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慧雯 鄔 君
經口腔前庭切口加皮膚微小切口治療顴骨復合體骨折20例臨床回顧報道
范慧雯 鄔 君
目的 評價經口腔前庭切口加皮膚微小切口治療顴骨復合體骨折的治療效果。方法 將20例經口腔前庭切口加皮膚微小切口治療顴骨復合體骨折患者進行臨床資料的比較,患者采用經口內入路,面部附加微小切口復位骨折,使用自攻螺紋釘及微小型鈦板固定,對患者術后情況進行統(tǒng)計。結果 手術后2~3個月復查,發(fā)現(xiàn)患者中甲級病例16例,占80%;乙級病例3例,占15%;丙級病例1例,占5%。1例C形骨折患者術后出現(xiàn)塌陷情況,所有患者中有5例出現(xiàn)了上唇麻木的情況,復查時癥狀消失。結論 經口腔前庭切口加皮膚微小切口治療顴骨復合體骨折創(chuàng)傷小、手術效果好,已成為治療顴骨復合體骨折的主要方式之一,只要是條件符合的病例,應及時進行手術。
小骨窗;大骨窗;開顱手術;高血壓;腦出血
作為身體上的突出部分,顴骨非常容易受到撞擊而發(fā)生骨折,隨著交通事故等多發(fā)性意外事故的發(fā)生,這種骨折越來越高發(fā)[1]。由于每位患者骨折情況各不相同,因此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對每位患者也有很大差異。本文回顧性分析108例骨折患者中20例經口腔前庭切口加皮膚微小切口治療顴骨復合體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湖南省懷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診治的108例骨折患者中20例經口腔前庭切口加皮膚微小切口治療顴骨復合體骨折患者,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齡19~67歲,平均年齡(49.3±4.5)歲;交通事故16例,暴力斗毆2例,摔傷2例。在臨床上,患者表現(xiàn)為面部不對稱,畸形,張口受限制等等,根據國內部分學者提出的分類標準,按照顴骨、顴弓、顴突點的移位程度劃分為3型并6個亞型,本案例中的20位患者中,A型3例,B型11例,C型6例。
1.2 治療方法 20例患者均在鼻腔內插管,靜脈復合麻醉,注射含腎上腺素的生理鹽水,骨折患側上頜前庭溝從上頜結界后及對側前牙區(qū)切口,切至骨面,將粘骨膜瓣剝離,同時將部分眶下神經血管束游離,暴露眶下緣、顴頜縫及顴弓前1/2。接下來將骨折塊中咬肌、顳肌附著剝離。一旦骨塊復位,則固定鈦板成形后口內置入自攻螺紋釘,如果發(fā)現(xiàn)口內無法固定的顴弓與眶下緣,對應皮膚做1~2個0.5 cm的切口用于螺絲固定,整個操作過程的順序為顴頜縫、眶下緣、顴弓、顴額縫,若前2個固定后骨折牢靠,則后面不必固定,如果不牢靠,則后面2個至少固定1個。
1.3 療效觀察[2](1)甲級:雙側顴面部對稱良好,眼球完全不存在內陷狀況,咬合、張口均達到正常水平,頜骨CT及華氏位片能夠顯示出ZC骨折解剖部位;(2)乙級:雙側顴面部基本對稱,眼球內陷狀況幾乎不出現(xiàn),張口度達到3.0~4.0 cm,頜骨CT及華氏位片能夠顯示出ZC骨折基本復位;(3)丙級:雙側顴面部輕微不對稱,眼球內陷狀況幾乎不出現(xiàn),咬合關系不好,張口度達到2.0~3.0 cm,頜骨CT及華氏位片能夠顯示出ZC骨折稍微錯位。
手術后2~3個月復查,發(fā)現(xiàn)甲級病例16例,占80%;乙級病例3例,占15%;丙級病例1例,占5%。1例C形骨折患者術后出現(xiàn)塌陷情況,所有患者中有5例出現(xiàn)了上唇麻木的情況,復查時癥狀消失。
顴骨復合體以顴骨、額骨、顳骨、上頜骨及蝶骨之間的骨縫為界,其中上頜骨的連接面積是最大的[3-4]。骨折的情況取決于骨折瞬間受到的外力方向,咬肌纖維由顴弓下方開始,到位于下頜升支外面的咬肌粗隆,其中骨折的移位和復位均受到肌牽引的影響。骨折移位會造成的后果很多,如:壓迫顳肌、咬肌,阻礙喙突開閉口運動,眼球運動障礙等,眶架變形等[5]。顴上頜骨復合體由于其特殊的解剖體位置,極易出現(xiàn)骨折現(xiàn)象,多發(fā)于成年男性,若沒能得到有效治療,容易影響患者身體和心理的健康水平,因此,尋找一種安全、高效的治療方法是醫(yī)師們關注的焦點。
