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文
(南京農業(yè)大學,江蘇 南京210031)
中小企業(yè)是中國數量最多、最具創(chuàng)新活力的企業(yè)群體,在促進國民經濟增長、推動創(chuàng)新、吸納就業(y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與大企業(yè)不同,中小企業(yè)與商業(yè)銀行信貸業(yè)務上經常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加上中小企業(yè)特有的風險特征,使得商業(yè)銀行在處理中小企業(yè)信貸業(yè)務時存有較大的運營風險。因此,建立起一套適用于中小企業(yè)信用風險的評價方法有著重要的意義。
目前,我國信用風險評級方法主要有以5C為代表的專家評判法、統(tǒng)計模型法、神經網絡分析法等,這些方法在實際運用中,主要把企業(yè)信用風險評價的指標界定為財務類與非財務類因素,然而由于非財務類因素受人的主觀影響較大,又很難確定定量指標和定性指標之間的比例關系,所以會導致評判的結論帶有一定的模糊性。因此,為了更加準確地對中小企業(yè)的信用風險進行評價,找到一種能夠同時處理多因素、主觀性以及模糊性的評價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據此,本文運用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價法對中小企業(yè)的信用風險進行全面分析評價,構建了結合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的多層次評價指標體系,并且利用AHP法確定各評價指標的權重,實現了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的有效結合。
本文按照評價指標體系的系統(tǒng)性、科學性、可操作性等原則,綜合考慮企業(yè)內部和外部的各個因素,構建了由目標層、準則層以及指標層組成的遞階層次結構的指標體系。與以往中小企業(yè)信用風險評價不同,本指標體系將主觀與客觀、定性與定量指標相結合,因此能夠更加客觀有效地評價中小企業(yè)的信用風險狀況。具體的指標體系如下表1所示。
模糊綜合評價法根據模糊數學的隸屬度理論把定性指標轉化為定量評價,動態(tài)與靜態(tài)分析相結合能較好地解決難以量化的、模糊的問題,能夠綜合有效地分析企業(yè)信用風險問題。
表1 中小企業(yè)信用風險評價體系
根據表1中的評價體系,信用風險的評價因素集共有三層:目標層U為評估中小企業(yè)信用風險,準則層A={行業(yè)狀況A1、市場競爭A2、管理水平A3、財務狀況A4、履約狀況A5,創(chuàng)新水平A6}共六個因素,指標層a={a11,a12,…,a64}等共23個因素。
評語集是由評價因素可能出現的評價結果組成的集合,本文確定評語集為V={V1,V2,V3,V4,V5},其中V1,V2,V3,V4,V5分別代表信用風險很低、信用風險較低、信用風險一般、信用風險較高、信用風險很高。
指標的權重采用層次分析法計算,在目標層、準則層、指標層等層次的基礎上進行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權重分析方法。
根據T.L.Saaty教授提出的1-9比例標度法,邀請專家組比較兩兩因素間的重要程度,構造出比較判斷矩陣。
根據構造的判斷矩陣,采用方根法來計算判斷矩陣的權重。首先計算判斷矩陣每一行的幾何平均數:;然后對向量wi=[w1,w2,…,wn]T進行歸一化處理,令wi,則向量Wi=[W1,W2,…,Wn]T即為指標權重。
對判斷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來判斷該矩陣的可信程度。一致性比率CR的計算公式為:CR=CI/RI;其中CI為一致性檢驗指標,可通過CI=(λmax-n)/(n-1)計算;RI是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是在大量實驗基礎上確定的,數值查文獻可得;λmax是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值,計算公式為檢驗標準如下:若CR≤0.1,則判斷所檢驗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是能夠接受;如果CR>0.1,說明所檢驗的評判矩陣需要調整,待調整到能夠接受為止。
因為多層次評價體系中各個目標之間缺乏統(tǒng)一的度量標準,難以對指標進行比較,所以在綜合評價之前,首先確定體系中各個指標的評價值,即計算隸屬度函數值。在確定各指標的隸屬度時,應該區(qū)別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
