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琳,潘 瓊,張雅麗
?
能級進階模式在我國護士培訓中的應用研究及展望
江琳,潘瓊,張雅麗
綜述了能級進階模式在我國護士培訓中的應用現(xiàn)狀,包括護士對能級進階模式培訓需求現(xiàn)狀,基于能級進階模式的護士分層次培訓體系的構建、能級進階模式在臨床護士培訓中的實踐,并對能級進階模式的現(xiàn)狀進行思考和展望。
能級進階模式;護士在職培訓;繼續(xù)教育;需求;構建;實踐
護士在職培訓是有計劃、有組織地為提高注冊護士護理實踐、教育、管理、科研等方面的能力,增進護士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和工作方法而安排的學習過程,最終目的是改善公眾的健康[1]。臨床護士的培訓日益受到護理管理者及研究人員的重視并逐漸轉向以能力為基礎的分層培訓[2-3]。能級進階模式是針對臨床護士的一種系統(tǒng)化的專業(yè)能力培養(yǎng)與評價制度,旨在通過核心能力評價和使用護士,而非傳統(tǒng)的按年資、職稱、學歷來評價和使用護士,管理者可以按護士的不同能級來定崗、定級、定責、定薪的一種新型護理管理模式[4-5]。本文旨在對我國能級進階模式的有關研究現(xiàn)狀進行分析和總結,以期為臨床護士培訓提供指導與借鑒。
研究證明:護士培訓對于更新護士知識、完善護士職業(yè)生涯發(fā)展、提升醫(yī)院臨床競爭力等均起著重要作用[6]。在整個培訓過程中,培訓需求分析(training needs analysis,TNA)是其中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作為培訓循環(huán)圈的第一步,它直接影響著培訓課程設計、實施和效果評估[7]。因此,了解護士對能級進階模式的培訓需求是至關重要的。崔璀等[8]通過對810 名兒科護士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兒科護士的崗位分層培訓需求整體水平較高,其中“崗位臨床實踐能力”的培訓需求水平最高;“護理管理”培訓的需求較低,且不同級別的兒科護士對崗位培訓內容和方式的需求存在差異性。因此,結合兒科護士能級水平和培訓意愿,加強各級兒科護士的崗位培訓,提供系統(tǒng)的、形式多元的、具有針對性和前瞻性的在職分層培訓設計具有重要意義。葉紅芳等[5]在對能級進階模式與護士培訓需求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基于能級進階模式的護士培訓需求分析模型,希望經過設計優(yōu)質、高效的培訓,使廣大護理人員能夠盡快適應護理管理新模式。何雅娟等[9]對基層醫(yī)院護理人員層級培訓需求調查結果顯示:根據(jù)各層級護士不同的培訓需求,建立基于能級進階模式的基層醫(yī)院護士能級培訓體系,對護士實施分層培訓,可以更好地實施醫(yī)院護士崗位管理。
有研究認為:當前我國醫(yī)院護理管理模式正在從傳統(tǒng)的“平臺式”向“能級進階”模式轉換,主要障礙之一就是缺乏足夠數(shù)量的合格護士[10]。因此,實施護士分層次培訓已成為護理專業(yè)化發(fā)展亟待解決的問題,并提出應該以護士分層級培訓為先導,然后再進行“能級體系”的護理管理模式改革,堅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原則,通過優(yōu)質、高效的分層次培訓,使廣大護理人員能夠勝任即將到來的護理管理新模式。葉紅芳等[10]采用Delphi法進行2輪咨詢,初步建立了基于能級進階模式的護士分層次培訓內容,包括能級框架、能級準入標準和各級培訓重點。護士分為4級,培訓內容分為臨床護理、溝通能力、教學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專業(yè)認同等7個維度。認為開展護士分層次培訓為護理人才培養(yǎng)提供了科學的方法,同時有利于護理人力資源的科學管理。此外,臨床護理人員也開始不斷探索適合本科室護士分層次培訓的研究實踐[11-13],為科學、有效建立護理管理和人才培養(yǎng)方案進行不懈努力。
3.1護士分層準入標準護理人員分層培訓教育是根據(jù)護理管理學理論,依據(jù)能級對應的原則,對不同職稱的護理人員在臨床崗位履行不同職責時所需的專業(yè)知識與護理技能的培訓。具體來說,就是根據(jù)病區(qū)內護士不同的年齡、職稱、學歷、工作能力、生活習慣等對其進行分層管理,進而進行針對性的培訓[14]。目前,國內關于護士層級的劃分尚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大部分地區(qū)將護理人員分為三層或四層進行管理,還有部分醫(yī)院對護理人員進行了多層次劃分[15-17]。如徐園等[15]結合醫(yī)院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業(yè)務水平、職稱和學歷等因素,經過臨床管理實踐,逐步形成了N1~N4 4個層級護士的設置標準,其中以“工作能力”作為層級標準的核心指標。各級護士基本任職資格如下。①成長期護士(N1):國家認可護理專業(yè)畢業(yè),工作3年及以下護士或輪轉護士。