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亦[河北師范大學(xué), 石家莊 050024]
大小徐本《說文》草部字比較研究
⊙高亦[河北師范大學(xué), 石家莊050024]
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是文字學(xué)研究的最重要著作?,F(xiàn)今通行的《說文解字》是由宋代徐鉉校訂的,也稱大徐本。另還有南唐徐鍇的《說文解字系傳》,增加了許多徐鍇的個人看法,被稱為小徐本。本文從中選取草部字作為研究對象,從編排、字序、歸類等角度進(jìn)行分析比較,找出異同,以更好地推動研究。
《說文解字》 二徐本草部
二者的相同點主要在于編排體例方面,大徐本和小徐本沒有改變《說文解字》的編排原則。都是沿襲了“據(jù)形系聯(lián),以類相從”的編排順序。草部字上承屮部,“屮”表示“草木初生”;下啟蓐部,“蓐”表示陳草復(fù)生。此為“據(jù)形系聯(lián)”。而在草部字內(nèi)部的編排上,將同一類屬、意義相近的字編排在一起。比如“蘇”、“荏”都是表桂荏的,所以放在一起。“”“萋”“”等表示草茂盛的放在一起。“蒲”、“”都是與蒲類相關(guān)的,編排在一起。在“草“部里,諸字意義都與草相關(guān),草是它們的意符。編排在前面是意義比較實在的,都是草類的植物,而放在最后的則是與草有一點聯(lián)系的字,比如“蓄”“”,表示積和推,并不是草類植物。
(一)收字?jǐn)?shù)量不同
大徐本收四百四十五字,重文三十一個。小徐本收四百四十字,重文三十一個。徐鍇注明是因為補(bǔ)遺造成了收字?jǐn)?shù)量的差異:“臣次立曰,今文四百三十九,文按《說文》曰文四百四十五。補(bǔ)遺莒、、、、、萃六字,共四百四十五。”并說明了重文的增加也是因為補(bǔ)遺了一字的原因。
(二)小篆字形不同
(三)編排順序不同
小徐本在草部字的編排順序上與大徐本略有不同之處。比如,“茹”和“”兩字的順序與大徐本是相反的?!叭R”“葭”在兩個版本中順序也是相反的。最為明顯的差異在于“”字,大徐本放在靠近五十八,在“”后,而小徐本放在靠近結(jié)尾處,在“范”之前?!啊薄啊被緸橥x詞,因此在這個字的編排上,徐鉉本更為合理?!拜?,草多貌。”大徐本也放在前面,在“”之后。而小徐本則根據(jù)意義相近放在后面,在“茸”“”之間,均有草多、茂盛之意。對于“萑”字的編排,兩個版本都很合理。大徐本是以“”為基準(zhǔn),因為“”的解釋是“萑也”,從而放在一起。而小徐本是基于“萑”“茸”“”意思相近。“”“蘇”在大徐本緊接在“”后,其后是“荏“字。小徐本“”后則直接接“荏”字。大徐本之“蘇”字本在第十七,“荏”之前,因其義為“桂荏也”,與“荏”字意義接近。小徐本將其改至靠近結(jié)尾處,在“艽”之后。又在“蘇”“蒜”之間添兩字。在“蘇”字的編排上,顯然徐鉉本更為合理,“”與“荏”意義聯(lián)系不大。
(四)釋文不同
1.最明顯的一點在于,大徐本除了許慎的觀點幾乎很少有自己的批注解說。而小徐本則有多處“臣鍇曰”,附加其他材料書證以及自己的觀點。正所謂大徐本“述而不作”,而小徐本“有述有作”。徐鍇所舉語言材料來源于《詩經(jīng)》《楚辭》《爾雅》《周禮》《呂氏春秋》等等。因為“草”部多涉及植物專名,所以在小徐本內(nèi)部“草”部較其他部來說,引用《爾雅》一書明顯更多。如“”下是這樣注解的,臣鍇曰:“《爾雅》:,大苦甘草也?!薄啊薄啊钡茸忠捕家昧恕稜栄拧返慕忉?。徐鍇本亦大量引用了其他著作。如“蘭”字下,有“《楚辭》曰:浴蘭湯兮沐芳華”。“薺”字下引用了《詩經(jīng)》:“墻有薺。”附加了自己的觀點的也有很多,例如“蕕”字下有:“臣鍇今按:‘似細(xì)蘆蔓生水上,隨水高下然也。故曰:蕕,游也?!庇秩纭扒f”字下有:“徐鍇曰:后漢孝明帝諱,故許慎不解說而最在前也。臣鍇以為,莊,盛飾也。故從草壯聲,壯亦盛也?!闭f明了“上諱”是誰的諱,“莊”字為何排在最前面等問題?!稗薄弊窒掠谐煎|按:“薇,一云似大萍,或曰生山中。”對“薇”進(jìn)行了進(jìn)一步解釋。大徐本有:“芋,大葉,實根駭人,故謂之芋。”而在小徐本,“芋”字下有臣鍇曰:“芋猶言吁也。吁驚詞。故曰駭人謂之芋。芋狀如蹲鴟,故駭人?!边@里徐鍇不僅用聲訓(xùn)解釋了“芋”的語源,還解釋出了“芋”為何駭人。