定性指標難以定量表示,通常采用模糊統(tǒng)計法確定其隸屬函數關系,即讓參與評價的專家按照規(guī)定的評語集確定各評價指標所屬的等級,統(tǒng)計指標屬于各評語等級的頻數mi,專家人數為n,則其隸屬度向量raij=mij/n,raij表示評價指標ai隸屬于評語等級j的隸屬度。
假設評價因素集中每個因素對于其信用風險評價的隸屬度函數都是按照一定的線性關系變化的,那么如果因素的指標值和其信用有嚴格的正相關關系,就可以得出第i級評價指標的隸屬度計算方法:r(x)=(x-xi)/(xi+1-xi),xi<x<xi+1;如果各因素與企業(yè)信用呈現負相關關系,第i等級的隸屬度可計算為:r(x)=(xi+1-x)/(xi+1-xi),xi<x<xi+1。
模糊綜合評價向量是由各指標的權重向量與隸屬度向量構成的模糊評價矩陣組成的模糊合成運算。準則層的模糊綜合評價向量用各指標層因素對應指標的權重與其模糊評價矩陣的乘積表示,即FAi=WAi·RAi(i=1,2,…,6),目標層的模糊綜合評價向量運用同樣的方法可得FU=WU·RU。最后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確定中小企業(yè)信用風險等級。
本文選取南京市中小企業(yè)A公司為算例進行信用風險綜合評估分析。
(1)首先向專家發(fā)放調查問卷,要求專家根據各層次指標間的重要度進行兩兩比較賦值,構造判斷矩陣,利用AHP法計算的各指標如下:
(2)采用專家評分法,讓各位專家依據評語表對該企業(yè)的定性和定量評價指標進行綜合評級,其中定量指標隸屬度的計算方法與上文一致,結合企業(yè)的經營數據以及行業(yè)的平均值計算。得出各指標的隸屬度向量構成模糊評價矩陣R,從而確定各指標的模糊綜合評價向量,如行業(yè)狀況A1的模糊綜合評價向量為:
同理得出其它指標的模糊綜合評價向量,由FA1,FA2,FA3,FA4,FA5,FA6構成中小企業(yè)信用風險的模糊評判矩陣為:
所以中小企業(yè)信用風險的模糊綜合評價向量為:
FU= WU·RU = (0.0127,0.3496,0.5398,0.1447,0.0009),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以及評語表,可知V3的綜合評定值0.5398高于其它等級,所以判定該企業(yè)的信用等級處于V3水平,信用風險一般,針對該企業(yè)進行授信的整體風險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預估把控的。
由于中小企業(yè)信息不透明、不對稱等特性,很難用以往傳統(tǒng)的評價方法對其信用風險進行評估,所以本文結合層次分析法與模糊綜合評價法,充分發(fā)揮模糊綜合評價法在分析定性和定量指標時的優(yōu)越性,建立起一套多層次、完整、有效的中小企業(yè)信用風險評價模型,最后結合算例分析也說明了該方法的實用性。但是由于中小企業(yè)關系復雜、種類繁多,使其評價指標之間可能存有關聯(lián)性,這一點在本文中未深入探討,在以后的研究中我們會繼續(xù)研究,加以完善。
[1]鄒琳.我國中小企業(yè)信用風險評價方法研究[D].天津:天津財經大學,2009.
[2]張益.基于層次分析法的中小企業(yè)信用風險評估[J].商,2015,(45):180-181.
[3]Altman E I.Credit risk measurement:Developments over the last 20 years[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98,(21):1721-1742.
[4]申菲,劉碧玉,顏愛民等.我國中小企業(yè)信用風險度量模型與實證研究[J].金融經濟,2015,(02):128-130.
[5]李強.中小企業(yè)信用風險研究[D].濟南:山東財經大學,2012.
[6]劉萍,申婧.模糊綜合評價法在中小企業(yè)信用評級中的應用[J].科技與管理,2012,(06):51-54,59.
[7]王新紅,陳燕杰,仲偉周.我國中小企業(yè)信用風險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4):129-132.
[8]Yue He,Zeshui Xu,Jing Gu.An approach to group decision making with hesitant inform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redit risk evaluation of enterprises[J].Applied Soft Computing,2016,(43):15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