②熟練期護士(N2):國家認可護理專業(yè)畢業(yè),工作4年及以上護士或3年及以下護師。③專業(yè)精通型護士(N3):國家認可護理專業(yè)畢業(yè),4年及以上護師或3年及以下主管護師,從事臨床護理工作6年及以上。④護理專家(N4):國家認可護理專業(yè)畢業(yè),4年及以上主管護師或副主任護師,從事臨床護理工作10年以上。各科室負責對N1~N3層級的護士考核并給予資格認證,N4層級的護士由醫(yī)院統(tǒng)一進行考核和資格認證。目前,護理人員逐步認識到護士分層管理是護理專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趨勢,要求將護理崗位工作職責、技術要求與護士的分層級管理有機結合,充分發(fā)揮不同層級護士的作用[18],通過護理人力資源的合理配備和科學管理,提高臨床護理質量。
3.2能級護士的培訓根據(jù)護士層級的不同,護理部和科室開展以層級為依據(jù)、形式多樣的全員培訓,按能力進階要求,逐級遞增培訓相關知識,引導其逐步參與病房管理,掌握本專業(yè)的新技術,掌握本專業(yè)疑難復雜病例護理,承擔授課和對低年資護士的技能考核,組織并參與護理科研課題的設計、研究、論文的寫作,明確自己的研究方向及職業(yè)規(guī)劃[12]。培訓的內容有針對性,明顯提高了護士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培訓內容與形式不一,如秦小金等[12]通過護理人員規(guī)范化培訓需求調查了解護士對分層培訓的認識,并將其分為5個層級(N0、N1、N2、N3、N4),制訂層級對應的且有針對性的分層培訓內容,制定年度培訓計劃,將所需培訓項目分散到具體的月培訓計劃中,并與當月效益工資掛鉤。沈玫玉等[19]在研究中,由本科室人員設置培訓課件,并經科主任、護士長審閱確定,內容包括本專業(yè)基礎知識、??评碚摗?撇僮骷寄?、護理管理、護理安全、護理科研、護理教學、護理溝通和護理新技術、新業(yè)務方面的知識。將醫(yī)院培訓、科室培訓、集中理論授課、晨間提問、護理查房與護理學習、護理討論、反思日記等多種形式相結合。
3.3能級護士的考核考核是衡量該階段護士培訓合格與否的重要手段,不同的醫(yī)院考核方式也不盡相同。能力進階培訓每階段結束時,由科主任、護士長及教學培訓小組成員進行測評,合格后進入下一階段的培訓,在培訓過程中,定期反饋培訓意見,不斷完善及改進培訓計劃[13]。謝衛(wèi)[20]通過實行護理垂直管理,分層績效考核,每月由護士長組織對層級護士的工作職責及層級培訓手冊的計劃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實行護士長→高級護士→中級護士→初級護士的層級導師制考核模式??傊?,各能級護士考核內容包括:①理論考核,“三基”加??浦R;②操作考核,基本操作加??撇僮?;③病例收集數(shù)量、質量;④論文和課題數(shù)量、質量;⑤接受培訓及授課的次數(shù);⑥結合自評、他評。
4.1建立科學的護士能級準入和進階標準近年來,臨床護士的培訓日益受到護理管理者以及研究人員的重視,護士培訓正在轉向以能力為基礎的分層培訓。然而目前國內對護士的分層管理還處于初級階段,尚未有科學而統(tǒng)一的護士分層框架,各層級護士的職責、能力界定不清,缺乏與崗位相適應的培訓內容、審核標準、進階要求等能級進階客觀指標,以及缺少客觀的進階標準和統(tǒng)一的認證方案等,不同層級護士的培訓不均衡[21-22]。人才是學科發(fā)展的關鍵,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政府和相關機構應加大對于臨床護士培訓研究基金支持,逐步建立激勵措施,通過科學研究制定出適合我國護理人員發(fā)展方向的分層培訓機制及科學、有效的能級進階模式,以促進護理學科穩(wěn)步向前發(fā)展。4.2重視網(wǎng)絡信息平臺在培訓中的應用目前,針對護士的培訓方式逐步多樣化,常用的有學習班集中授課,專題知識講座、護理示范操作、情景模擬演練、護理查房以及危重病情討論等[23-24]。因護士工作本身的局限性,經常會出現(xiàn)無法按時參加培訓的情況,長時間脫產集中培訓有難度。集中培訓后,無法對所學內容進行復習、討論交流,難以進行深入學習。隨著網(wǎng)絡移動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閱讀方式的多元化決定了信息資源配置的多元化,注重個性化與共享性相結合,進行多渠道信息傳播,可滿足不同層次的護理人員需求,開拓護理培訓信息化教學模式勢在必行[25-26]。閆中梅[27]建立微信公眾平臺和微信群,對212名護士開展在職培訓,發(fā)現(xiàn)98.54%的護士接受并希望采取微信培訓模式,100%的護士認為微信平臺使他們獲得知識及時、高效,能顯著提升護士的能力素質。因此,在今后的培訓中應重視網(wǎng)絡互動平臺在臨床護士培訓應用中的研究。
[1]Kuramoto AM.Research on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nursing[J].Annu Rev Nurs Res,1985,3:149-170.
