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燕
摘 要: 作者圍繞“一堂好的物理課應該讓學生掌握睿智的物理問題學習方法和獲得解決各種物理問題的卓絕能力”這一觀點,就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求知欲;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堂教學資源,包括學生生活資源和多媒體資源的合理有效使用;促進師生互動,增強課堂教學效果談了見解。
關鍵詞: 物理數(shù)學 教學效果 教學方法
新課程改革要求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減負”,但現(xiàn)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在不斷提高。這就意味著“減負”并不是降低了對學生學習的要求。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不能降低對學生學習的要求,又不能造成學生學習的過重負擔。這就要求教師緊抓課堂的45分鐘,有效利用課堂時間,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的學習“低損耗,高效率”。充分利用一切學生已經(jīng)具備的資源。在這中間最重要的是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那么,要實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上當家做主,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最優(yōu)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些什么?如何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呢?
一、給出一個興奮點,激出一份求知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fā)學生求知欲,使學生愿意學,主動學是十分重要的、有效的教學手段。一般來講,一個人如果生活在單調(diào)、枯燥、缺乏刺激的環(huán)境下,這個人就會處在較為壓抑麻木的狀態(tài),對周圍的感覺遲鈍,對周圍的事物缺乏注意,做不到善于觀察,自然而然就不可能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更不可能思考和探究。因此,一開始就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興奮點,每節(jié)課的新課引入十分有必要精心設計。
在新課引入時,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可以有效刺激學生的注意,提高學生的興奮度,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并解決問題的欲望,促使學生主動探究和學習。例如,學生在學習摩擦力這一章節(jié)時,認識影響摩擦力的因素是這一章節(jié)的重點,教師可以在一開始通過一個活動激發(fā)學生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欲望,教師悄悄在一根光滑的金屬桿的一端上擦一點點油,讓一個高大的男生握著擦了油的一端,另一個嬌小的女生握著金屬桿的另一端進行拔河比賽,意外地發(fā)現(xiàn)高大的男生失敗了。學生會想:為什么呢?明明是男生的力氣大?教師是不是偷偷做了手腳呢?讓我也試一試吧。充分激發(fā)學生探究學習的欲望,為有效教學打下扎實基礎。
二、放下一點擔心,多一點自主
每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相信孩子的能力,讓孩子嘗試動腦筋解決問題,是最好的鍛煉孩子能力的方法。當一個孩子學習行走時,如果家長總是擔心孩子摔著了,碰著了,一直抱在手里,捧在懷里,那么孩子將很難學會獨立行走。沒有經(jīng)歷過風雨的樹苗,怎能長成一棵挺拔的參天大樹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和那個怕孩子摔著的家長一樣,對孩子一百個不放心,每個知識點都嚼得爛爛地填塞給學生,將造成學生不會自主學習,不會自主思考,一旦遇到靈活的問題,就舉步維艱,困難重重。這對于學生的長期發(fā)展十分不利。
物理學是一門靈活多變,重在理解,以實踐為主,十分注重對學生探究等綜合能力培養(yǎng)的學科。因此,物理教學更重要的是教育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我們在教學中可以相信學生的能力,適度放手,給予學生鍛煉的機會。不要擔心失敗,適度的失敗可鍛煉學生的意志。經(jīng)過辛苦而得到的知識,其理解程度和記憶程度都十分強。例如,在學習平面鏡成像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有關平面鏡成像的常識,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是完全可行的。一次探究經(jīng)驗的積累,可以使得學生在對凸透鏡成像的探究活動的難度大幅下降,遇到其他問題時探究式有法可循,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赡茉陂_始嘗試自主探究學習時會花費較多時間,但是只要持續(xù)一段時間就會發(fā)現(xiàn)這是十分值得的,課堂不再是教師一個人的舞臺,而是師生共同的展示,可以大大減少教師的無用功,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用好一切資源,降低一些難度
物理學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學生已有的一些生活經(jīng)驗對于理解所學的知識十分有幫助。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所舉的實例最好來自于日常生活,這樣可以有效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學習物態(tài)變化時,蒸發(fā)的吸熱對學生來講不容易理解,但是一旦聯(lián)系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例子,打針時在皮膚上擦藥棉的時候,學生見到的皮膚表面的藥水一會兒就干了,而且感覺涼涼的,就十分容易理解了。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資源,教師要充分利用。
多媒體技術的使用可以充分擴大教學資源,可以使得課堂教學過程變得生動有趣,具有吸引力,可以有效改變教學形式,加大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分子原子時,我們可以利用一些高錳酸鉀顆粒在水中的溶解和聞到各種氣味等現(xiàn)象分析說明分子的運動情況和其內(nèi)部的結構,這些內(nèi)容的理解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分析、想象能力。如果教師利用多媒體將這些內(nèi)容直接用視頻播放給學生看,將變得十分直觀,十分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再例如,在學習熱機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汽油機的四個沖程分解開來,再請同學仔細觀察。這對于學生對四沖程汽油機工作循環(huán)的理解和記憶,是十分有幫助的。因此,教師要學會合理利用周圍的一切資源,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綻放一點微笑,增進一些交流
很多學生先看老師再學習,喜歡這位教師,再喜歡學習一門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學習的引導者,是一個配角,學生才是學習主體。如果師生間有強烈的敵對情緒,學生將會對學習有抵觸情緒,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毫無益處。一個具備個人魅力的教師能引導學生積極地跟著他“走”。
因此,做一個有親和力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帶一點微笑,對學生多一點鼓勵,多一點肯定,將十分有利于保障師生間溝通渠道的暢通。這樣教師就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diào)整,強化課堂教學效果??梢源偈箮熒诮虒W活動中分享感悟、經(jīng)驗和知識,交流所得和情感,使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這對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十分有利。同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要對學習較弱的學生存在偏見,從而漠視他們。對于學習成績較差的同學,教師也要多留意,每每發(fā)現(xiàn)他在課堂學習中有所得或行為習慣方面有所進步,就應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長此以往,學生將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和對教師的信賴感。這時學生就十分主動愿意跟著教師走,課堂教學效率必然會有所提高。
總之,教師應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動之以情,授之以法,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主體意識,做學習的主人。一堂好的物理課應該讓學生掌握睿智的物理問題學習方法和獲得解決各種物理問題的卓絕能力,而不是機械的被動的“填鴨式”知識的獲得。只有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才能有利于學生今后長足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洪進步.反思物理課的無效教學行為,構建好課[J].物理教學探討,2010(6):1-3.
[2]沙霞.有關初中物理教學中探究學習有效性的思考[J].物理教師,2010(7):45-46.
[3]肖立.滴水可藏海細節(jié)亦智慧——新課程下物理課堂有效教學的思考.2010(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