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莉
摘 要:公司在全體黨員中深入開展的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nèi)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旨在著力解決職工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提高做好新形勢下職工群眾工作的能力。
關鍵詞:新形勢公司;群眾路線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實現(xiàn)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zhí)政基礎和執(zhí)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的必然要求,更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堅強保證。公司在全體黨員中深入開展的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nèi)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旨在著力解決職工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提高做好新形勢下職工群眾工作的能力。作為一名基層黨務工作者,就新形勢下,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談些粗淺的認識。
一、準確把握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以“一學三促四抓”為統(tǒng)攬,以集團緊盯“四風”查擺改,安全高效謀轉型為載體,以公司領導班子、班子成員和中層黨員干部子為重點,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省委省政府二十條意見和集團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的有關規(guī)定,在公司范圍內(nèi)深入開展“管理規(guī)范重創(chuàng)新,服務滿意塑品牌”活動,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著力解決職工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密切黨同職工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切實把教育實踐活動成果轉化為凝聚職工群眾力量、推動公司改革發(fā)展的強大動力,做到“六轉六提”(轉變安全認識、提升保障能力;轉變發(fā)展方式、提升質量效益;轉變保守觀念、提升創(chuàng)新意識;轉變體制機制、提升發(fā)展活力;轉變工作作風、提升整體形象;轉變民生理念,提升幸福指數(shù)),加快“三個轉變”,為持續(xù)提升集團煤炭主業(yè)核心競爭力貢獻安全高效的裝備力量。
二、倡導真心實意為民服務的風尚
為政重在廉,做人重在誠,說話重在信,辦事重在實。天下順治在民富,天下和靜在民樂,天下興行在民趨于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決定了我們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是受職工群眾所托,代表職工群眾行使職權。我們所做的工作最終都應該是為了職工群眾。在實踐活動中,我們始終要解決好為民中的“真為”、“為誰”、“怎么為”三個關鍵問題。
“真為”,就是要真心實意,發(fā)自內(nèi)心,動真感情,見真行動。首先要牢固樹立人民意識、群眾觀念。只有我們真正意識到,我們的權力是來自于誰,我們的責任是服務于誰,我們才會時時想到職工群眾,事事關注職工群眾。
“為誰”,就是要求我們在實踐中,要統(tǒng)籌兼顧,既考慮政策的全覆蓋,無遺漏,又要突出重點,進行重點服務,重點幫扶。一要高度重視對用戶的服務,用“三優(yōu)一滿意”先進的管理服務理念打造堅實的管理基礎,外樹良好服務形象;二要對公司的先進、年輕人的激勵、幫扶,高度重視年輕人才的培養(yǎng),通過傳幫帶,為公司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提供不竭動力;三要高度重視對弱勢群體和困難職工的幫扶,通過企業(yè)的有效幫扶,使他們走出困境,渡過難關,為公司的和諧穩(wěn)定保駕護航。
“怎么為”,就要普遍推行群眾路線。通過了解職工群眾所想、所需、所盼,做出符合法律、政策,合乎社情、民意的決策。通過改善民生,夯實造福職工群眾的物質基礎。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增進與職工群眾之間的感情,增強廣大職工群眾對黨委、行政工作的信任。通過與廣大職工群眾交朋友、結對子,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從而贏得廣大職工群眾的支持。
三、加強勤奮務實的作風建設
倡導說實話,出實招,辦實事,力戒形式主義、假、大、空。根據(jù)公司具體情況,扎扎實實辦幾件實事,多做打基礎、謀長遠的事,多做惠民利、解民難的實事。調動大多數(shù)人的積極性,切實解決庸、懶、散、奢不良風氣,加強績效考核和紀律考核,形成風清氣正,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良好氛圍。對存在庸、懶、散、奢,不作為、亂作為,索拿卡要的人或事,要敢于過硬,敢于處理,敢于曝光,使人人敬畏制度、紀律。
四、形成清正廉潔的良好氛圍
一方面要強化思想教育,形成清政廉明自覺認同。以加強黨員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意識為重點,緊緊圍繞公司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大局,狠抓黨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責任制工作目標和任務的落實;另一方面加強制度建設和監(jiān)督檢查。重點要落實集團“三重一大”決策制度、開展專項治理及效能監(jiān)察工作,規(guī)范重點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置。設立舉報箱,做到有報必查,查實必處。使所有的人都敬畏權力,遵循制度。
五、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
(一)選好、配優(yōu)班子是關鍵,形成良好的戰(zhàn)斗力,嚴格控制支委數(shù)量,把握支委質量,既要體現(xiàn)組織意圖,更要體現(xiàn)職工群眾公認,協(xié)助黨支部書記推動支部工作落實,組織職工群眾,教育職工群眾,疏導職工群眾。
(二)加強黨支部書記的培養(yǎng)、培訓,樹立強烈的抓黨建意識,提升抓黨建的能力、水平。同時,提升基層干部的工資待遇,讓他們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基層組織工作中去。
(三)加大對黨支部黨建的投入,讓黨支部能夠有效組織黨務活動,提升黨支部解決實際問題的經(jīng)濟能力。
(四)加強黨小組、黨員安全責任區(qū)建設和普通黨員的教育管理,讓“黨要管黨”落到實處,強化全體黨員的黨性意識,黨員真正做到“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基層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
(五)扎實有效開展黨內(nèi)關懷
既有思想上、感情上的關懷,又有共同理想、共同事業(yè)的同向追求。還要有資金的幫扶、技術的幫扶、機遇的幫扶,讓廣大黨員有切實的歸屬感、依靠感,成就感。
參考文獻:
[1]孫煥祥.貫徹三個始終堅持三個方法確保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取得成效[J].赤子(上中旬),2014(11).
[2]鄒君.淺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對做好辦公室工作的新要求[J].辦公室業(yè)務,2014(21).
[3]賀洪強.以好的作風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