[2]毛燕君,葉文琴.護理人力資源管理現(xiàn)狀分析及展望[J].現(xiàn)代護理,2004,10(8):762-763.
[3]劉麗娜,王妤.2004—2014 年我國臨床護士培訓文獻計量研究與分析[J].護理學報,2015,22(11):36-40.
[4]Buchan J.Evaluating the benefits of a clinical ladder for nursing staff:fill international review[J].Int J Nurs Stud,1999,36(2):137-144.
[5]葉紅芳,陳湘玉.能級進階模式的護士培訓需求分析模型[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4):393-395.
[6]Barriball KL,While AE,Norman IJ.Continu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for qualified nurses: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992,17(9):1129-1140.
[7]Pedder L.Training-needs analysis[J].Nurs Stand,1998,13(6):50-53.
[8]崔璀,鄭顯蘭,喻婷.以能力進階為導向的兒科護士崗位分層培訓需求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4,14(11):1164-1167.
[9]何雅娟,毛雅琴,張根生,等.基層醫(yī)院護理人員層級培訓需求調查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1):33-35.
[10]葉紅芳,馮敏,王睿,等.基于能級進階模式的護士分層次培訓體系的構建[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19):1-4.
[11]陳璐,徐亞楠,陳湘玉.重癥監(jiān)護室護士培訓模式的改進與效果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4,14(3):284-286.
[12]秦小金,丁抗寧,王小芳,等.心內科護士規(guī)范化分層培訓的應用與評價[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5,12(9):153-155;164.
[13]鄭春美,王蘭芳.能力進階模式在血液凈化護士培訓中的實施與效果[J].中華護理教育,2015,12(1):51-54.
[14]Catherine MK.The grouping practices of teachers in small two-teacher primary schools in the republic of Ireland[J].Journal of Research in Rural Education,2005,20(17):1.
[15]徐園,陳亞丹,曹晶,等.三級醫(yī)院護士分層培訓核心課程設置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8):969-972.
[16]徐梅,楊倩,王英麗,等.手術室護士分層管理實踐[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12):1070-1073.
[17]周紅娣,盛芝仁,陳婭莉,等.護士分層管理對提高護理質量的效果分析[J].護理學報,2013,20(1B):4-6.
[18]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國護理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05—2011 年)[EB/OL].(2005-07-21)[2005-08-01].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yzs/s3593/200804/18620.htm.
[19]沈玫玉,吳晶,余沉.能級進階護士分層培訓在婦產科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15,29(4A):1237-1239.
[20]謝衛(wèi).護士分層管理在優(yōu)質護理示范病區(qū)中的實踐[J].護理研究,2012,26(8C):2277-2279.
[21]徐園,陳亞丹,焦靜,等.國內外護理人員能力進階現(xiàn)狀[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11):47-50.
[22]張勤娥,洪素,李秋潔.護理專業(yè)能力進階制度的理論基礎及國內發(fā)展現(xiàn)狀[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4):54-56.
[23]王桂敏,張新宇,尹兵.情境模擬教學法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3,10(11):516-519.
[24]杜鵑,王海芳,梁文華.護理查房結合案例教學法在產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3,10(11):505-506.
[25]何平平,歐陽新平,萬艷平,等.成人護理專業(yè)婦產科護理學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構建[J].中華護理教育,2013,10(11):493-494.
[26]王麗華,張麗華.閱讀方式多元化與患者健康教育資源優(yōu)化配置[J].護理管理雜志,2013,13(12):891-893.
[27]閆中梅.微信平臺在護理人員在職培訓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5,12(6):451-455.
(本文編輯張建華)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 of advanced-level model in nurses training in China
Jiang Lin,Pan Qiong,Zhang Yali
(Affiliated Shuguang Hospit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0021 China)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平ㄔO項目和培育項目,編號:滬衛(wèi)中醫(yī)[2012]11號;上海市中醫(yī)藥事業(yè)發(fā)展三年行動計劃(重大研究)項目資助,編號:ZY3-CCCX-2-1003;上海市衛(wèi)生計生系統(tǒng)重要薄弱學科建設項目,編號:滬衛(wèi)計科教[2015]46號。
江琳,護師,碩士研究生,單位:200021,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yī)院;潘瓊、張雅麗(通訊作者)單位:200021,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yī)院。
G642.0
A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29.005
1009-6493(2016)10B-3599-03
2016-01-25;
2016-09-10)
引用信息江琳,潘瓊,張雅麗.能級進階模式在我國護士培訓中的應用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J].護理研究,2016,30(10B):3599-3601.