2.釋文增刪改易。相比于大徐本釋文,小徐本釋文有的有所增加。比如“莠”字,大徐本釋文為:“禾粟下生?!倍⌒毂镜尼屛膭t是:“禾粟下?lián)P生?!比纾骸疤A,莞屬?!毙⌒毂緦懽鳎骸疤A,莞屬也?!蓖ㄓ^全部,一般大徐本寫作“某屬”的,小徐本許多改易為“某屬也”。大徐本:“萌,草也?!毙⌒毂靖臑椋骸懊龋菅恳?。”
有的則改易較多。例如大徐本:“蓍,蒿屬。生十歲,百莖?!毙⌒毂靖臑椋骸拜锶~屬。生千歲,三百莖?!薄啊弊郑笮毂踞屛臑椤安菽痉财と~地為”,而徐鍇本則為“草木皮葉墮地為”?!啊弊中煦C本解釋為:“蔗也。從草諸聲?!毙⌒毂緞t為:“草也。從草豬聲?!?/p>
3.改換用字。這種情況出現(xiàn)得很多。比如對“蘋”字的注釋,大徐本的釋文是“也”。小徐本注釋為“萍也”。對“萇”字的解釋,大徐本釋文為:“萇楚,跳弋”,而小徐本釋文為“萇楚,銚弋”?!啊?,大徐本釋文為:“黃,職也。”而小徐本則為:“董除,職也?!绷硗膺€有“蒲,水草也,可以作席”。小徐本改易為:“水草也,或以作席”。小徐本將徐鉉對“荷”字的解釋“芙蕖葉”改為“芙蓉葉”。又如,大徐本釋文:“蒼,草色也?!倍戾|本則寫為:“草覆也?!贝笮毂局校骸埃菀?。”而小徐本中則為:“,草也?!毙煦C本:“,兔也?!毙戾|本則寫為“兔瓜也?!绷硗膺€有“”字,大徐本解釋為“井藻也”,而小徐本改為“牛藻也”。
4.注音不同。小徐本將已經(jīng)不符合當(dāng)時讀音的反切改換了。比如,“菊”字,大徐本寫為“居六切”,而小徐本寫為“居逐反”。又如“菁”字,徐鉉注音為“子盈切”,徐鍇注音為“津貞反”。“蘋”字大徐本注音為“符兵切”,小徐本注音為“備明反”??偨Y(jié)可以發(fā)現(xiàn),兩個版本注音用語不同,大徐本注音用語皆為“切”,小徐本用語皆為“反”。此外,徐鍇還給一些釋文中的生僻字注音。
(五)對六書的分析不同
比如“芝”字大徐本記載的是“從草從之”,為會意字。小徐本則記載的是“從草之聲”,為形聲字?!败铡弊执笮毂居涊d的是“從草從甘”,為會意字。小徐本則記載的是“從草甘聲”,為形聲字。“芟”字大徐本記載的是“從草從殳”,為會意字。小徐本則記載的是“從草殳聲”,為形聲字。還有“”字,徐鉉認(rèn)為:“從草、風(fēng)。”而徐鍇則改為:“從草、風(fēng),風(fēng)亦聲。”這種字在今天我們可以稱之為“亦聲字”,而這種情況,如果一定要分出是會意字還是形聲字的話。大徐本往往處理為六書中的“會意”,而小徐本處理為六書中的“形聲”。另外,大徐本傾向于將許多字歸為省聲字,而小徐本往往歸為單純的形聲字。比如徐鉉認(rèn)為:“”認(rèn)為是“從草,稀省聲”。徐鍇本直接歸為“從草,希聲”。另外對于省聲字,兩個版本對于是何字的省聲,看法也不盡相同。例如,大徐本中:“,從草,茲省聲?!毙⌒毂緞t認(rèn)為:“從草,絲省聲。”
通過以上對比我們梳理出了徐鉉本和徐鍇本在草部字的異同之處。相同之處主要在于編排體例方面,相異之處主要在于收字?jǐn)?shù)量,小篆字形,排列順序,釋文和六書分析幾個方面,希望對訓(xùn)詁研究有所助益。
[1]許慎撰,徐鉉校訂.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3.
[2]徐鍇.說文解字系傳[M].北京:中華書局,1987.
編輯:曹曉花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