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圓圓 內蒙古商貿職業(yè)學院
高校公共大學生理財課程教學方法改革
王圓圓 內蒙古商貿職業(yè)學院
當代大學生生趕上了新中國發(fā)展最快的時期,從小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有著和上一輩認得觀念,認為理財不是一件特別光彩的事情,我國國家的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都開展比較完善,但是在這些教育中卻沒有涉及到理財?shù)挠^念,這是我們教育的一個遺漏,所以和西方的一些國家相比,我們在這方面是欠缺的。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金融的普及,人們開始對理財有了一定的認識,現(xiàn)在在我國各大高校紛紛開設大學生理財、個人理財這方面的公共課程來對理財掃盲。本文就關于大學生理財課程的實際教學遇到的問題展開討論及給出改革建議。
大學生理財 教學方法改革 實踐應用
當代大學生生趕上了新中國發(fā)展最快的時期,從小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有著和上一輩認得觀念,認為理財不是一件特別光彩的事情,就算有些人在理財也不會和周邊的人談起,總是偷偷摸摸,實際自己勞動所得,合理理財有何不當?我國強調“公平”“公正”“公開”的社會環(huán)境,正確的理財觀念代表一種正面的社會風氣,何時理財最好,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問起,實際理財就如同學習一樣,什么時候開始都可以,但是是越早越好。我國國家的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都開展比較完善,但是在這些教育中卻沒有涉及到理財?shù)挠^念,這是我們教育的一個遺漏,所以和西方的一些國家相比,我們在這方面是欠缺的。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金融的普及,人們開始對理財有了一定的認識,現(xiàn)在在我國各大高校紛紛開設大學生理財、個人理財這方面的公共課程來對理財知識掃盲。對于學校開設的相關理財課程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
(一)高效融合性:高校開設大學生理財先關課程綜合性突出,它涵蓋了金融、會計、經濟、管理等諸多領域,需要大學生擁有很多相關的前置課程的學習,比如金融學、證券投資學、保險學、國際金融學等。
(二)務實性:市場經濟條件下,每個家庭甚至每一個人都是經濟活動單位,都需要解決如何擴大收入和如何合理消費的問題,對于大學生來講他們沒有工資,但是有固定的資金來源,如何巧用和善用手中的貨幣來理財,是最根本的問題。理財知識是以實現(xiàn)居民家庭的財務自由目標而展開的一系列財力分配活動。生活的各個方面,都需要涉及到資金的分配問題,需要平衡好自身財力和消費水平的關系,因此,大學生理財包含著比投資內涵更廣、更為實際的內容。大學生需要有良好的消費習慣和合理的理財計劃,在如今,大學生不應該只有“智”商,還應該具備一定的“財”商,在大學時代就應該養(yǎng)成很好的理財習慣,為自己的現(xiàn)在和將來精打細算。
(一)因為本課程是全院的公共課程涉及到專業(yè)級非專業(yè),適應大學生理財需求的教材少不同,專業(yè)的學生對理財課程有著不同的需求對于專業(yè)財經類的學生希望獲得增加對理財規(guī)劃師職業(yè)能力的了解,加深對已有金融、經濟、管理類課程的認識,而理工類和其他非財經類類專業(yè)學生則想通過對大學生理財課程的學習,了解基礎的投資知識,為自己做好生活規(guī)劃。從目前選用的一些教材來看,案例分析較少,而且脫離現(xiàn)代生活,對各類理財知識的介紹成為重點,如股票投資、證券投資、等基本知識的介紹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對財經類專業(yè)學生來說這非常熟悉了。而對非財經類學生來講有些知識比較深奧,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了解、認知。教材內容體系的不完善,影響了教學質量和學生理財能力的實際提升。
