失去追求真實的欲望。她拒絕真實,更愿意生活在屬于自己的世界中,不受丈夫變化的影響,也不愿傾聽埋藏銀子的秘密,因為她深知,對外部真實了解的越多,自身的主體人格就會分裂得越徹底,也就越難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中獨善其身。

        與高爾德太太相反,諾斯托羅莫的未婚妻琳達全然不知諾斯托羅莫對她的背叛,也全然不知諾斯托羅莫來島的目的不是來看望她,而是為了和她的姐姐吉賽爾幽會,也更是為了偷取他在島上偷埋的銀錠。具有諷刺意義的是,諾斯托羅莫一系列的不道德行為使得不明真相卻始終保持警醒、專心的琳達閃耀著燈塔的光芒。她主宰著黑暗,也主宰著埋在島上的銀錠。埋藏的財寶雖不為她所知,然而卻置于她的監(jiān)視之下,保存完好,而且也不再具備對人的腐蝕性。和庫爾茨的未婚妻一樣,琳達懷著純粹的、未被物質(zhì)熏染的信念,踐行著過時但卻依然寶貴的做法,即忠誠于其實早已異化的男性。

        5 結束語

        有評論者認為,康拉德的作品經(jīng)常通過描寫女性對男性主人公的追求來掩蓋男性性格上的缺陷(George 1996:69)。在他的小說中,女性有她們的虛幻世界:她們從沒有生活在真實世界中,但她們卻滿足于自己的幻想,詩意地棲居著。與她們相反,高爾德太太深知真實對主體造成的影響,主動地拒絕真實,從另一方面體現(xiàn)出對真實的焦慮。所以,主體的身份只能導致身份感而不是實際意義上的身份,它總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礎上,通過他人的參照而反映出來。對拉康而言,身份是脆弱的、不確定的,因為無意識欲望的力量總是不斷地使主體失去平衡。因此,對真實的焦慮也反映出康拉德對社會的態(tài)度。

        弗羅姆. 健全的社會[M]. 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2007.

        康拉德. 諾斯托羅莫[M]. 南京:譯林出版社, 2001.

        康拉德. 黑暗的心[M]. 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 2006.

        薩義德. 世界·文本·批評家[M].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2009.

        特里林. 誠與真[M].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6.

        雅克·拉康. 拉康選集[M]. 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 2001.

        Bohlmann, O.Conrad’sExistentialism[M]. London:Macmillan,1991.

        Brown, D.TheModernistSelfinTwentieth-centuryEnglishLiterature:AStudyinSelf-fragmentation[M]. London: Macmillan, 1989.

        Cave,T. Joseph Conrad: The Revenge of the Unknown[A]. In:Caue, T.(Ed.),JosephConrad[C]. London: Longman, 1998.

        Conrad, J.TheSecretAgent[M]. London:Dent, 1923a.

        Conrad, J.Victory[M]. London: Dent,1923b.

        Conrad, J.NotesonLifeandLetter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Davidson, A.Conrad’sEndings:AStudyoftheFiveMajorNovels[M]. Ann Arbor: UMI Research Press, 1984.

        Davies, L.TheCollectedLettersofJosephConrad[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Eagleton, T.TheEnglishNovel:AnIntroduction[M]. 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2005.

        Freedman, W.ConradandtheAnxietyofKnowledge[M]. Columbi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2014.

        George, R.ThePoliticsofHome:PostcolonialRelocationsandTwentieth-centuryFic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Roberts, A.ConradandMasculinity[M].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00.

        Russell, B.PortraitsfromMemoryandOtherEssays[M]. 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1956.

        Said, E. Conrad: The Presentation of Narrative[A]. In: Billy, T.(Ed.),CriticalEssaysonJosephConrad[C]. Bosten: Hall, 1987.

        TheAnxietyofTruthinCongrad’sFiction:TheFemaleFigures

        Li Chang-ting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Nanyang 473061, China)

        The female figures in Conrad’s fiction are excluded from the truth,who either negatively believe in the pseudo-truth or positively refuse to get to the truth.They indulge in the image, adhering to the original illusion and expectation towards the male. Once they get to know the truth, the normal and steady self would break the imagine prison and result in the tragic end. The female figures aim to prove that the female living far from the truth are safe and happy, which in some sense expounds Conrad’s attitude towards life.

        Conrad; the female; truth; anxiety

        *本文系河南省高校專業(yè)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專業(yè)代碼 050201)的階段性成果。

        I1

        A

        1000-0100(2016)05-0154-5

        10.16263/j.cnki.23-1071/h.2016.05.038

        定稿日期:2016-06-07

        【責任編輯謝 群】

        猜你喜歡
        托羅馬洛康拉德
        康拉德小說中的真實焦慮
        名人名言
        奧斯卡最佳導演:
        莫愁(2018年16期)2018-11-14 06:15:41
        失落中的真實:康拉德小說《陰影線》中的有機共同體思考
        凝望黑暗與世界相通吉爾莫·德爾·托羅
        時尚北京(2018年5期)2018-06-21 06:35:36
        他愛怪獸,因為他曾被嚇得尿床
        電影(2018年4期)2018-04-23 04:59:08
        墨“最性感收銀員”成網(wǎng)紅
        馬洛替酯對肝纖維化大鼠肝組織Smads蛋白表達的影響
        馬洛的青春
        馬洛智難刺客
        我也色自拍俺也色自拍| 国产美女露脸口爆吞精|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盗摄 | 国产freesexvideos中国麻豆| a级毛片免费观看网站| 亚洲熟妇无码久久精品疯| 日本护士一区二区三区高清热线| 男男做h嗯啊高潮涩涩|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专区| 不卡高清av手机在线观看| 日本成人字幕在线不卡| 人妻体体内射精一区中文字幕| 一本大道av伊人久久综合|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网站下载|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在线高清观看| 99亚洲女人私处高清视频|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最近中文字幕mv在线资源| 对白刺激的老熟女露脸| 96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99精品视频69v精品视频|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国色天香精品亚洲精品|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高清| 国产老熟女网站| 国产黄页网站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精品免费福利视频| 色妞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a级毛片| 把插八插露脸对白内射| 久久久久久国产福利网站| 偷拍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国产盗摄| 美女在线国产| 人妻少妇中文字幕av|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综合网| 护士奶头又白又大又好摸视频| 亚洲日本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桃| 无码午夜成人1000部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