無移位的患者一般采用傳統(tǒng)的保守治療,但一旦出現(xiàn)明顯的移位、粉碎性骨折且伴有面部畸形等,手術治療往往是唯一的選擇。目前臨床手術方式主要包括經頭皮冠狀切口、眶周小切口等不同的方式,可以單獨使用,同時可以兩個或多個同時聯(lián)合進行治療,雖然這些方式具有易操作、術后美觀等優(yōu)點,但是也存在著不容質疑的劣勢,例如:手術時創(chuàng)傷大,對神經面的損傷概率高,術后可能出現(xiàn)局部麻木、眶周切口的瘢痕很明顯、術后有異物感等不良反應,并且治療的費用極高,一些家庭難以支撐[6-7]。本手術方法則采用廣泛口內前庭溝切口松解肌附著,可以做到減少肌肉對骨折塊的牽拉,對骨折復位固定起到積極作用。采用自攻螺絲釘鈦板內固定,其特定的優(yōu)勢使得螺旋刀口用力不大即可進入,對方向性等問題要求較低。但是此方式也存在以下缺點:(1)有1例C形骨折患者術后出現(xiàn)塌陷情況,經過二次手術,運用冠狀切口骨折復位內固定治療得到緩解,因此我們針對不同的患者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采用不同的方法。(2)所有患者中有5例出現(xiàn)了上唇麻木的情況,雖然復查時這些患者的不良情況消失,但這提醒我們手術中應注意牽引過度情況的發(fā)生。(3)不良反應及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還可能是因為普通的單個手術不能很好的進行患者骨折端骨折的固定,并且不能有效地幫助其生長,臨床上一般多采用多個切口進行手術的方式,因此,醫(yī)生應弄清骨折端結構及其與周圍組織的關系,增加手術的靈活性,使患者早日康復。
綜上所述,經口腔前庭切口加皮膚微小切口治療顴骨復合體骨折創(chuàng)傷小、手術效果好,已成為治療顴骨復合體骨折的主要方式之一,只要是條件符合的病例,應及時進行手術。
[1] 鐘凡,關崧華,鄧書海,等.口內入路微創(chuàng)治療顴骨骨折[J].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2012,28(5):582-584.
[2] 楊何平,張洪武,鄧寧.兩種聯(lián)合切口手術治療眶-上頜-顴骨復合體骨折的對比研究[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1,11(17):3322-3324.
[3] Yu H,Shen G,Wang X,et al.Navigation-guided reduction and orbital floor reconstru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zygomatic-orbital-maxillary complex frantures[J].J Oral MaxillofacSurg,2010,68(1):28-34.
[4] Shrestha S,章宏毅,李祖兵.顴骨復合體骨折臨床資料回顧性研究[J].口腔醫(yī)學研究,2015,2:23.
[5] 鐘小東.經口腔前庭切口加皮膚微小切口治療顴骨復合體骨折 24例[J].福建醫(yī)藥雜志,2013,34(6):131-132.
[6] 孫德平,吳武,溫勝,等.內鏡輔助下治療與頭皮冠狀切口手術在治療顴骨復合體骨折中的療效及并發(fā)癥對比研究[J].華西醫(yī)學,2015,30(12):2217-2221.
[7] 盛艷嬌,賈保軍,敖建華,等.顴骨復合體骨折前庭溝小切口復位內固定54例[J].實用醫(yī)藥雜志,2015,32(6):530-531.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3.037
湖南 418000 湖南省懷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范慧雯 鄔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