(二)過多重視理論教學。各高校對大學生理財課程的課時分配只是在32 課時上下。有限的教學課時使得實踐教學難以達到預想的效果,在大學生理財知識里最強調實踐教學,因為要讓學生直接要學以致用,養(yǎng)成理財?shù)暮昧晳T,加上實踐教學相對于理論教學還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直接導致了重視理論教學。大學生理財知識屬于綜合性較強的課程,老教師們一般不愿涉足,年輕教師理論知識較強但經驗不足,對不同知識之間的銜接轉換上不夠熟練,在講課過程中往往對實際操作重視不夠,傾向于理論講解。而對與學生而言,教師理論教學與學生實際需求結合不緊密,學生對該課程的興趣會直線下降。
(三)案例教學在大學生理財課程中地位欠缺
作為大學生來講理財課程最終是要落到實處上的,能夠真正的做到學以致用,不是為了修學分而去學習,大學生理財作為生活情景模擬,案例教學能將枯燥的理論變得簡單易懂。目前,市場上的教材里面的案例非常少,當然個別教材在最后一章設置綜合性很強的案例,但是缺乏不同種類理財知識,這些案例之間沒有明確的聯(lián)系,沒有辦法讓學生更好的融會貫通,也就是說是否能將簡單的兩三種理財知識結合在一起的案例不多,所以這也導致對案例本身的問題設置缺乏引導性的思考。
(一)加強調查研究,注重學生理財能力培養(yǎng)。隨著時代的變遷,金融的發(fā)展和融入,大學生群體的財商也在不斷發(fā)生變化,大學生理財課程教學需要加強大學生理財觀念和能力的研究。不同經濟條件的家庭的大學生,理財觀念和經驗存在很大的不同。專業(yè)不同的大學生投資理財能力和投資思維差異也較大。在大學生理財課程開課前,可以設置簡單的理財課程需求調查問卷,對大學生學習該課程的目的和動機進行問卷調查統(tǒng)計分析,以便摸清大學生的實際理財狀況,能展開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學生參與案例討論實踐活動的反饋,加強學生解決生活中模擬理財問題的能力,幫助養(yǎng)成較好的理財習慣使得大學生理財意識不斷的提高。
(二)對大學生理財課程重新定位。解決大學生理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首先確定大學生理財課程開設的時間,因為本課程是全院的公共課程涉及到專業(yè)級非專業(yè),專業(yè)的學生對理財課程有著不同的需求對于專業(yè)財經類的學生希望獲得增加對理財規(guī)劃師職業(yè)能力的了解,加深對已有金融、經濟、管理類課程的認識,而理工類和其他非財經類類專業(yè)學生則想通過對大學生理財課程的學習,了解基礎的投資知識,為自己做好生活規(guī)劃?;谶@樣的問題,大學生理財應該開設在大一的下學期,這樣無論是專業(yè)或者非專業(yè)對于學生來講就是新知識,這樣能夠更好的融入到學習課程當中去,可以通過延長教師的授課時數(shù),充分的教學時間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兩者兼顧,會吸引經驗豐富的教師加入到理財課程教學中來,能適應學生的理財需求。
(三)加大學生理財課程實踐教學力度。開設大學生理財?shù)哪康囊皇菕呙ぃ悄軌蛘嬲菍W生受益一生,加強實踐教學是改善大學生理財課程的重要手段,主要途徑:一是引導學生參與到各種理財知識的案例討論中,針對自身情況制定相應類型的理財規(guī)劃,通過相互討論交流理財信息,提高實際理財能力;二是邀請職業(yè)理財規(guī)劃師定期舉辦理財規(guī)劃講座,使學生前沿的理財業(yè)務知識有新的認識;三是和銀行、證券交易所、保險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等機構建立實踐教學基地,讓學生多參觀并且感受理財業(yè)務的運營流程,加深對實際理財市場的切身體會。注重教學案例的綜合性。在教學中,需要精選案例進行加工,以適合教學需要,可以從已有的幾個簡單案例進行整合,使學生加深認識。
[1]李夢雪,楊一,李銀.大學生理財教育需求和高校理財教育對策分析——基于對南京高校的調查[J]. 商. 2014(06)
[2]孫凌霞,宮永建。天津高校學生理財觀念與理財行為調查報告[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08,(04)
[3]李建英.高校大學生理財教育芻議[J]. 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綜合版). 2013(03)
[4]李建英,耿會清,高校理財教育課程設置與教學研究[J]. 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綜合版). 2015(02)轉貼于 233網校論文中心http://www.stud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